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尝试让新排长训练新兵——
“以新带新”,这一招“用对了”
■付芳有 石 伟
连日来,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某连新兵正在进行手榴弹使用训练。引人注意的是,教练员是一位新排长。
“他和这些新兵差不多同时间来到连队。”该连曾指导员指着那位新排长介绍,这是他们进行的一次尝试,即让新排长带训新兵,携手度过适应期。
去年秋季入伍的新兵下连后,该连党支部一班人决定,打破以往由老骨干负责新兵训练的惯例,让新排长担任教练员。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面对笔者的提问,曾指导员回答得很直率:“一开始是迫于无奈。”
通常情况下,该连会安排有新训经验或综合素质较强的骨干,负责训练新兵。但当时,该连刚经历骨干调整,新骨干一部分在熟悉工作,还有一部分参加集训,骨干力量一时出现短缺。于是,由谁担任新兵训练教练员的问题被摆在了桌面。
“那位新来的排长怎么样?”就在这时,连长的提议让曾指导员眼睛一亮。紧接着,他心里犯起了嘀咕:“王一村刚下连,能胜任教练员角色吗?”可转念一想,王一村读军校前,在“硬骨头六连”当班长,带兵经验比较丰富,由他负责新兵训练应该问题不大。
连务会上,两位连主官就这个问题征求班长骨干意见,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持反对意见的骨干认为,王一村此前长时间远离基层,可能不清楚连队训练现状,训练质效恐难保证。
“大家的担心不无道理。”曾指导员嘴上说着,内心却想放手让这位新排长试一试。
随后,他将自己的考虑和盘托出:刚毕业的新排长与刚下连的新兵,同样初来乍到,更有共同语言,也更容易交心。除此之外,从以往的经验看,新排长普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才能胜任本职岗位。
“新排长负责带训新兵,自己可以更快进入角色,还能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新兵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这批新兵训练由王一村负责。
听到这里,笔者有了新的疑问:“新排长带训新兵的效果如何?”
“相当不错!”曾指导员接着分享了一个具体事例。
新兵小马体能基础较弱,下连后,由于训练强度陡然增大,一时难以适应,便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王一村主动找他谈心,针对他的情况量身制订训练计划,将训练目标细分成多个小目标,并绘制训练成绩对比图帮他分析训练情况。王一村希望用清晰可见的点滴进步,激励小马不断突破自己。
在王一村的帮助下,小马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成绩大有改观,重拾了自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曾指导员说,王一村负责新兵训练,带来了不少惊喜。最令人开心的是,新兵对待训练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
前段时间,曾指导员发现,主动到健身房加练的新兵越来越多。询问得知,他们深受王一村的影响。
原来,当新兵因训练强度难度增大而状态出现下滑时,王一村和他们分享了自己此前的一段经历。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他和战友面对陌生环境和恶劣条件的考验,知难而上、挑战极限,勇夺2个单项冠军和总评第一名。
“听了王排长的故事,我们也想像他那样敢打必胜!”新兵们找到了努力方向。曾指导员意识到,王一村带给新兵的,不只是成绩上的提高,还有在“兵之初”就需养成的拼搏奋斗品格。
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长的还有王一村本人。与新兵的朝夕相处,处理工作训练中各种复杂问题,让他对排长的岗位职责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排长,不仅自己要懂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还要善于培养人才。”
王一村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带训新兵的感悟:针对不同性格的战士,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在批评的同时,多肯定战士的成绩和努力;对待战士,重言传更重身教……
对于王一村的进步,曾指导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感到连队“以新带新”这一招“用对了”。
该连的尝试得到了所在营党委的肯定。不少兄弟连队慕名而来,学习借鉴他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