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工世界丨土耳其无人机海上筑“巢”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工世界丨土耳其无人机海上筑“巢”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17 10:09

  TB-3在“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成功起降——

  土耳其无人机海上筑“巢”

  ■许旭东 沈业宏 刁月

00955163ccbf82bfa519eb1121ad5ef7.jpg

土耳其TB-3无人机完成在“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起降。资料图片

  继去年TB-3无人机陆上模拟甲板滑跃起飞测试后,前段时间,土耳其国防部又发布了该型无人机在海上起降试验的视频。视频中,一架TB-3无人机从土耳其海军“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短距起飞,随后不依靠任何着舰辅助设备降落在舰艇甲板上。

  TB-3无人机是土耳其拜卡公司“拳头”产品TB-2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舰载版,体积更大、挂载武器能力更强,机体多处采用国产零部件,并增加了适应舰上停放和调度的折叠机翼设计。

  对于此次舰上成功起降,土耳其媒体认为TB-3无人机实现了国产技术革新,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从较短飞行甲板上起降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此举标志着土耳其海军以TB-3无人机为蓝本打造“无人机航母”的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后续,或许有更多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上舰,提供全新的海上力量投送方式。

  F-35B战机采购计划受阻,顺势打造舰载无人机

  武器装备国产化往往是在外部军贸环境发生变化,不得不立足自身谋求武器装备迭代更新的一种必要手段。起初,土耳其海军计划采购一批具备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能力的美国F-35B战机,并专门改造“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搭载战机。此前,土耳其积极参与美国牵头的F-35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并成为第三级合作伙伴,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更是项目的生产厂家,具备组装F-35整机和面向全球生产中心机身的能力。

  世事难料,2011年中东乱局伊始,土耳其开始深度介入中东事务。2017年,土耳其与俄罗斯签署了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合同,导致美土关系迅速恶化,土耳其随之被F-35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除名,为“阿纳多卢”号配备F-35B战机的计划也化为泡影,土耳其军方不得不继续维护老旧F-16战机。

  F-35B战机采购计划受阻,土耳其开始打造舰载无人机。近年来,土耳其无人机在局部冲突中表现出色,已成为军贸市场的“明星”产品。与有人战机相比,无人机更加轻盈,符合短距起降要求,而“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体积庞大,可搭载数量众多的舰载无人机。土耳其军方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TB-2无人机的基础上设计出TB-3舰载无人机。

  无人机要想成功上舰,面临问题很多,首先是克服降落时的飞行阻力。为了适应舰载起降需要,TB-3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升级为可收放式减阻结构——减震弹簧改为液压缓冲器,缓冲器两侧还设置了侧向机身连接杆,以增强海上起降抗侧风翻转能力。此外,该机型采用向上折叠的铰链折叠机翼,以减少战机停放空间;机体进行防腐蚀设计,能够适应海上恶劣环境。

  2023年,TB-3无人机首飞成功,土耳其军方开始优化“阿纳多卢”号配置以支持其部署无人机。这一优化方案包括加装专用无人机控制站和超视距卫星通信终端,升级拦阻装置系统和安全网等。

  经过改装,“阿纳多卢”号焕然一新,接近一座“无人机航母”。舰体前部有大型开放式飞行甲板和滑跃式甲板,能够同时停放12架TB-3无人机;后部安装有井形甲板,用于收放登陆艇;内部还能容纳坦克、装甲车以及地面部队。土耳其军方表示,“阿纳多卢”号将成为舰艇编队的核心,与护卫舰、反潜舰、潜艇一起,构成功能完备的海上战斗群。

  此外,TB-3无人机单架费用远低于有人战机研发制造及飞行员培养的费用,并且对于甲板基础设施没有过多要求,只需在原有水面舰艇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即可打造出能够承载大量无人机的“航母”。

  技术封锁倒逼装备国产化,TB-3无人机成功实现舰上起降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土耳其长期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并获得各种先进武器装备,但这种外交策略制约着土耳其军工发展,在关键武器装备采购上常常被他国“使绊子”。例如,TB-2无人机的“眼睛”——从加拿大引进的先进光电转塔,即便飞行时间达到1000小时的二手产品也依旧标价55万美元,而一架高配版TB-2无人机售价才500万美元。

  除了“坐地起价”,2020年,加拿大还以外交政策为由取消了对土耳其无人机的技术出口许可证。很长一段时间里,土耳其无人机的研发进度和生产效率大打折扣,迫使土耳其军方不得不寻找同类型的替代产品。

  颁布新政策提升国产武器比例,规定无人机生产商至少将合同价值的60%转给国内承包商……土耳其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整合优势资源,招揽培养人才,为无人机发展保驾护航。当前,土耳其无人机产业链由全国2000多家中小型公司组成,这些公司普遍能够提供丰厚的薪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创新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推动国内无人机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发展。

  外部的禁运断供并没有限制土耳其发展无人机的决心,反而促成了国产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近年来,土耳其武器出口额不断打破历史纪录,无人机作为该国国防工业的“名片”,抢占了全球军用无人机出口市场65%的份额。作为“新秀”,TB-3无人机更是多处设计采用国产零部件。与TB-2无人机相比,TB-3无人机主要有3个方面改进。

  一是升限载荷大幅提升。TB-3无人机换装国产发动机后,战机升限从6000多米提升到9000多米,最大起飞重量和有效载荷也明显增加,拓展了无人机战术应用场景和执行任务能力。

  二是电子系统更加稳定。TB-3无人机采用国产光电转塔,外观尺寸和系统布局更加合理,光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机全部集成在转塔内,具备更强的远距离目标监视和识别能力,集清晰、精确、稳定等优点于一身。

  三是武器系统扩容增效。TB-3无人机的武器外挂点由4个增加到6个,可挂载精确制导炸弹、激光制导火箭弹和滑翔弹等,具备较高打击精度,未来还可能挂载反舰武器和空投声呐浮标。

  “无人机航母”羽翼未丰,舰载无人机呼唤更多“搭档”

  土耳其并不是唯一研发舰载无人机的国家,从全球范围来看,越来越多国家正在将无人平台视为未来海上和两栖作战的重要武器装备。

  2019年,法国海军组建首个舰载无人机中队,将S-100无人机搭载到西北风级两栖登陆舰上。俄罗斯在建的直升机航母,计划搭载4架舰载无人机。英国皇家海军希望为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配备必要的辅助发射系统和回收设备,以部署各种固定翼无人机。印度也打算在新建国产航母上安装保障无人机起落的设备设施。

  航母像是一座浮动的机场,要形成战斗力重点不在航母本身,关键是看其所搭载舰载机的作战性能。当前,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不少,但能够生产高性能舰载机的国家却寥寥无几。尽管土耳其研制出TB-3舰载无人机,但作战性能与有人驾驶舰载机相比仍有差距——TB-3无人机并不具备空战能力,对地攻击能力也存在短板。

  而且,TB-3无人机采用滑翔翼型,在甲板上起降操作繁琐复杂。舰载机的出动回收效率,往往决定其能否在未来海战中觅得先机。简单来说,要想打造一艘成功的“无人机航母”,首先要全面提升舰载无人机性能,其次还要解决无人机起降过程中的保障难题。

  可以说,TB-3无人机距离生成作战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土耳其军方依然迈出了坚定步伐,计划在“阿纳多卢”号上部署更多类型的无人机。2024年10月,土耳其拜卡公司公布了“红苹果”无人机发动机地面测试的视频。“红苹果”无人机体形大小与瑞典“鹰狮”战机相当,具备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能力,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实现隐身性能、多样化武器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整合。拜卡公司负责人表示,“红苹果”无人机后续型号有望实现超声速飞行,升限更是超过10000米,可携带各种国产空对地和空对空导弹。据悉,土耳其军方计划于今年对该型无人机在“阿纳多卢”号上进行飞行测试。

  土耳其另一款无人机“安卡”-3也在2024年9月完成首次载弹飞行。“安卡”-3采用飞翼设计,具备纵深打击能力。后续,它还将配备2台土耳其国产新型涡扇发动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土耳其为国产五代机TF-X研发的航空发动机。

  信息化时代,多域作战场景的交叉融合,使战场态势变得更加复杂,对无人装备有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土耳其军方提出“忠诚僚机”设想,计划将五代机与无人驾驶战机组成一个编队。一方面,借助五代机的作战网络节点功能,充分发挥无人机的机动和火力优势。另一方面,无人机在战斗中可以充当有人战机的“僚机”,在“母机”前方寻找威胁并开火,减少有人战机战损率。这种新型空战编组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作战成本。

  目前,TF-X战机还处于测试和开发阶段。众所周知,五代机作为航空领域尖端技术的集大成者,研发难度很大,TF-X战机最终能否形成作战能力尚未可知。而缺少“搭档”的TB-3无人机,在成功上舰后能否发挥出作战效能,还有待观察。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农人“种”出乡村振兴新“丰”景

  • 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首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