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
“擎鹰创新工作室”成果丰硕
解放军报讯 楚佳星、记者钱晓虎报道:前不久,一场舰载机全流程训练在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拉开序幕。阻拦索保障员王旭利用官兵自主研发的某型器械,出色完成保障任务,用时较以往大幅减少。
“基层官兵处在战斗力生成末端,他们对装备性能最熟悉,对破解训练一线难题最有发言权。”该大队领导介绍,近年来,多种新装备先后在大队列装,为提升新装备练用水平,他们紧盯难点问题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鼓励官兵结合岗位需求钻研难题、自主革新创造。此外,他们从各专业遴选骨干成立“擎鹰创新工作室”,聚焦装备操作、器材使用、战术战法创新等集智攻关,不断挖掘新装备潜能。
记者走进该大队“擎鹰创新工作室”看到,某中队副班长许亚东正在为战友介绍由他自主革新研制的某装置演示样机。该样机将复杂的某型装置转化为小比例模型,内部构造、运行机制等情况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航母舰员培训效益。
翻开该大队《创新成果汇编》,记者看到,来自基层官兵的“金点子”结出多个训练“金果子”。拥有博士学位的某中队工程师徐敦煌与一线骨干共同研发的某款软件,能快速计算战机着舰相关数据,帮助官兵精确设定阻拦参数;一级军士长张金宝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自主革新创造的某型综合拆装训练平台,有效缩短新舰员能力生成周期……
据了解,该大队与航母部队常态化开展联教联训,围绕人才培养、装备效能发挥集智攻关,目前已取得多项革新成果。其中,5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数十项成果直接应用于训练保障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