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春走军营丨接过前辈的枪,扛起英雄的旗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军营丨接过前辈的枪,扛起英雄的旗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24 09:48

  接过前辈的枪,扛起英雄的旗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李 蕾

c932398290cf11baadacc1fb31f2645a.jpg

  “三八女炮班”班长牟苹丽(右一)受邀同官兵共话传统。张轩摄

  “赵老!祝您新春快乐……”春节前夕,记者随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开州中队官兵,叩开了赵昌禄老人的家门。

  “老前辈,我来接您‘回家’过年!”中队胡指导员代表官兵邀请赵昌禄到中队看看,同官兵一起追忆往事、共话传统。收到诚挚的邀请,赵昌禄连连说好。

  回营区的路上,胡指导员向记者讲起赵老的故事:1950年深秋,19岁的赵昌禄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为保家卫国英勇战斗,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至今手臂上还残留着弹片。

  车辆缓缓驶入营区,官兵整齐列队等候。

  “老前辈,我们向您报告!”赵昌禄下车后,官兵迫不及待地汇报取得的新成绩:“我们班去年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我去年在上级比武中打破纪录,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你们都是好样的!”看着官兵争先恐后晒成绩,赵昌禄十分欣慰。

  武器装备展示、擒敌刺杀表演……训练场上,该中队官兵紧张忙碌着。赵昌禄感叹:“国家强盛了,军队强大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敌人,作出更大贡献!”

  千里之外,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海洋岛镇“三八女炮班”民兵代表,来到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给官兵送来春节慰问,并与守岛新兵共话奋斗故事。

  “尽管每天忙着生产,她们仍坚持苦练操炮技能,在1964年全军炮兵比武大会上,取得9发9中的好成绩……”民兵魏淑娟和官兵围坐在一起,向大家讲述第一代女炮班的故事。第一代女炮班的5名民兵中,只有张淑英读过3年小学。刚训练操炮时,为方便大家记忆,张淑英把瞄准要领编成口诀、画成图。大家走路时背、睡觉前背,靠着这种韧劲和执着,练强操炮本领,完成从“渔家女”到女炮手的转变。

  “海上花木兰”的守岛事迹,让新兵王睿感触良多:“和前辈们相比,我们今天有更先进的设施、更智能的装备。我要传承前辈精神,扎根海岛,建设海疆!”

  故事在续写,传统在赓续。海军某基地官兵代表,来到“水下先锋艇”首任航海长范喜德家中,送上新春祝福。

  “范老,给您准备了一份新春礼物,是我们去年执行远航任务时留存的海水。”一级上士付建光拿出一个“航迹瓶”送给范喜德。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水瓶晶莹剔透,海水澄澈如镜。范喜德向官兵回忆起从前的日子:“50多年前,我和另外35名同志担任某型潜艇首批试航员,没人知道出海后会面临怎样的危险。每次出航前,我们都反复背记沿途气象和海况数据,直至烂熟于心,便于更从容地处置各类险情。现在装备更先进了,更要苦练本领,守好祖国的每一寸领海。”

  前辈事迹可歌可泣,新时代官兵沿着前辈足迹奋勇前行。

  晨光初露,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一级上士岳宇熟练按下电钮,闸门缓缓滑开,川流不息的车辆为阿拉山口国门开启新的一天。

  看着满载货物的车辆相继驶过国门,岳宇用对讲机向值班室报告后,走上哨位,警惕观察四周情况。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新年目标是:传承老站长的精神,坚守好岗位,确保零事故。

  抬头看向远处山上一座若隐若现的雕像,岳宇说:“那是第一任站长吴光胜的雕像。”

  60多年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吴光胜带领17名官兵艰难跋涉,来到还是荒滩戈壁的阿拉山口建哨立卡。

  “整个阿拉山口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首代建站官兵在连史中这样记录。当时,他们睡地窝子、喝冰水,在这里扎根,建设哨卡,结束了阿拉山口有边无防的历史。

  吴光胜逝世后,家人遵从他的遗愿,将骨灰撒在令他魂牵梦萦的阿拉山口。

  临近春节,记者跟随官兵到他的雕像前祭奠。

  山口,也是风口。阿拉山口边防连官兵在寒风中站得笔直,脱帽、敬礼。

  英雄事迹代代相传,前辈精神历久弥新。在天南海北的座座军营里,年轻官兵正接过前辈的枪,扛起英雄的旗,朝着共同的目标阔步前行。

  (记者吴安宁、刘宝瑞参与采写)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