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意大利新型两栖攻击舰——多功能合一的“备份航母”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意大利新型两栖攻击舰——多功能合一的“备份航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10 09:05

  2024年12月,意大利海军新型两栖攻击舰的里雅斯特号(L9890)入列。该舰以位于亚得里亚海高地最北端、拥有悠久历史的意大利东北部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命名。

  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究竟是一艘怎样的军舰?它在今后意大利海军舰艇序列中处于何种位置,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请看本期解读。

  意大利新型两栖攻击舰——

  多功能合一的“备份航母”

  ■麻晓晶

  图为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资料图片

  历时9年研制而成

  2015年5月,意大利议会通过了“舰队法案”,提出研发建造的里雅斯特号新型两栖攻击舰。最初公布的该舰设计方案类似该国海军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的放大版。后来,意大利海军考虑到加里波第号航母的退役时间,对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增强了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航空作战能力,并大幅增加了吨位。

  同年7月,以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团为总承包代理商的工业联盟获得意大利国防部海军装备局授出的建造合同。合同中,莱昂纳多公司是的里雅斯特号的主要作战系统集成商。

  芬坎蒂尼造船集团创建于1780年,历史悠久。莱昂纳多公司则是意大利最大的军工和高科技集团公司。这两家公司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参与,保证了的里雅斯特号建造项目如期展开。

  2017年7月,的里雅斯特号切割钢板。2019年5月,该舰在那不勒斯附近的斯塔比亚海堡下水,后转至拉斯佩齐亚附近的穆加诺造船厂舾装。该舰原计划于2022年交付入列,后推迟到2024年12月。

  的里雅斯特号是意大利自二战以来建造的最大水面战舰。该舰长245米,宽55米,在两栖行动、舰载机空中行动和运输行动3种不同状态下的满载排水量均超过33000吨。

  就吨位而言,的里雅斯特号不仅超过了2024年10月退役的该国海军航母加里波第号和现役航母加富尔号,也超过了法国海军西北风级和西班牙海军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两栖攻击舰。因此,的里雅斯特号是欧洲最大的现役两栖攻击舰。

  外观上,的里雅斯特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了类似英国海军伊丽莎白级航母的双舰岛设计。业内观点认为,双舰岛设计的优点在于:战场生存能力强、可以实现航空和航海指挥功能分化、有利于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和未来升级改造空间大等。

  结构上,的里雅斯特号拥有长230米、宽36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采用12度滑跃起飞设计,有9个舰载机起降点。双舰岛后方舷侧各设置一台升降机。前舰岛前后还分别配备了小型医用电梯和弹药升降机。

  机库位于飞行甲板下方,面积约2600平方米,分为停放区和维修区两部分,中间用防火屏障隔开。机库内设两台6吨级高架轨道起重机和一台10吨级高架起重机,用于吊运重物、更换发动机等。车库面积1200多平方米,可搭载履带式车辆等。此外,的里雅斯特号还拥有面积较大的艉部井式甲板、医院和指挥信息中心等。

  舰上设备颇为先进

  有评论认为,作为现役两栖攻击舰,的里雅斯特号不仅吨位大,性能也很出色。客观来讲,该舰的动力系统、武器系统、雷达与电子设备等,技战术指标都较为亮眼。

  的里雅斯特号选用的是柴电燃联合动力系统。采用这种动力系统的好处是可以根据任务和环境需要变换航速。该舰配备2台燃气轮机、2台柴油机和2台电动机;独立使用以上动力装备,该舰能够分别实现25节、18节和10节航速。该舰由4台发电机组提供电力支持。16节航速下,该舰续航力为7000海里,自持力为30天。

  在两栖攻击舰中,25节的最高航速较为“醒目”。相比较而言,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最大航速只有19节,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两栖攻击舰的最大航速为21节。即使与欧洲现役航母相比,的里雅斯特号的航速也不算慢。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采用两个K15核反应堆提供动力,最大航速为25节。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采用两台燃气轮机驱动,最大航速为27节。

  雷达和电子系统方面,的里雅斯特号两个舰岛各安装四面C波段与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组成了“克洛诺斯”双波段固定阵列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具备360度探测能力。前方航海指挥舰岛上安装的是L波段3D远程全固态有源相控阵对空搜索雷达,加富尔号和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上也在使用这种雷达。后方飞行指挥舰岛安装的是L波段“能量盾牌”远程对空警戒雷达。“能量盾牌”雷达采用有源相控阵旋转天线和全数字架构,最大探测距离1500千米到2000千米,可远程监视、探测和跟踪吸气式导弹和弹道导弹。

  这些雷达与配备共形天线的敌我识别系统以及新一代电子战系统结合使用,性能进一步增强。有外媒认为,的里雅斯特号配备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具备完整的搜索和火控能力,在这方面与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相比也不逊色。

  武器系统方面,的里雅斯特号舰体两侧靠前和舰艉中部各配备1座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可发射“飞镖”(DART)智能制导炮弹,由新一代火控系统控制,兼顾防空反导和对海对陆攻击能力。该舰还装备了3座遥控KBA 25毫米炮,配备光电/红外火控系统,可对抗导弹、水面目标和非对称威胁。此外,该舰配有6挺12.7毫米机枪。

  的里雅斯特号还可装备2套“席尔瓦”A50垂直发射系统,每套16单元,可发射32枚最大射程30千米的“紫菀-15”或射程可达120千米的“紫菀-30”防空导弹,还可选择发射射程45千米以上的CAMM-ER增程型通用防空模块化导弹。

  该舰的水下防御系统包括莱昂纳多公司研制的避障声呐和“黑蛇”拖曳阵列鱼雷探测系统,同时配备2套诱饵发射器,可发射“机动干扰目标仿真”诱饵。

  图为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资料图片

  设计理念为“双用途”

  入列后,的里雅斯特号被分配到意大利海军专司两栖作战的第3分舰队。该舰替换加里波第号航母,将以塔兰托港为母港,负责支持以圣马可海军陆战队旅为中心的两栖作战部队,并担任两栖编队的旗舰,与以加富尔号航母为旗舰的航母编队共同组成意大利海军远征编队。

  目前,该舰暂时在拉斯佩齐亚海军基地开展舰员初期培训,参加“奔向远海”演习和两栖训练活动。

  的里雅斯特号与加里波第号、加富尔号航母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的重点和承担的职能。三者之间,加里波第号舰体最小,长180.2米,满载排水量13370吨,使用鹞式战斗机和直升机开展反潜和防空行动。加富尔号的吨位介于二者之间,长244米,满载排水量27100吨,除可遂行反潜和空中突击作战任务外,还具备两栖作战指挥能力。

  相比之下,的里雅斯特号拥有作为两栖攻击舰标配的井式甲板,可搭载4艘意大利产的新型LC23机械化登陆艇或1艘美制气垫登陆艇,还可搭载2艘15米作战艇和2艘刚性充气艇。其定位首先是多用途两栖攻击舰,主要用于执行联合两栖作战和力量投送任务,兼具指挥控制能力,同时可用于遂行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医疗后送等任务。

  作为两栖攻击舰,在兵力运输和投送能力上,的里雅斯特号可搭载上千名人员,包括400多名舰员和600人左右的两栖陆战营,同时可搭载“公羊”主战坦克和VBA两栖装甲车等登陆作战装备。该舰还可携带2000立方米的舰用燃油和1900立方米的航空燃油以及弹药、饮用水等。

  该舰配备全套医院设施,设置有手术室、放射室、负压病房和口腔科,配有可容纳27位重病患者的床位,必要时还可选择使用集装箱式医疗模块拓展医疗服务。

  事实上,的里雅斯特号最重要的定位是“备用航母”。该舰的设计理念是“多合一”和“双用途”。所谓“多合一”,指的是该舰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所谓“双用途”,指的是的里雅斯特号在加富尔号航母不可用的时候,可以替代后者。

  可以说,的里雅斯特号的舰载机搭载能力并不弱于加富尔号,与后者一样可支持旋转翼、倾转旋翼和固定翼飞机以及无人机起降。其中,旋转翼飞机包括EH-101、NH-90、CH-47、CH-53直升机,固定翼包括AV-8B和F-35B战斗机等。从机库面积看,的里雅斯特号与加富尔号也相差不多。

  从设计时起,的里雅斯特号就在做搭载F-35B战斗机的准备,如要求对飞行甲板进行热喷涂等加固处理。接下来,的里雅斯特号计划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安装F-35B战斗机运行所需的相关系统和装备,并在取得资质后搭载F-35B。

  目前,意大利海军和空军已分别采购并列装了15架F-35B战斗机。2024年8月,意大利海军宣布加富尔号航母搭载的F-35B完成了超过2600个小时的飞行,获得初始作战能力。接下来,根据意大利发布的“2024到2026年多年期防务规划文件”,该国海空军还将增加采购F-35B。未来,很可能会有更多的F-35B出现在“备用航母”的里雅斯特号上。(供图:阳明)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