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焦点访谈|墨脱戍边人,深切感受国防建设带来的变化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焦点访谈|墨脱戍边人,深切感受国防建设带来的变化

来源:央视网2025-02-11 21:56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墨脱地处西藏东南部,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最后”这个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闭塞和荒凉。这里峰险谷深、林海茫茫,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墨脱,有一群年轻士兵守护着长长的边防线,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如今不仅路通了、网通了,巡逻执勤的手段也更加丰富,效率是大大提高了。春节前夕,边防官兵再次踏上了巡逻路,今天(2月10日)的《新春走基层》就让我们认识这群侠骨柔情的戍边人,看看曾经的“雪域孤岛”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林芝出发,经过9个多小时的车程,经历了一天四季,记者到达了墨脱。第二天上午,记者向山上的哨所出发。当记者到达的时候,战士们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巡逻装备。

  马腾飞是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班长,明天就要巡逻了,按照惯例,他都要检查一下战士们的准备情况。马腾飞特意叮嘱的这位战士叫崔中骏,他入伍才5个月,明天将是他第一次巡逻。

  伴随着清晨的阳光,全副武装的官兵们从驻地出发,今天他们巡逻的目的地是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个点位。

  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马腾飞:“这次任务主要是海拔高、路途远、积雪厚,还有一些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像灌木丛、峭壁之类的。”

  车辆在雪山脚下停下,眼前的雪山是官兵们要征服的第一道关,战士们每人背负着十多公斤的装备物资,踏着没过小腿的积雪一步一步缓慢前行。

  当兵18年,这条巡逻路,马腾飞已数不清走过多少回。这一路上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但也隐藏着无数的危险与挑战。因为走的人少,距离又远,加上塌方、泥石流等原因,前一次巡逻开辟的道路基本上都会被淹没,所以在这里巡逻,经常是边开路边行军。

  马腾飞:“还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敢马虎大意。一会儿要钻林子,一会儿要过河,一会儿要翻山。这个路上其实还是比较危险的,很多人在这走路都不同程度受到伤。我是摔到头了,摔了头上现在就这么大一片,还没长头发。”

  由于含氧量低,加上积雪难行,负重巡边是对战士们身体和意志的极大考验。身为班长,马腾飞要照顾到每一位班里的战友,崔中骏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巡逻过程中,马腾飞说的最多的就是踩稳、踩实,尽管小心再小心,还是出现了意外。

  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崔中骏:“一开始听班长讲,我以为比较夸张。但是实际上自己体验了之后,确实挺累的,路也比较难走,坡比较陡,雪也比较厚,挺滑的,走着走着还容易陷到树洞里面。”

  穿行4个小时后,官兵们迎来了第一次大休整,他们拿出各式各样的自热食品补充能量。

  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熊义峰:“我们现在单兵自热食品品种非常丰富,米饭、面条,各种各样的,辣的、咸的,能够满足广大官兵的口味需求。然后它的操作也非常简单,就是加点水,操作非常便捷,熟得也很快,第三个,它这个热量提供非常充足。因为我们在巡逻路上要经常爬山,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快速补充能量。”

  在巡逻途中吃上一口热乎的饭对官兵们来说是件幸福的事,以前巡逻路上战士们只能吃到简单的餐食,现在连队定期就能收到一批物资,战士们也能吃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了。

  墨脱,曾经被称为“高原孤岛”,连绵险峻的喜马拉雅山和汹涌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将它“圈禁”在高山峡谷间。之前,每当巡逻路上有战士受伤或发病都异常惊险。

  2013年10月,墨脱公路终于建成通车,打通了这片秘境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原来几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哨点的条件也不断改善,生活和医疗保障都越来越好。路通了,网通了,战士们也有了好帮手。在山谷间穿行,准确判断情况是官兵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今,无人机成了高空侦察的主要装备之一。

  跨过陡坡,随后就是冰河,墨脱年均降雨量在2300多毫米以上,山间河流遍布,巨大的海拔落差让河水流速加快,巡逻路上一道道突然出现的激流,时不时阻断官兵们的路。

  在墨脱边防,马腾飞见证了连队的发展,看到了公路修到边关,深切感受到国防建设带来的变化。虽然到了退役年限,但是他决定继续戍守边疆。

  马腾飞:“刚开始巡逻,那时候也是个新兵,第一次参加训练的时候比较紧张,还有点小小的兴奋。后来就慢慢变成熟悉,到现在已经是一种责任了。这18年来,我感觉我的生命和这条边防线已经紧紧交织在一起。”

  一茬茬新兵终究会成为老兵,在这里执着地坚守。第一次参加巡逻的崔中骏对边防军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

  崔中骏:“在我小时候,我爸就已经入伍了,对我的陪伴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当时心里对我爸有一些埋怨。直到现在,我穿上了这身军装,到了边防,我也能理解我爸当时的感受,明白了我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家人,是戍边人心里永远的牵挂,每当空闲时,他们就会跟家人打打电话,聊聊天。

  戍守边疆,战士们和家人聚少离多,过年了,很多官兵的家属也来到连队探亲,全家人一起过一个团圆年,孩子们也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爸爸。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储农资 修农机 保春耕

  • 早春时节田间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