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武警黄山支队开展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能力集训——
聚焦“一专多能” 实现“岗位兼通”
■曹 浏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祎鑫
“杨班长,值班室的监控信号断了。”这天凌晨两点,武警安徽总队黄山支队通信班一级上士杨根被战友叫醒。他翻身下床,开始最近一个月的第4次夜间抢修。
“忙的时候恨不得自己是哪吒,有三头六臂才好。”杨根介绍,支队熟悉通信网络的人员较少,年轻战士还没成长起来,一旦骨干外出执行任务或者休假,能用的人手就会捉襟见肘。
转机,出现在不久后的一次战备拉动中。当时,某执勤中队车载通信设备突发故障,各专业骨干正在其他点位作业,一时赶不过来。虽然最终排除了故障,但这次险情让支队党委感到,必须尽快改变专业领域“几根顶梁柱硬撑一片天”的现状,聚焦“一专多能”培养人才,实现工作执勤“岗位兼通”。
很快,一场以“集智攻关、全员强能”为主题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能力集训拉开帷幕。他们根据支队人才现状,区分战备执勤、信息通信、装备管理等多个专题,采取授课辅导、实操演示、难题研讨、经验介绍、讨论交流等方法,助力参训人员加钢淬火。
集训首日,信息通信股干部詹陈将通信装备常见故障和疑难问题写成纸条放进信封,让参训人员抽取解答。“这个故障代码,我以前从未见过。”看着抽到的题目,某中队下士郭昕昊直摇头。几名战友围拢过来,分享各自想法,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在随后的授课中,詹陈围绕几个重点问题进一步讲透原理,帮助大家加深理解。
如何优化装备操作流程,提升装备管理质效?如何健全机制,保持动散条件下通信畅通?接下来的集训中,一些常见的工作训练难点堵点摆上桌面,被逐一破解。
军械员兼文书马壮以前干工作,眼睛只盯着自己专业的“一亩三分地”。通过此次集训,他不仅开拓了视野,掌握了更多装备管理的管用招法,还主动“跨界”学习后勤保障、人力资源工作的有关知识。“只有不断走出舒适圈、扩大知识面,把‘一招鲜’升级为‘招招硬’,才能成长为全能型、复合型人才。”马壮说。
笔者了解到,此次集训临近尾声时,该支队开始筹划下一轮集训。“平时多练几手,战时就会多几分胜算。”得知这一情况,杨根为机关点赞,“希望这样的能力集训定期开展、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