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兵与一等功臣面对面 致敬英雄戍好边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新兵与一等功臣面对面 致敬英雄戍好边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09 09:30

  致敬英雄戍好边

  ■牛利 肖阳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新兵向老英雄赠送画作。褚佳豪摄

  晨曦微露,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某连新兵曾繁晔起床后,开始一遍遍检查手中的画作——这幅画是去年底刚刚下连的新兵共同绘制的。新年第一天,他们要将这幅画送给驻地的一等功臣卢保国老英雄。

  “拜访英雄是连队的传统,卢老英雄也喜欢家中多些青春面孔。”连队唐指导员对记者说,老英雄与连队渊源深厚,每逢新兵下连,连队都会组织新兵前往老英雄家中探望,一是向老英雄汇报下连后的成长进步情况,二是学习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坚定战位建功、卫国戍边的信念。

  一大早,唐指导员就带着新兵们出发了。得知官兵们要来,86岁高龄的老英雄早早就等候在家门口。看到一队身穿绿色军装、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官兵走来,老人上前招呼大家进屋。

  “您能给我们讲讲当年的战斗故事吗?”大家刚坐下,曾繁晔就迫不及待问道。他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参军入伍。今天能与老英雄面对面,曾繁晔十分激动。

  “那天,我听村民说……”当年的战斗经历,老人记忆犹新。那次战斗中,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卢保国带领村里的民兵,积极配合部队官兵对敌展开围捕。卢保国充分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官兵并肩战斗一天一夜,最终将多名敌特分子一网打尽。卢保国因在战斗中冲锋在前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一等功。

  聆听英雄故事,感悟先辈精神,新兵心中崇尚英雄的种子深深扎根。

  “老英雄回忆往事时神情坚毅,展望未来时目光炯炯,让我深切体会到什么是赤胆忠诚、不惧牺牲。”曾繁晔说,作为一名新兵,自己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守好祖国边关。

  新兵李晨冉大学期间就入了党,参军报国的信念十分坚定。很多新战友还在适应边关生活时,他已经开启逐梦军营加速度。听到老英雄的事迹,李晨冉十分感动:“从老英雄身上,我看到了奉献与担当。我一定苦练打赢本领,守好边防线!”

  交流中,卢保国胸前的一等功奖章,吸引了不少新兵目光。老人取下奖章,让大家传看。

  战士李发富是第二次来看望老英雄,他一手接过这枚奖章,一手取出自己刚获得的“四有”优秀士兵奖章,为老英雄讲述了自己在连队的奋斗成长经历。尽管年代不同,但两枚奖章相映生辉,都见证了奋斗、奉献、坚守。

  随后,新兵们取出集体精心绘制的画作。画面中,战士挥汗如雨训练,战术动作虎虎生风。曾繁晔告诉老英雄:“这描绘的是我们下连后第一次参加考核的场景。当时多课目连贯进行,大家体能消耗几近极限,但全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李晨冉说,来到连队,了解到连队的光荣历史,大家奋斗劲头更足了。

  轻抚战士画作,卢保国专注倾听,眼中满是欣慰。得知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连队全面建设实现新跨越,他高兴地说:“边防交给你们守,我放心。”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是连队官兵始终坚守的誓言。”唐指导员告诉记者,时代在发展,但红色历史、先辈事迹的光芒永不褪色。要利用好红色资源,教育感召年轻官兵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志在戍边、勇往直前”连训,不断精武强能,用热血青春筑牢祖国边防线。

  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强化使命意识的精神洗礼。临别之际,官兵整齐列队,高唱连歌。嘹亮有力的歌声,既饱含对革命前辈的敬意,对连队光荣历史的铭记,也彰显担当使命的坚定信念。

  活动结束,向老英雄敬上一个庄重的军礼,新兵们返营归队,以昂扬精神状态走上边关哨位。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