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能文能武的一线带兵人——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平坤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能文能武的一线带兵人——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平坤

来源:新华社2025-02-24 13:37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中)在五公里越野中带领官兵冲锋(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号手就位!”

  初春时节,火箭军某旅一场火力突击演练拉开帷幕。一位古铜色脸庞的指挥员指挥各要素,按照战斗发射流程,针对战斗力短板弱项展开专攻精练。

  他,就是这个旅某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

  作为一名基层政治工作干部,他扎根阵地一线,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发射架下,被上级评为优秀政治教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膺火箭军“砺剑贡献奖”。

  在这个营官兵的心中,这位12次在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勇夺第一、连续7年获评军事训练一级个人的教导员,也是大家精武强能的示范标杆。

  有一年盛夏,这个旅合成训练考核到了白热化阶段,考核组设置各种“敌情”“特情”“一路追打”。营指挥所里,张平坤紧盯“战场态势”,与几名骨干商议后,定下作战决心,迅速进行兵力重组、阵地转换,同时派出思想骨干进行思想发动……一套“组合拳”下来,全营官兵在复杂困难条件下圆满完成考核任务。

  能文能武,是张平坤追求的目标。

  在军旅生涯的不同岗位上,他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军政素质。当科长时,2次带队参加上级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都夺得了第一名;当发射营教导员后,在全营军事训练考核中成绩总评优秀。

  “军事训练有实力,政治工作才有张力。”张平坤说。

  走进这支导弹部队可以发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已是广大官兵练兵备战的常态。作为一线带兵人,张平坤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号手就位”必先“思想就位”,带兵人要持之以恒开展铸魂育人工作,让官兵思想上“全时”“随时”做好准备。

  某新装备列装后,每名官兵都面临多重考验。在多次对抗训练中,有一个专业班组连续“栽跟头”,官兵士气受到了影响。营连干部见缝插针谈心、鼓劲、减压,效果并不理想。

  “只有把脉问诊找到病根,才能寻找到立竿见影的药方。”张平坤很快沉到一线,与这个班组一起抓专业学习、练装备操作,一点一滴补短板。经过勤学苦练,再次对抗交锋时,他们轻松“突围”,取得优异成绩。

  战士卢晓遥参加上级的比武选拔考核,本是强项的射击环节却出现了失误,未进赛场就折戟而返,干什么都变得有些不自信。张平坤带着他进行一番复盘,并找到症结所在:求功心切导致心态不稳定,造成连锁反应“提前出局”。

  “看似心理不强,实则思想问题。”张平坤以事说理、情理结合,让卢晓遥认清“当兵干什么、比武为什么”等问题,逐渐廓清政绩观、荣誉观等方面的思想迷雾,也让他重拾了信心。

  第二年,轻装上阵的卢晓遥连续通过四轮选拔,和战友一起过关斩将,在比武赛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荣立二等功。

  “政治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只有把官兵锻造成一块块好钢,才能合力铸就打赢利剑。”张平坤始终坚持用真情真心带兵育人,培养帮带越来越多的官兵成长成才,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人才清单”——

  任发射营教导员这几年,全营9人立功,70余人次通过职业资格认证,10余人次实现学历升级,4人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他带出了一批思想过硬、能征善战的导弹精兵。(李兵峰、于晓泉、向书迪)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将教育课堂搬到训练场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右)与营连骨干深入交流,传授带兵育人经验方法(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参加军事比武考核(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左二)与号手交流装备操作技能技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着“云端校车”去上学

  • 海南:春日农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蛟龙”号计划2月份完成水池试验,3月组织实施南海海试。
2025-02-24 09:30
2月21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2025-02-24 09:26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构建了野生和栽培辣椒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揭开了辣椒性状演化奥秘。
2025-02-24 09:25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历经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蛋白,并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025-02-24 09:22
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在基座大模型基础上,仅耗费数十美元就开发出相对成熟的推理模型
2025-02-24 09:20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