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来源:光明网2025-01-12 19:50

  作者:申进科

  2025年1月11日是个好日子!

  14年前,2011年1月11日下午1时11分,歼-20“威龙”腾空而起、成功首飞,万众瞩目中震惊世人。

  转眼14年过去了,从惊鸿一瞥到“20时代”,歼-20以蓝天为幕,在祖国的山河留下一个个高光时刻。

  作为中国空军历史上首任新闻发言人、歼-20航迹首席发布人,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历历在目:2016年,歼-20在第11届中国航展上首次飞行展示;2017年,歼-20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首次以战斗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2018年,宣布歼-20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宣布歼-20首次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军事训练;2019年,歼-20以5机编队飞越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宣布歼-20列阵人民空军多支英雄部队;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飞行庆祝表演中,15架歼-20飞机成3个编队,沿着党旗指引的方向振翅奋飞;2021年第13届中国航展上,双机飞行展示的歼-20用上了“中国心”;2022年8月,宣布歼-20、歼-16和运油-20开展海上方向空中加油训练;2022年9月,歼-20为执行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的运-20护航;2022年9月,宣布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列阵“东南西北中”;2022年第14届中国航展上,歼-20首次中降珠海,表达感恩人民之情……

  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眸这些“首席发布”,有的事入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有的事登上强军主题纪念封,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等大型主题展览中展出。

  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眸我和歼-20“在一起”的那些事,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人民空军高飞远航!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1.歼-20+歼-35A让中国“平视世界”

  深圳特区,向世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2024年11月18日上午,深圳报业集团报史馆,在《唱响春天》展陈专题前,90岁的蒋开儒老师和我畅谈着红色经典《春天的故事》创作经历。“一首歌写出一个时代”的这位老人,说起“生命的春天”青春飞扬——晴天雨天都是好天气/顺境逆境都是好经历/花季花甲都是好季节/月圆月缺都是好美丽……

  就在《唱响春天》展陈专题前,我赠送蒋开儒老师一个歼-20歼-35A两款隐身战机同框的刺绣文创。“现在,我们中国是继美国空军装备F-22和F-35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蒋开儒老师自豪地对我说。

  改革开放铸铁翼,我为空天织祥云。作为一名共和国老兵,蒋开儒老师为“我们队伍向太阳”而自豪,为新时代强军事业而欣喜鼓舞。他说,从东海、南海、台海、黄海到公海,解放军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同步展现的“国际惯例说明书”看得明明白白。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手捧歼-20+歼-35A刺绣文创,蒋开儒老师百感交集:“我们现在平视世界,是一种角度和态度,更是一种力量和底气。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力拼搏,强国强军取得历史性成就,从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再到惊天动地的变化,使得中国有实力、有底气、有自信平视世界了!”

  2.共享歼-20+苏-57这幅“世界名画”

  透过“热闹”看“门道”。2024年11月13日,第15届中国航展开幕第二天,广东卫视晚间新闻节目,播出了广东卫视记者阮芳对我的专访。其间,我特意谈到了歼-20+苏-57这幅“世界名画”——在本届航展上,歼-20和苏-57两款五代战机实现同框,歼-20+苏-57,被网友誉为一幅“世界名画”。

  我记得,在2023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曾有歼-20与苏-57同框保卫地球的画面。如今,我们把电影画面搬到了现实中,很多网友表示,看了热泪盈眶。

  中俄各有所长、各有优长。中国“八一”和俄罗斯“勇士”在航展上的飞行表演,都很震撼、都很壮美。中俄飞行员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担任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的10年间,我曾主持多场由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多国空军领导人参加的国际性新闻发布活动,也是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好机会。

  在中俄元首的共同推动下,这些年中俄两军组织实施了9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就在2024年11月,中国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轰-6N第一次参加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国空军官宣的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影像中,第一次有了轰-6N的战斗英姿!

  3.歼-20有了“双座机”歼-20S

  第15届中国航展上,歼-20双座机歼-20S首次公开亮相,就摆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区里,而且和歼-35A实现了同框。

  本届航展开幕前日的2024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75岁的生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举行新闻发布会,我有幸前往现场观摩学习,最大的一条感受就是: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就没有强大的人民空军!

  歼-20有了“双座机”歼-20S!“歼-20、运-20歼-15最近去哪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去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新任新闻发言人吴基伟的这些话,在网民中热传。

  按照国际标准来看,歼-20S是世界上第一款双座型的隐身五代机。歼-20S不是简单增加了一个座位,而是进行了综合的优化。后舱的飞行员也不是简单用来操作武器和航电系统,而是为歼-20增加了一个大脑,让它更好综合处理来自机外和机上传感器的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这次新闻发布会信息量很大,也让我这个空军老兵信心满满。回望历史,人民空军曾经是“飞机不够飞两遍”。站在今天,我们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航空工业和人民空军一同高飞。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4.歼-20首次“中降珠海”感恩人民

  “歼-20谢恩”,是第14届中国航展的壮阔一幕。歼-20从过去的“惊鸿一瞥”到首次“中降珠海”。那是2022年11月5日,空军两架歼-20飞行展示结束“出人意料”地降落在航展现场,很多人感叹:天上地上都有歼-20,老百姓平时难得一见的中国隐身战斗机,在航展上可亲近了!

  2022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生日那天11点11分,换装“中国心”的歼-20四机编队,准时到达珠海机场上空,以密集编队低空通场钻石队形向观众致意,有记者报道这是“歼-20再次谢恩”。

  “常香玉老前辈,我们是人民空军飞行员。今天特意带来了一架歼-20战斗机模型,向您报告:新时代的人民空军,已经飞上了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在抗美援朝中打出国威军威的米格-15战斗机。您当年为志愿军空军捐献米格-15战斗机的故事,人民空军一代代空军飞行员都一直铭记。我们一定好好飞,建功蓝天,保卫祖国!”

  这是被誉为“中原雄鹰”的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和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一起,走进驻地农耕文化博物馆,在常香玉挂像话感恩、寻初心。

  有了歼-20,不忘米格-15功勋战机。当年,“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当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抗美援朝、为志愿军空军捐献米格-15战斗机的义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称赞,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的经典故事。

  5.首提歼-20是中国第五代战机

  “东南西北中,奋飞歼-20。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列装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在新时代练兵备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歼-20振翅东海、南海和台海的壮美航迹,画出了一个强国强军的同心圆。在砺兵台海中,歼-20和歼-16、轰-6K、运油-20等国产新型战机振翅高飞,提升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

  上述这一组信息,是我于2022年9月在第14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被记者们誉为“干货满满”。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我在这次发布会上首提“歼-20是中国第五代战机”。从此,官方与民间,有了相同的战斗机代际称谓。就此,也标志着我国的战斗机划代说,与国际通行做法大体取得一致。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对战斗机划代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有助于表征航空装备的技术与战术特点,有助于比对和借鉴装备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社会公众理解和认知战斗机的发展进步。但是,“代”的划分只是综合意义上的一种归类,并非作战能力的精确表征,更不是一种技术标准。

  我在这次发布会上还特别强调:任何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包括战斗机,都是基于自身作战需求和国家战略安全考量,一代一代地向前发展的。我们正紧紧围绕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空军目标,持续推进装备建设,不负时代,不负使命,不负人民。

  6.歼-20首次为运-20护航告慰国家忠烈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22年9月那次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值得一说的,还有我与大家分享了一张强军主题海报《大国重器“双20”列阵长空告慰国家忠烈》。

  发布会现场展示海报一分钟,我给记者们讲起了这张海报背后的故事,讲了2022年9月16日空军执行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的两个细节。

  一个细节是,空军歼-20和运-20三机编队,冒着台风带来的雷雨和积冰,从11000米高空穿云破雾,机动下降到 200米低空,让烈士们近距离看看机翼下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另一个细节是,运-20飞机上有一段空中广播,是运-20机长庞荣奇面对志愿军烈士遗骸说的。看似烈士们听不见,又觉得烈士们听得见。志愿军烈士的战斗英姿,就在我们眼前。他们的血脉在传承,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奋斗强军、高飞远航。

  红色歼-20,赤诚中国心。那天,执行护航任务的歼-20机长李凌和歼-20僚机飞行员高中强,在一个象征着歼-20的红色纸飞机上签名。后来,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也在飞机上签名留念。我一直保留着、珍藏着这个红色纸飞机。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7.首次披露歼-20用上了“中国心”

  2021年10月1日,第13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在航展现场举办。中国航展适逢中国国庆节,这在航展历史上是第一次。为此,我发布一条为祖国“庆生”的信息——中国歼-20战斗机用上了“中国心”,央视《正午国防军事》节目现场直播,相关内容迅即冲上微博热搜。新华社《参考消息》披露了外媒报道动态。

  “今天上午在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的歼-20战机,用上了‘中国心’!这个心,是心脏的‘心’。歼-20的战斗英姿,一直激励着军心、民心!”我在国庆之日发布会上如是说。

  阳光照耀奋飞的航程。那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中国航展展现中国红、中国心、中国志。歼-20总设计师和歼-20飞行展示指挥员都参加了发布会,我与记者们分享一张照片《红太阳照耀歼-20》,引发共情共鸣。

  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那个国庆日的飞行表演,“八一”震撼,“红鹰”壮美。空军歼-10表演机上的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夺目。唱着国歌,仰望国旗,不禁想起来引起国人共情共鸣的一句话: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航展现场,战机身旁,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的直播采访,我这样解读“中国红”:中国红是使命、中国红是荣耀、中国红是传承。空军官兵坚定捍卫中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让老百姓头顶的家园更加安宁祥和!

  8.两名歼-20飞行员精英走近公众

  在《新闻阅评》的历史上,曾经对空军两名歼-20飞行员精英走近公众情况给予评介点赞。一名是李凌,一名是陈浏。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的李凌,所在旅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第一支空中作战力量。这支部队在抗美援朝空战和国土防空作战中英勇战斗、屡立战功,打出了国威军威,开创了新中国空战史上多个首次。空军首批组建、首支参战、首获胜绩的这支英雄部队飞上了歼-20,更加血性阳刚,更加英勇无畏,提升了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忧患意识强烈的李凌说:“对手不想让我形成的能力我要形成,对手不想让我完成的任务我要完成!”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米格-15只能装200发炮弹,在我姥爷那一代飞行员心里,却永远装着201发,一旦党和人民需要,飞行员和战机就是射向敌机的最后一发炮弹,他们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这段富有感染力的同期声,来自中央电视台“正午国防军事”节目7分钟访谈《歼-20飞行员陈浏:“将门之后”的强军梦想》。访谈围绕“薪火相传、精忠报国”立意,介绍陈浏作为“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刘玉堤中将的外孙,在姥爷鼓励下奋飞蓝天,成为通飞歼-10C、歼-16、歼-20三型战机的新时代空军飞行员,以“奋力奔跑就是让年轻人不要太畏首畏尾”的青春誓言,传承抗美援朝“空中拼刺刀”的战斗风骨。作为“将门之后”的陈浏,让受众从歼-20飞行员的青春赛道和家风传承上,看到国家与民族精神信仰的赓续。

  9.歼-20登上教科书封面走进德育课堂

  说起歼-20,要说说“空中三剑客”的故事。歼-20、歼-16和歼-10C,被称作“空中三剑客”,相关照片登上小学课本《科学》封面,登上强军主题纪念封,照片作者是战机摄影师杨军。

首飞14年,我和歼-20“在一起”那些事

  201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修订小学教科书《科学》,关注到“空军发布”新媒体推送歼-20、歼-16、歼-10C编队训练同框照及网友作诗点评,致函空军协商使用作为两本新版教材封面照,我们给予大力支持。从2020年开始,全国每年都有近千万小学生用上新版教科书,“蓝天三剑客”震撼美图激起孩子们强军梦想。对此,网友点赞说“这样的教科书封面很科学!”

  2019年5月,空军发布六一快闪《“蓝天娃”的英雄情》,讲述了空后蓝天幼儿园77名小朋友致敬“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所驾079号功勋战机的故事。曾就读空军两所蓝天幼儿园的歼-20飞行员陈浏在快闪中出镜,深情表达对空军战斗英雄的崇敬和热爱。新华社向“中小学德育学堂”推送后,引发青少年对“抗美援朝我们为啥能打赢”“王海飞行大队为啥不怕死”的追问。

  2019年10月,我和空军几名电视记者去王海老英雄家,请老英雄给新时代空军飞行员以勉励。当时,我把歼-20徽章给老英雄戴在胸前,并告诉他“王海大队”飞上了歼-20,老英雄高兴地说:“飞歼-20了,年轻人要好好飞,建功蓝天,保卫祖国!”

  在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发布了《歼-20战机列阵人民空军“王牌部队”》这条信息,现场播放王海老英雄给予歼-20飞行员勉励的影像,受到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广大网民盛赞老英雄的一番话很提气,点赞人民空军“王牌部队”有了歼-20战机,将会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作者系中国空军历史上首任新闻发言人)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