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陆军某旅“奋楫会客室”推出连台好课,持续传递榜样力量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陆军某旅“奋楫会客室”推出连台好课,持续传递榜样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2-21 13:45

  陆军某旅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会客室”推出连台好课

  ■唐 凯 林渤檀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该旅“奋楫会客室”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活动现场。蔡 凯摄

  “每次踏入雷场都面临生死考验,我们必须无畏冲锋”“守护界碑就是守护祖国的领土主权,我们绝不能把领土守小了、把主权守丢了”……初春时节,陆军某旅新一期“奋楫会客室”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如期举办。“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所在班战士、驻守喀喇昆仑的边防官兵等先进典型相继登台,围绕“直面生死为打赢”主题,为该旅官兵讲述冲锋生死雷场、坚守边防一线的感人故事。

  “强军新征程上,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如何用好先进典型这一宝贵教育资源,为官兵立起学习标杆,激励大家以更大热情投入战备训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年轻官兵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紧跟时代、紧贴官兵,多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

  为此,该旅结合使命任务特点,区分不同主题组织一系列教育配合活动,鼓励官兵登台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大家在互动交流中情感共鸣、思想共振,在启发感悟中实现自我教育。

  活动开展之初,官兵参与热情高涨。但随着时间推移,官兵满意度渐渐不如以前。症结到底在哪里?带着疑问,该旅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

  “活动一开始很精彩,但时间长了,主角总是那几个熟面孔,大家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座谈会上,一名战士直言。其他官兵代表也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官兵身边的先进典型看得见、够得着,他们的奋斗故事可信可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该旅党委一班人深入研究后感到,教育必须因时因势灵活调整——既要继续做好“亲”字文章,充分利用官兵亲近身边典型的优势,持续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大家的拼搏干劲;又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充实教育内容,让官兵耳目一新、入脑入心,进一步释放教育效能。

  跳出“一亩三分地”,扩大教育“朋友圈”。该旅在组织讲好本单位先进典型强军故事基础上,常态组织“奋楫会客室”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邀请其他单位先进典型来队授课分享,持续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精气神。

  进出雷场千余次,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随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画面依次呈现,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张中君手持“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使用过的扫雷装备,动情回忆杜富国勇闯雷场、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让不少官兵热泪盈眶。该旅“防化尖兵”叶国庆感动地说:“前方是使命,背后是人民,他在生死抉择面前展现出的勇毅果敢,值得我们学习!”

  “丰富形式只是手段,务求实效才是关键。”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无论是让身边典型分享心得,还是邀请其他单位先进典型登台授课,目的都是为官兵思想淬火、精神补钙、士气加钢,引导更多官兵认识到,只要坚定信念踏实肯干、扎根岗位精武强能,每个人都能成为战友学习的榜样、都有机会登台分享自己的强军故事。

  “时刻守护人民安全与国家安宁,是我们深植于心的职责使命……”在该旅组织的首期“奋楫会客室”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上,受邀前来的某站站长王慧国,讲述了勇闯火场救群众的故事,让某连战士吴发平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说:“以往从媒体上看到先进典型的事迹,总觉得离我们很远。可亲眼看到这些先进典型,现场聆听他们讲述的经历和感悟,产生的情感共鸣很真实。我要像王慧国那样,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一次休假期间,吴发平偶遇地方群众发生车祸。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奋力救助多名受伤群众。

  这一期“奋楫会客室”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上,吴发平登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先进典型,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吴发平接过王慧国等先进典型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传递榜样力量。

  典型示范引领,聚力练兵备战。前不久,该旅组织一场群众性练兵比武,官兵敢打敢拼、奋勇冲锋,打破多个课目成绩纪录。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储农资 修农机 保春耕

  • 早春时节田间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