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从“校门”到“营门”的蜕变启示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从“校门”到“营门”的蜕变启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3-14 09:48

军旅人生从这里起步

  ■王 莉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近日,火箭军某大队暖意浓浓,一场“我选择、我追求、我成长”主题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数名往届优秀直招军官代表走上前台,为刚迈入军营的战友,讲述扎根基层的故事,赢得热烈掌声。

  火箭军某部邓参谋这几年一直在基层一线部队摸爬滚打,此次作为代表,讲述自己的成长心路。

  4年前从地方大学毕业的他,立下“以专业之长献身国防”的誓言,成为火箭军首批直招军官,在这个大队开始集训,迈出自己的“军旅第一步”。

  穿军装、叠军被、走队列……从大学校园走进军营,对每个直招军官来说,既是一种身份的转变,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初入军营的他,和许多人一样,因环境不适应而感到迷茫,因体能技能跟不上而感到恐慌。

  “部队帮助我们找准军旅坐标,锚定奋斗方向。”邓参谋介绍说,正当自己彷徨迷茫的时候,从火箭军机关到集训大队,各级集智聚力统筹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围绕政治、军事、作风等方面拟制“能力套餐”,对他们进行素质强训。此外,大队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与大家面对面交流,让大家加快实现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合格军官的转变。

  强思想、强意志,练体能、练作风……集训结束时,邓参谋以所有课目全优的成绩,实现了军旅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基层是磨砺人、淬炼人的地方,同样也是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沃土。”邓参谋主动作为,努力学习管理带兵方法、锤炼导弹操作技能、提升指挥筹划能力,多次完成重要任务。

  4年后的今天,胸戴二等功证章,再次回到“官之初”起步的地方,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邓参谋感慨万千。他的成长经历,也感染了台下一名名直招军官,激励大家转变角色、融入新环境,更加坚定投身军营、建功军营的理想信念。

  这次走上前台交流的,有攀登科研高峰接连取得创新硕果的优秀科技干部,有播火育人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标兵”的连队指导员,还有扎根基层、精武强能的一线优秀带兵人……

  一名刚从高校走进军营的直招军官说:“听了这些典型讲述的成长故事,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向他们学习,书写好自己的军旅答卷。”

  “战友们,军营的舞台广阔无比,让我们尽情施展才干、实现抱负、建功立业……”在主题事迹报告会的尾声,优秀直招军官代表的寄语,赢得热烈掌声,激励着台下刚刚迈入军营的战友信心满怀地开启自己的军旅航程。

  从“校门”到“营门”的蜕变启示

  ■焦洋 王莉 薛泉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火箭军某大队组织主题事迹报告会。薛 泉摄

  思想“入列”,扣好第一粒扣子

  “张馨文!”

  “到!”

  一个普通周末,火箭军某大队组织晚点名。这次,直招军官张馨文答到的声音,特别洪亮有力。

  “从这一声答‘到’来看,她越来越有兵样了。”对于张馨文一点一滴的变化,她所在的九班班长孙佳琳,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刚刚入营的时候,这个来自江南水乡的姑娘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特别是每次集体点名答到的声音,声量很小。

  大队第一次组织队列会操,九班被抽点代表连队第一个上场。还未上场前,孙佳琳就觉察到了张馨文的紧张与不安。没想到一开始的“报数”环节,张馨文就冒了泡,整个人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会操结束回到班里,还没等孙佳琳开口讲评,张馨文觉得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先哭出了声。

  谈及此事,该大队领导坦言,其实不少直招军官和张馨文一样,从知识的“象牙塔”进入军营“大熔炉”,紧张的一日生活、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容易出现一些短暂的“水土不服”。

  “我们一直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帮助这些高学历人才尽快融入部队、顺利实现转变。”该大队领导说,最根本的一条是——思想“入列”,扣好第一粒扣子。

  他们结合直招军官思想实际,设置多个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清职责使命、岗位素质标准、作风纪律要求,不断强化身份认同、职业认同。

  “每一次教育活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洗礼。”谈起自己的心路历程,张馨文有些激动。走进董存瑞纪念馆、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她被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系统学习火箭军部队的历史,她对战略导弹部队的使命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光荣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了促进直招军官思想转变,该大队还注重发挥带兵骨干的引导作用,组织入营“五个一”暖心活动、举办“执剑东风”等主题晚会,助力直招军官顺利实现转变。

  又是一个普通的训练日,空旷的队列训练场上,张馨文的队列动作整齐标准,干脆利落。“性格活泼了,训练成绩也上来了。”谈起这些,孙佳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日落西山,红霞满天。结束一天紧张的训练,直招军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铿锵前行,嘹亮的军歌声响彻训练场。

  舍弃“光环”,像普通战士一样去淬火成钢

  刚来到大队没多久,几名一同来到部队的直招军官聚在一起,博士陈畅忍不住吐槽:“我可能天生就不是当兵的料,一直适应不了这里。”

  来到部队后,陈畅接连遇到“不顺”,尤其是紧急集合。入营后,全连拉了几次紧急集合,他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到。

  这天晚上,熄灯后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哨音,紧急集合再次拉响。

  从梦乡中醒来的陈畅从床上跳了下来。帽子、腰带、水壶、挎包……黑夜中,陈畅手忙脚乱穿戴好装具。和这些相比,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打背包。“三横压两竖、三横压两竖……”他心里反复默念着班长演示教学时讲的要领,可因为过于慌乱,尝试了几遍都未能成功。眼瞅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索性抱着被子匆匆赶去集合。

  不出意料,陈畅再次成了全连最后一名。用他的话说,简直就是“有生以来最狼狈的一次”。

  “我是不是不该来到部队?”辗转难眠之后,陈畅找到带自己的王班长直言,自己从上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大家眼里的“学霸”,一路顶着“光环”在前进,没想到一到军营自己竟然成了“垫底的”。这样的现实落差,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对此,王班长心里也有苦恼——这批直招军官中的3名博士,都被分到自己所带的班。“陈畅他们拥有高学历,也有较好的能力基础,刚开始参训热情都挺高,但也存在‘眼高手低’等现象。”王班长拿着几页成绩单说,“第一次考核,班里的3名博士军事训练成绩都比较靠后。”

  “博士硕士,首先当好一名战士。一名军人要是连忧患意识和备战意识都没有,那是不合格的。如果战争发生在今晚……”又是一次紧急集合,听着大队领导的讲评,站在队伍最后一排的陈畅,脸上火辣辣的。

  “其实,不单是陈畅这几名博士遇到这些问题,这些高学历的直招军官,人人都面临挑战。”该大队领导说,从近年来直招军官的学历层次来看,博士、硕士逐渐增多,他们想在部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过往经历带来的优越感,让他们又“放不下身段”“扑不下身子”。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集训中,该大队坚持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相融并进,把直招军官军人意识、战斗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舍弃“光环”,像普通战士一样去淬火成钢。王班长说,抛开学历“光环”的博士硕士直招军官,严格进行训练,在摸爬滚打中提高了军事基本技能,也锻造了军人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

  同时,该大队安排一些有过服役经历的直招军官,与博士硕士结成帮带对子,通过日常帮带、补差强能帮助其逐步提升综合素质。

  与陈畅同在一个排的战友高飞飞,曾在火箭军某部服役,他和陈畅结成了对子。平时训练,高飞飞帮助陈畅补齐短板的同时,也分享自己“兵之初”的成长故事,使陈畅深受触动,学习训练热情也进一步焕发。

  渐渐地,陈畅身上的兵味愈发浓厚,军事训练成绩稳步提升。在阶段性体能摸底测试中,陈畅不仅被评为“进步之星”,还助力全班在“十面红旗”评比中脱颖而出,首次获得“军事训练优秀班”。

  人人有成长规划,个个有奋斗目标

  “在上周的任职能力培养训练中,你的政策法规制度考核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但根据你任职的岗位来看,还需要你在组训施教、管理带兵等方面多下功夫……”一天晚上,开完连务会后,该大队一连胡连长结合直招军官山春才的上周现实表现,对他的成长档案进行如实填写,进一步帮助他明确自身定位、明晰成长规划。

  “让‘学位’对接‘战位’,把高学历转化为高能力,对于部队来说,是个大课题,对于每名直招军官来说,也并非易事。”胡连长介绍说,他们给每名直招军官建立成长档案,就是想给直招军官的成长指引一条更好的路径,引导直招军官提升岗位任职综合素养、坚定岗位成才理念、强化胜任本职信心。

  打开直招军官的成长档案,只见个人信息表、阶段性评价鉴定等内容一应俱全,不仅涵盖了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兴趣爱好,还紧贴火箭军基层部队岗位特点、第一任职需求,详细记录并分析了他们的“成长曲线”,实时制订完善岗位目标以及实用可行的成长规划。

  直招军官严致远和张海石,大学期间是同班同学,集训期间又成了并肩战斗的同班战友,不久后还将被分配到同一个单位任职排长,两人都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人人有成长规划,个个有奋斗目标。带他们的郭班长,来自一个导弹旅的发射分队,是一名优秀的导弹号手。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引导直招军官成长成才,并给他们量身打造了任职能力培养的“套餐”。同时,鼓励直招军官开展“挑应战”活动,比一比谁的专业学习成绩考得高、比一比谁的作风素养更过硬,让大家在互相比拼中实现共同进步。

  “乐焰辉、尹东、何贤达等先进典型与我们面对面分享成长心得,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基层部队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更坚定了自己建功军营的信心。”严致远和张海石说,那天参加完分享活动,他俩决定展开一次“挑应战”,看谁先能适应基层部队环境、谁先能成为一名发射架架长……

  “号手就位!”集训结束前,直招军官们观摩一场模拟发射训练。

  高高的发射架下,一群导弹精兵正在娴熟操作。导弹昂首问天、直刺苍穹,也让一名名直招军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相信不久后,他们的身影也会出现在山野密林、出现在高原戈壁,成为托举大国长剑腾飞的有生力量。

  精心培育助力直招军官成长成才

  ■张双华

  “刚参加工作的干部就像小树一样,需要精心浇灌、修枝剪叶。只有基础夯实了,他们才能茁壮成长。”对于从“象牙塔”来到“大熔炉”的直招军官而言,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合格军官的转变,需要靠日复一日地浇灌滋养,才能实现茁壮成长。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初入军营的直招军官,好比未经风雨的小树。入伍集训是培塑直招军官的关键时期,扣好第一粒扣子才能厚植底色初心,迈好军旅第一步方能行稳致远。要狠抓教育熏陶、行为感召,及时为他们培土、浇水、施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有效塑忠诚之心、塑英勇之气、塑成才之志。

  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直招军官想成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既要“根”往深处扎、人往基层走,从基层热土中汲取养分,同时也要及时“修枝剪叶”,在军营茁壮成长。

  直招军官理想抱负远大,但也容易因一时受挫而产生心理落差。各级要坚持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军事训练相融并进,想方设法为直招军官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历练本领的环境、施展抱负的舞台,帮助他们强化好军事素养、规划好军旅人生、设计好成才路径,顺利度过入门期、适应期和发展期,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参与式”打卡博物馆,在文物的静默中寻找共鸣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