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焦点访谈|墨脱戍边人,深切感受国防建设带来的变化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焦点访谈|墨脱戍边人,深切感受国防建设带来的变化

来源:央视网2025-02-11 21:56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墨脱地处西藏东南部,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最后”这个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闭塞和荒凉。这里峰险谷深、林海茫茫,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墨脱,有一群年轻士兵守护着长长的边防线,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如今不仅路通了、网通了,巡逻执勤的手段也更加丰富,效率是大大提高了。春节前夕,边防官兵再次踏上了巡逻路,今天(2月10日)的《新春走基层》就让我们认识这群侠骨柔情的戍边人,看看曾经的“雪域孤岛”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林芝出发,经过9个多小时的车程,经历了一天四季,记者到达了墨脱。第二天上午,记者向山上的哨所出发。当记者到达的时候,战士们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巡逻装备。

  马腾飞是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班长,明天就要巡逻了,按照惯例,他都要检查一下战士们的准备情况。马腾飞特意叮嘱的这位战士叫崔中骏,他入伍才5个月,明天将是他第一次巡逻。

  伴随着清晨的阳光,全副武装的官兵们从驻地出发,今天他们巡逻的目的地是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个点位。

  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马腾飞:“这次任务主要是海拔高、路途远、积雪厚,还有一些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像灌木丛、峭壁之类的。”

  车辆在雪山脚下停下,眼前的雪山是官兵们要征服的第一道关,战士们每人背负着十多公斤的装备物资,踏着没过小腿的积雪一步一步缓慢前行。

  当兵18年,这条巡逻路,马腾飞已数不清走过多少回。这一路上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但也隐藏着无数的危险与挑战。因为走的人少,距离又远,加上塌方、泥石流等原因,前一次巡逻开辟的道路基本上都会被淹没,所以在这里巡逻,经常是边开路边行军。

  马腾飞:“还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敢马虎大意。一会儿要钻林子,一会儿要过河,一会儿要翻山。这个路上其实还是比较危险的,很多人在这走路都不同程度受到伤。我是摔到头了,摔了头上现在就这么大一片,还没长头发。”

  由于含氧量低,加上积雪难行,负重巡边是对战士们身体和意志的极大考验。身为班长,马腾飞要照顾到每一位班里的战友,崔中骏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巡逻过程中,马腾飞说的最多的就是踩稳、踩实,尽管小心再小心,还是出现了意外。

  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崔中骏:“一开始听班长讲,我以为比较夸张。但是实际上自己体验了之后,确实挺累的,路也比较难走,坡比较陡,雪也比较厚,挺滑的,走着走着还容易陷到树洞里面。”

  穿行4个小时后,官兵们迎来了第一次大休整,他们拿出各式各样的自热食品补充能量。

  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某连熊义峰:“我们现在单兵自热食品品种非常丰富,米饭、面条,各种各样的,辣的、咸的,能够满足广大官兵的口味需求。然后它的操作也非常简单,就是加点水,操作非常便捷,熟得也很快,第三个,它这个热量提供非常充足。因为我们在巡逻路上要经常爬山,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快速补充能量。”

  在巡逻途中吃上一口热乎的饭对官兵们来说是件幸福的事,以前巡逻路上战士们只能吃到简单的餐食,现在连队定期就能收到一批物资,战士们也能吃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了。

  墨脱,曾经被称为“高原孤岛”,连绵险峻的喜马拉雅山和汹涌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将它“圈禁”在高山峡谷间。之前,每当巡逻路上有战士受伤或发病都异常惊险。

  2013年10月,墨脱公路终于建成通车,打通了这片秘境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原来几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哨点的条件也不断改善,生活和医疗保障都越来越好。路通了,网通了,战士们也有了好帮手。在山谷间穿行,准确判断情况是官兵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今,无人机成了高空侦察的主要装备之一。

  跨过陡坡,随后就是冰河,墨脱年均降雨量在2300多毫米以上,山间河流遍布,巨大的海拔落差让河水流速加快,巡逻路上一道道突然出现的激流,时不时阻断官兵们的路。

  在墨脱边防,马腾飞见证了连队的发展,看到了公路修到边关,深切感受到国防建设带来的变化。虽然到了退役年限,但是他决定继续戍守边疆。

  马腾飞:“刚开始巡逻,那时候也是个新兵,第一次参加训练的时候比较紧张,还有点小小的兴奋。后来就慢慢变成熟悉,到现在已经是一种责任了。这18年来,我感觉我的生命和这条边防线已经紧紧交织在一起。”

  一茬茬新兵终究会成为老兵,在这里执着地坚守。第一次参加巡逻的崔中骏对边防军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

  崔中骏:“在我小时候,我爸就已经入伍了,对我的陪伴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当时心里对我爸有一些埋怨。直到现在,我穿上了这身军装,到了边防,我也能理解我爸当时的感受,明白了我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家人,是戍边人心里永远的牵挂,每当空闲时,他们就会跟家人打打电话,聊聊天。

  戍守边疆,战士们和家人聚少离多,过年了,很多官兵的家属也来到连队探亲,全家人一起过一个团圆年,孩子们也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爸爸。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中国|美丽的河套灌区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研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众健康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2025-05-28 09:24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2025-05-28 09:19
数据显示,地球陆地上可开采锂资源仅约2200万吨,海水中却蕴藏2300亿吨锂。然而,高效、绿色的海水提锂技术被视作科研界难啃的“硬骨头”。
2025-05-28 09: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