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空军“黄继光英雄连”写信传统催生动人战歌,传唱英雄精神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空军“黄继光英雄连”写信传统催生动人战歌,传唱英雄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3-13 11:16

“写封信给黄继光”

  ■戚勇强 田赓元

  “写封信给黄继光,听我们的誓言在回荡……”近日,一场晚会在空军某部拉开帷幕。舞台上,官兵深情演唱歌曲《写封信给黄继光》。

  这首歌,诞生在“黄继光英雄连”。“写封信给黄继光”,正是该连长期开展的一项活动。

  在该连荣誉室黄继光铜像前,摆放着来自不同年代官兵的一封封信。这些写给黄继光的信件,有的字迹稚嫩,有的墨迹斑驳,诉说着一段段跨越时空的对话。那年,正是这些饱蘸感情的文字,点燃了来该连采风的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化宣传中心创作员李庆文的创作灵感。

空军某部“黄继光英雄连”组织下连新兵给黄继光老班长写信。作者提供

  在该连,每晚的点名震撼人心:当点到“黄继光”的名字时,全连官兵齐声答“到”,那响亮的声浪如冲锋号般响彻夜空。“这不是简单的点名,而是官兵向英雄宣誓——我们永远在!”李庆文说,自己当时感觉“热泪难抑”。这声“到”,成为《写封信给黄继光》歌词中“告诉他我们和他一样,挺起了军人的胸膛”的灵感来源。

  创作初期,李庆文带着录音设备扎进连队。训练场上,作战靴铿锵有序的节奏声、伞包开合的摩擦声、官兵武装奔袭时的呼吸声,被他悉数收录。在5公里越野课目考核时,一个个战士高喊着“黄继光”的名字冲向终点。那场景让李庆文热血沸腾。他一下子抓住了歌曲的灵魂:“英雄精神就蕴藏在追求荣誉和血性拼搏中!”

  在英雄连队,李庆文受到的启发不只这些。那天,他在黄继光雕像基座旁看到散落着几封未封口的信,最新一封的落款是“列兵杨鹏鑫”。“黄班长,我总在想,您扑向枪眼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了吗?”信中这行字被多次涂改,纸角卷起毛边。

  顺着信往下读,杨鹏鑫与黄继光老班长的对话徐徐展开:“老班长,今天我第一个离机,腿抖得厉害,但想起您,我硬是闭着眼跳了。”读到这里,李庆文不由得想起训练场上的一幕——烈日下,杨鹏鑫反复练习离机姿势,作训服后背的汗渍晕开大片盐霜。

  在连队采风期间的一天,暴雨突袭。李庆文在连队荣誉室整理素材时,台灯的光晕笼罩在黄继光生前最后一份决心书上。窗外惊雷炸响,李庆文起身关窗,看见外面人影晃动。班长王良生带着几名战士在冒雨抢修线路,作训服紧贴脊背,左臂上的绷带在电光中忽隐忽现。李庆文知道这个伤口的来历——上周战术课,王良生教学战术动作时,为保护新兵,撞上了器材架,却只说了句“没事”。

  雨点砸在窗台上,李庆文的笔悬在稿纸上方。“风吹雨打……”李庆文喃喃自语。笔尖落纸,沙沙声混着窗外的雨声:“挡得住风雷雨雪霜。”写至此处,他添了句注释:“像老班长一样,挡得住烈火与刀枪。”李庆文望向窗外——王良生已带着队伍撤了回来,泥水里留下的脚印,很快被暴雨冲淡。

  采风越深入,感动越真切。在该连,很多人都知道战士朱建磊有句血性呐喊。那年,上级组织“兵王”争霸赛。面对超高强度的比赛,曾获两届“兵王”称号的朱建磊仍坚持踏上赛场。比赛中,朱建磊体力透支,差点摔倒在地。陪同参赛的副连长看到,急忙想上前扶他。想到借助外援就会取消参赛资格的比赛规定,朱建磊连忙摆手:“副连长,我能坚持,不要碰我!”最终,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从一众精兵强将中脱颖而出,再次夺下“兵王”称号。

  “听我们的誓言在回荡。”想起王良生和朱建磊的事迹,李庆文写下了这句话。他低头看向黄继光的决心书,“不立功不下战场”几个字,是那么有力。

  歌曲创作临近终稿,李庆文又一次走进荣誉室。月光透过高窗洒在黄继光雕像上,他注意到一旁杨鹏鑫的最新信件。信中写道:“老班长,今日风速不小,但我敢睁着眼跳了,这次伞开得很好……老班长,如果我明天上战场,定会像您一样!”

  “定会像您一样”,李庆文将这句朴实的誓言,化作一种叩问,写成歌词“如果明天就要上战场,到底敢不敢第一个上”。

  初版歌词写完后,老班长彭江林的一句话提醒了李庆文:“黄继光不仅是堵枪眼的战神,更是会笑会痛的青年。”

  是啊,黄继光是特级英雄,也是普通一兵。李庆文在黄继光班保留的英雄床铺前驻足——泛白的军被、老旧的作战靴、写着“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的家书……这些细节最终化作第二段歌词:“当我出征时请别忧伤,当我凯旋时尽情歌唱……”

  当歌曲在该连首次唱响时,全连官兵齐声高歌,20岁的战士程强忍不住流了泪——那年,这位家在四川什邡的少年曾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条幅,送别前来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空降兵某部;此刻,他站在英雄连队的队列中,用歌声回应当年的自己。

  李庆文说:“歌曲真正的创作者是写信的官兵,我们只是把官兵的心跳声谱成了乐曲。”

  歌曲经中国军网等媒体发布后,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英雄家乡四川中江的黄继光纪念馆,将歌词载入“英烈史册”。黄继光的战友李继德说:“你们用歌声守卫英魂。”

  后来,一次演习前,荣誉室展柜里多了一件特殊展品——官兵的演习决心书,与黄继光的战地家书并置陈列。英雄与英雄传人,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今天,“黄继光英雄连”的官兵仍坚持给老班长写信。荣誉室展柜的玻璃倒映着英雄的铜像——这里,官兵永远与英雄同在,如永不消散的誓言。

扫码听歌曲《写封信给黄继光》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燕赵”粮仓春耕正当时

  • 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首座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