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74集团军某旅:“手拉手”联训,把体系作战能力练过硬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第74集团军某旅:“手拉手”联训,把体系作战能力练过硬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3-27 10:27

第74集团军某旅联合多军兵种部队推进体系联训——

从“背对背”到“手拉手”

  ■郑 烨 解放军报记者 郭澍东 王德赛

  仲春时节,春暖花开。记者走进第74集团军某旅演兵场,恰逢一场陆空对抗训练火热展开。

  训练现场,“敌”机快速下降高度,沿着山脊线超低空飞行,企图规避雷达搜索。数百公里外,该旅联合友邻空军部队织密防空“天网”,多型防空武器模块编组,静待“敌”机飞临。

  不多时,根据友邻空军部队传来的空情信息,该旅雷达精准捕获“敌”机位置。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腾空而起、直扑目标,成功将“敌”机摧毁。

  “‘敌’机虽超出我部雷达搜索范围,却无法逃出联合防空体系的严密监控,这就是体系制胜的优势。”训练间隙,该旅导弹射手吴新才告诉记者,“随着体系练兵不断深入,过去的‘金牌射手’定义正在被改写。如今,只有既精通本兵种、本专业作战技能,又熟悉其他军兵种作战知识,才称得上‘金牌射手’。”

  采访中,吴新才给记者讲起自己一次“败走麦城”的经历——几年前,某新型导弹列装部队,官兵一度以为,凭借新装备的性能优势,对抗训练战胜对手稳操胜券。没想到,“敌”机采取新战术快速突防,巧妙躲过雷达搜索,让被誉为“金牌射手”的他吃了败仗。

  “融入体系,才能打赢未来战争。”演兵场上的一次次磨合切磋,倒逼该旅官兵不断强化“体系练、练体系”的作战理念。

  为扎扎实实提升体系作战能力,该旅紧盯现代防空作战需求深化体系练兵,与友邻空军部队建立联演联训机制,共享空情信息;联合科研院所、装备生产厂家升级优化指挥信息系统,打通指挥控制链路,充分发挥体系优势,扩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大幅提升实战化训练质效。

  “体系练兵犹如‘冲击波’,冲击着训练场上的积弊痼疾,改变了部队的练兵模式,更新了官兵的训练和作战理念。”该旅某营潘营长介绍,以往,受训练条件所限,他们一度“训无对手、练无空情”,只能依靠理论数值和航模靶机展开训练。如今,该旅与友邻空军部队从“背对背”到“手拉手”、从“我”到“我们”,在联演联训中不断练强“十八般武艺”,探索出一条体系练兵新路径。

  近年来,该旅常态组织所属地空导弹、电子对抗等分队与友邻空军部队开展体系联训;分批次组织多型雷达进驻空军机场开展训练;组织不同兵种分队与陆航某部展开攻防训练;邀请友邻空军部队指挥员到旅队交流战法打法,组织地空导弹营嵌入海军航空兵部队演训,在真打实抗中淬炼新“剑法”……随着体系练兵思维不断强化,体系赋能的“防空利剑”渐露锋芒。

  “小型机两架。”夜幕降临,一个波次对抗刚结束,“敌”机突然高速突防,再次发起攻击。吴新才迅速操作雷达锁定目标,寻找有利时机。就在“敌”机即将进入射界时,屏幕上突然一片“雪花”,目标随之消失。

  “‘敌’机实施强电磁干扰!”眼看对手即将突破导弹防御,隐蔽一旁的该旅电子对抗分队果断行动,来自多方雷达侦测的空情数据也迅速流转至各火力单元。不多时,“复明”后的雷达再次锁定目标,紧接着两枚导弹齐发,双双命中来袭“敌”机。

  优势互补,高效协同。另一波次对抗中,该旅多型防空雷达利用自身性能优势为空军战机指示目标,引导空中火力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歼“敌”。

  训练结束后,中军帐内,该旅官兵与空军战友共同复盘总结,将思想火花转化为制胜妙招。交流研讨中,该旅指挥员说:“陆军防空兵与空军航空兵常态化开展互为对手、互为条件、互为支撑的体系联训,让各自部队的侦察预警、火力打击和应对复杂战场态势能力大幅提升。”

  聚合优势,淬炼胜战“剑锋”。该旅领导介绍,他们通过嵌入多军兵种部队深化体系练兵,常态组织对抗数据评估、协同战法研究、复盘检讨反思,有效解决多个训练重难点问题,创新多项战法训法,一批具有体系作战思维的复合型打仗人才拔节成长,部队体系作战能力明显提升。

  短 评

  用体系贡献率检验评判练兵效果

  ■朱 埠

  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告诉我们,离开体系支撑,仅靠一个军兵种单打独斗、一种装备独当一面,很难取得最终胜利。只有把每个作战单元、各类武器装备融入体系,整合力量、聚合优势、释放效能,才能增加战场上的胜算。

  深入推进体系练兵,必须从“单一组训”转为“体系联训”,变“单兵作战”为“协同联动”,让“体系制胜”的理念渗透到班排末端、落实到一兵一卒。第74集团军某旅着眼战场需求深化体系练兵,主动瞄准整体练个体、服务体系强单元,实现不同作战力量攥指成拳,有效提升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仗要联合打,兵要体系练。各级应主动将自己嵌入体系作战链条,积极探索体系练兵的新方法、新路径,用体系贡献率检验评判练兵效果,促进体系作战能力快速提升,成为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