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一位军校教员的“课题地图”记录着“向战行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一位军校教员的“课题地图”记录着“向战行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20 08:48

  一位军校教员的“课题地图”

  ■朱 祥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 芮

  海军勤务学院某系教员正在授课。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芮摄

  走进海军勤务学院某系蒋教授的办公室,一张地图映入眼帘。蒋教授拿起笔,在不同地点之间画上一条条弧线后,欣慰地点点头。

  看着这些弧线,蒋教授告诉记者:“部队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我们科研的课题。这张图上每一条弧线背后,都关联着一个课题。”

  每一次出发,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又一次调研结束,蒋教授马不停蹄赶回办公室,开始撰写调研报告。从教30年,她多方奔走调研,为海军军事物流学科建设夯实基础。

  “以部队需求为牵引,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就能对科研多一点启发。”蒋教授谈及到某潜艇部队调研的一次经历。

  寒风凛冽,漫天飘雪,某军港码头运输车来来往往,两艘潜艇静待出征。蒋教授拿着笔记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副食品装载情况。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一个纸壳箱的纸板被风掀起,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蒋教授的目光,她开始仔细打量这个箱子。

  纸箱里,整齐摆放着几桶食用油。箱体看似不大,但要通过潜艇的舱盖,看似并不容易。

  “即将上艇的物资,为什么要用纸箱整体包装?纸箱用完如何处置?”一连串的疑问浮现在蒋教授的脑海。

  一只箱子事小,可它反映的问题不小:不考虑物流末端需求,会导致保障效能降低,低效的保障系统必然影响战时保障能力。

  蒋教授问:“物流究竟是什么?”官兵答:“物流就是快递……”

  这个答案让蒋教授意识到,官兵们对军事物流的认识并不清晰。于是,她进一步组织部分舰艇部队官兵参加问卷调查和讨论交流。

  “仓储,就是把物资储存在特定仓库”“运输,就是把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调查和讨论显示,不少官兵对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他们有的认为,物流是后勤的小事情,没必要过分关注;有的认为,物流是上级负责的事,基层不必操心;还有少数人认为,物流就是“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衔接。

  “战略转型需要理论先行,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支撑,发展无从谈起。”蒋教授说,物流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把物资的包装、储存、运输、搬运等环节割裂开。广大官兵只有理解和接受军事物流的科学理念和底层逻辑,才能达成共识。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海军军事物流理论对海战场物流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随后,蒋教授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并剖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为部队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下部队越多,走得越远,思考越深入。一天,教研室领受上级调研任务:了解当前冷链物流现实情况,并对相关保障进行优化。

  几天后,蒋教授带领团队踏上一艘运输冷链物资的货轮。

  为了使给养物资保持新鲜,运输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冷链情况。航行过程中,蒋教授最关心的是冷链集装箱温度监测任务。

  夜幕降临,又到了新一轮监测时间,她跟随船员来到甲板。海浪声声传入耳畔,她小心翼翼地扶着甲板上的铁链,仔细抄录当时集装箱上的温度。

  虽然只是记录一串数据,这一操作却不轻松。一层,两层……抬头望去,夜色中一摞摞集装箱层层叠叠。

  这次夜间温度监测,让蒋教授冒出一身冷汗。呼啸的海风和汹涌的海浪,让人脚步不稳,但她的思维分外清晰:“当前,冷链物流中部分环节对人工依赖程度过高。如果遇到雷雨等极端天气,或有其他突发状况,开展温度监测作业将更加困难。”

  “加装智能温度监测系统、更换智能新型冷箱、利用远程智能读表工具……”回到船舱,一场碰头会立即召开。蒋教授提出的建议成为调研报告的重要素材。

  “每一次出发,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翌日清晨,海面风平浪静,几只海豚在船边追逐戏水。蒋教授拿起相机,记录下这动人一刻。

  离保障一线越近,离解题答案也就越近

  蒋教授办公室里这张特殊的“课题地图”,不仅标定着她和团队奔走调研的足迹,更记录着一个教研团队的“向战行程”。

  对研究生学员而言,顺利完成学业,毕业论文是关键。可就是这样一篇论文,让研究生学员师新强一度感到迷茫。

  那年,陆军某部助理员师新强考入海军勤务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然而,从陆地到大海的“跨界”研究并非易事。由于对海军了解不多,师新强在论文选题环节颇费脑筋。

  “想要快速成长,就要善于在实践中寻找答案。通过直接观察、实践获得一手资料和数据,是撰写论文的基础。”导师蒋教授告诉师新强,做科研不能无中生有、闭门造车,只有亲历亲闻亲为,才能做出扎实的科研成果。

  于是,师新强一有机会就跟随导师到部队调研。那天,两人风尘仆仆赶到某物流园区,看到即将装上货轮的一个个集装箱,像座座大山横亘眼前。不远处的分拣货场里,工人们正在进行装箱作业。

  载运集装箱的车辆缓缓驶入场内。月台上,一辆辆叉车熟练地来回穿梭,将打包好的物资不断装上集装箱。

  师新强放下背包,按动计时器,开始相关数据的采集活动。不一会儿,他的目光被一群人吸引。原来,是几名工作人员因为物品的预冷温度争辩起来。

  走近一看,师新强发现:不同物品需要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保存,并且不同物品之间可能存在催化作用。由于集装箱容量有限,有时很难完全实现所有物品的理想装载。

  几天后,师新强了解清楚了相关的作业情况。此时此刻,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清晰。

  在蒋教授的指导下,师新强头脑中慢慢建立起课题研究思路:“实地调研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了寻找对策的路径。”

  一年之后,这篇以真实案例和海量数据为基础撰写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探究问题的本质,才能快速得出最优解。”蒋教授坦言,想要加快学科建设,需要不断寻找并解决新问题。

  李教员刚加入蒋教授的科研团队,就被派到机关代职锻炼。一开始,李教员有些不理解:“最能掌握实际问题的地方,不应该是基层部队吗?为什么要派我到上级部门代职?”

  一个月后,李教员明白了蒋教授的良苦用心:“作为统筹部门,机关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基层部队的总体问题。”

  在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李教员全面接触到各级亟待解决的困难,寻找问题的效率明显提高。

  寻找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两年前,海军勤务学院与海军机关对接,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和现代资产管理体系业务培训班顺利开班。

  与以往的培训班不同,这一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都带着问题而来。

  “物流是一张巨大的网,想要理清军事物流各环节关系,需要具备全局视角。”蒋教授认为,培养物流思维需要学员俯瞰整个流程,塑造新的学科理念。

  培训中,蒋教授与学员积极交流,汇总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解读政策法规、探讨前沿知识、进行实践教学等方式,拉直他们心中的问号。

  培训班结业时,来自海军某部的一名学员在交流发言时说:“物流是动态流动的过程。要想把体系建设好,需要改变原来‘一令一动’的工作模式。”

  “为基层部队答疑解惑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更多具体问题。”蒋教授说,“离保障一线越近,离解题答案也就越近。”

  任务就像火车头,既提供动力又引领方向

  “课题地图”上颜色各异的地点背后,是海军军事物流学科建设里诸多热点与重点。心中装的事业蓝图越来越宏大,步履“描绘”出的地图也越来越宽广。

  “如何高效快速处理舰艇餐厨垃圾?”一天,蒋教授备课时,接到了海军某部一个咨询电话。

  废弃物处理,是绿色物流的重要内容。她思考片刻,给出了一个初步建议。

  一段看似轻松的“快问快答”,离不开蒋教授对学科建设发展的敏锐目光和不懈努力。

  绿色物流是当前军事物流领域颇为热门的话题。这个概念最初闯入蒋教授视线,源于多年前舰艇官兵的一次提问:“执行远海任务,如何降低对资源的消耗?”

  彼时,海军军事物流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海军作为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绿色发展是其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蒋教授认为,绿色物流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前景。

  调研结束后,蒋教授向上级汇报相关情况。在机关的支持下,她开始了对绿色物流课题的探讨。登岛礁、上舰艇,她把问题和对策形成助力海军部队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份份报告和一本本专著。

  实践出真知——这是蒋教授培养学员的基本理念。一年前,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朱少佳,从某基地完成任务返回海军勤务学院参加毕业答辩。

  回想起漂洋过海执行任务这段经历,朱少佳坦言:“是蒋教授让我勇敢迈出这一步。”

  那年,朱少佳成为蒋教授的研究生。刚开学不久,他就接到部队通知:有一个选调执行某任务的机会。

  朱少佳犹豫了:这次任务机会难得,如果错过很难再遇上;如果前去执行任务,意味着无法按时参与学院的课程活动,势必影响学业进度。

  “一定要去!”正当朱少佳犹豫之际,蒋教授向他建议,“不但要去,还要带着任务去,带着责任去。解决问题,要去实践中找到答案。”

  一通通电话将朱少佳和导师连接在一起。“蒋教授常常不辞辛苦为我远程答疑解惑。”执行任务这段时间,朱少佳的课程没有落下,他还在蒋教授指导下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次,学员王帅面对某创新课题一筹莫展。蒋教授建议他换个思路:不要急于求解,先用一个月时间到基层部队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用任务牵引课题研究,可以让学员紧跟时代步伐,为海军军事物流体系发展和学科建设写出自己的‘参考答案’。”蒋教授说。

  于是,王帅一路辗转来到南部战区某部队。正巧,这里即将进行物资保障实战化训练。

  来不及休整,王帅便迅速加入训练队伍。起初,他的任务并不难:一边观察一边采集物流信息并进行评估。

  几天后,王帅把观察记录的情况梳理好,向蒋教授汇报。采集信息的任务完成后,蒋教授引导他科学分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布置下一轮任务。

  几个回合后,课题研究的本质和对策,在王帅头脑中渐渐清晰。

  理清头绪,王帅找到了课题研究的抓手。他一边持续追踪训练情况,一边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获取相关控制策略。

  “任务就像火车头,既提供动力又引领方向。”结束一系列任务,蒋教授带领王帅进行复盘,“在明确的方向下不断探索,答案才会越来越明朗。”

  这几天,学员谢坤宇带着蒋教授布置的课题任务,来到北部战区空军某部调研。战机轰鸣声中,谢坤宇沉着地观察一次次起落,一笔笔写下自己的“参考答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竹简在湖北展出

  • “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国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交通安全副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精准预测交通事故风险。
2025-10-27 10:34
近段时间,国产算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2025-10-27 10:33
24日至26日,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2025-10-27 02:40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有一座特殊的“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它是全国327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科学家纪念馆。三层楼的建筑,让无数人致敬仰望、驻足流连。
2025-10-27 02:40
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我国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25-10-24 10:21
光明日报银川10月23日电 记者张文攀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多年来,宁夏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作,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25-10-24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