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战训耦合淬砺打赢本领 火箭军多个单位组织专攻精练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战训耦合淬砺打赢本领 火箭军多个单位组织专攻精练

来源:解放军报2025-02-18 09:56

  解放军报讯 特约记者李兵峰、记者王凌硕报道:初春时节,记者踏访火箭军多个单位,从北国雪原到南国密林,从茫茫戈壁到巍巍高原,处处呈现火热练兵景象。

  山谷深处,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先锋连”官兵在全防护状态下,熟练展开设备,起竖导弹。今年以来,他们结合使命任务,紧盯战斗发射关键环节,围绕武器操作、技战术运用等课目展开专攻精练。

  “平时训练从难从严,战时才有打赢底气。”该连连长介绍,训练中,他们注重加强新技能新战法验证,组织官兵在发射单元重组、战斗“减员”等难局险局中苦练精训,在提升战训耦合度的同时,锤炼部队打赢能力。

  在火箭军“东风第一旅”,随着警报声骤然响起,一场应急训练拉开帷幕。

  道路“被毁”、通信“中断”、电力设备“受损”……一系列复杂特情接踵而至,各分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岗位交叉配合、全要素有序衔接,让一度中断的发射流程顺利恢复。与此同时,保障分队官兵快速前出,依令执行油料补给、设备抢修等任务。最后,随着指令发出,导弹准时“点火”,训练任务圆满完成。

  训练刚刚结束,复盘随即展开。依据训练数据,官兵逐个环节讨论复盘,拉单列表查找问题。该旅某发射营营长介绍,他们在训练中从难从严构设战场环境、全程嵌入复杂特情,引导官兵在战训耦合中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实战水平。

  既要严训,更要严考。战车轰鸣声中,记者走进火箭军某旅操作训练大厅,一场连贯考核正在紧张进行。

  面对由导弹专家、技术尖子等组成的考核组,一名名年轻号手依令展开操作。考官们一边认真观察参考官兵操作动作,一边仔细判读装备仪器数据,并随机提出问题,考验参考官兵技战术融合、全防护状态下应急应变等综合能力。

  战训耦合,以考促战。记者在该旅机关看到,参谋人员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探讨交流,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为下一步补差强训明确方向。

  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精研细训

  解放军报讯 傅琳、记者李由之报道:南国春来早,练兵正当时。新春伊始,记者探访海军航空兵某部,恰逢该部正在结合战备巡逻开展实战化训练。

  某机场停机坪上,机务官兵往来穿梭,有序展开各项准备工作,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飞。

  指挥塔台内,官兵步履匆匆,战味扑面而来。各席位人员密切关注空中态势,紧张有序传达指令、汇报数据。

  “检查完毕,可以起飞!”桨叶旋转,马达轰鸣,随着指挥员指令下达,某型机与反潜巡逻机依次升空,飞赴任务空域。

  “此次训练,我们紧贴实战构设模拟战场环境,立足复杂海况设置隐蔽性强、吨位小、速度快的目标,全面检验机组目标判别能力。”指着态势图,作训参谋陈建辉告诉记者,两型机要迅速组网建链,构建指挥体系,共享战场态势,对可疑水面目标进行协同查证。

  抵达任务空域后,某型机率先展开查证搜索。根据通报目标的时间、速度等信息,雷达技师迅速展开作业,推算目标活动范围。

  同一时刻,反潜巡逻机加强低空态势监控。记者在塔台态势图上看到,反潜巡逻机重新规划航路,对重点目标抵近识别、逐一排查。

  无形空间电波交织,目标信息被回传至地面数据中心,官兵根据回传数据精准识别目标。

  “多型机优势互补进行搜索查证,能够达到‘1+1>2’的战术效果。”该部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探索应用双机协同查证,充分发挥不同机型信息查证效能,实现情报、通信无缝衔接,有效提升战训耦合度。

  训练结束,战机返航,复盘讲评会随即展开。官兵讲问题一针见血、谈建议切实可行,为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