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某营创新荣誉表彰形式——
官兵家人见证荣誉时刻
■韩 帅 解放军报记者 刘颖函
“下面有请赵明阳的父母上台,共享荣耀时刻!”南国初春,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某营表彰大会现场,主持人的一句话让领奖台上的中士赵明阳惊喜万分,在战友们的掌声中,他看见父母正向自己走来。
去年7月,上级组织通信比武,赵明阳凭借过硬技能和出色表现,带领班组一举夺得冠军,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
“儿子,你是爸妈的骄傲,希望你继续努力,再立新功。”父亲的话让赵明阳瞬间红了眼眶。在他看来,父母能来现场见证自己受到表彰,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记者获悉,原本这场表彰大会定在春节前举行,但因部队临时执行任务,推迟到了节后。不过,大会带给官兵们的意外惊喜并未迟到——除了邀请受表彰人员父母来队,现场还为受表彰官兵准备了家人寄来的“爱心包裹”。
“创新荣誉表彰形式,增强立功受奖官兵自豪感,能够有效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动力。”该营干部陈玉军告诉记者,如今,90后、00后官兵已经成为基层主体,他们普遍思想活跃、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家人朋友的认同和关注。为此,该营专门展开调研,广泛征求官兵意见,最终决定创新表彰形式,让获奖官兵与家人双向互动、共享荣光,提升荣誉表彰的实际效果,起到“奖励一人、激励一片”的作用。
表彰大会上,进入拆封“爱心包裹”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随着一个个包裹被陆续打开,受表彰官兵收获一个个惊喜和感动,现场掌声不断。
满怀激动心情,二级上士李敬涛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包裹,里面是一本厚厚的相册。相册中珍藏着从他出生到现在的照片,每张照片背面,都记录着母亲饱含深情的话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愿你在军营绽放青春、收获成长。”李敬涛小心翼翼拿出自己入伍当天胸前佩戴大红花的照片,读着母亲写下的文字,泪水渐渐模糊了双眼。
身为一名技术骨干,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让李敬涛与家人聚少离多。今年春节,他再次选择坚守岗位,主动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其他战友。手捧这本跨越数千公里寄到军营的相册,他动情地说:“看到这本相册,就像见到了我的家人,我会把这份来自远方的温暖转化为练兵动力,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
除了带给受表彰人员的意外惊喜,该营党委还专门为他们的家人发送了“荣誉专递”。
表彰大会现场,下士刘璐接到父母打来的视频电话。“儿子,你的个人影集和获奖喜报都收到了,看到你在部队的优异表现,我们很欣慰很放心,你要继续加油!”视频那头,母亲一边说一边激动地展示着部队寄来的“荣誉专递”。
刘璐是一名00后战士,入伍后,他一直有个愿望:让家人见证自己的成长。去年,在旅里组织的军体运动会上,刘璐获得两个课目第3名,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站在领奖台上,听着母亲的叮嘱,刘璐更加坚定了矢志强军、建功军营的决心:“没想到营党委如此用心,我一定刻苦训练、提高本领,不辜负部队的培养和组织的厚爱。”
表彰大会气氛热烈,正能量满满。受表彰人员砥砺奋进的故事,家人的温暖话语,不断触动着在场官兵内心。去年,该营某连卫生员卢仕琦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在比武中取得名次。走出会场,他暗下决心:“明年我也要登上领奖台!”
“获得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奋进起点。走下领奖台,以‘归零’心态再冲锋。”这是受表彰人员的共同心声,更是全营官兵的不懈追求。上周,旅里组织专业技能考核,该营官兵刻苦训练、全力以赴,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