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让“生命线”向战场延伸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营观察丨让“生命线”向战场延伸

来源:中国军网2025-01-09 09:05

陆军某旅组织远程机动训练。林冠成 摄

  只有对接战场、衔接任务,“生命线”才有生命力

  “战时官兵出现情绪波动,应当如何应对?”

  “临战训练中,怎么开展战地宣传更有实效?”

  ……

  前不久,陆军某旅组织政治工作全要素训练,面对旅考评组根据战斗进程随机构设的战场实案,某营张教导员立即与所属分队实时对接战场情况。

  与以往不同的是,训练中考核员依据战场实际,临机构设突发情况,摒弃了行动有预案、处置有流程,按照训练方案按部就班推进的老做法,倒逼政治干部提高思战研战能力。

  对此,张教导员不禁感慨:“战场是一张瞬息万变的‘动态图’,只有始终紧跟战场变化、紧贴任务形势,不断创新完善手段方法,才能有效锤炼打赢本领。”

  化繁为简、微中求效,作战中政治工作只有对接战场、衔接任务,“生命线”才有生命力。

  “你连将作为主攻部队,夺占前方无名高地,立即开展临战动员。”一次实兵攻防训练,某连肖指导员接到导演部给出的“特情”,思索片刻后,他结合任务实际,召集全连官兵开展临战动员……

  情景交融,官兵们热血沸腾,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战地上空回响。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肖指导员一边指挥战斗一边见缝插针鼓动宣传,官兵们士气高昂、捷报频传,成功攻占阵地。

  复盘会上,肖指导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战中政治工作不能止步于程序化、表面化,更要紧贴战场实际寻找破题方法。

  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临战动员历来是我军激发部队战斗力、取得战场制胜的重要法宝。不可否认的是,和平年代的练兵场上,由于缺乏真正的生死考验和实战环境,临战动员一度有些“欠火候”。

  该旅某连曾指导员对此深有感触。“日常开展教育授课时滔滔不绝、深入浅出,但在突发复杂情况下开展政治工作,很难与官兵真正产生情感共鸣……”那年,曾指导员在一次训练任务中进行了临战动员,但从结果看,多数官兵并不“感冒”。

  正是这次经历,让曾指导员对战场动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临战动员不只是“嘴上功夫”,找准打开官兵内心的那把“钥匙”更为关键。

  为补齐这个短板,该旅进一步完善作战中政治工作方案计划,在日常训练中强化应用,培养一线政治干部灵活多变、实在管用的临战动员本领。

  记者了解到,他们通过梳理归纳近年来的训练成果,集中政治干部拟制《作战中政治工作实用手册》,对作战中政治工作的内容、流程、方法等进行统一规范,并附上参战官兵减员、战斗意志受挫、火线立功入党等典型案例剖析,初步取得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

  科技赋能,让战场视野越来越广阔

  铁甲轰鸣,炮声隆隆,西北大漠深处,一场实兵对抗训练正在进行。某连麻指导员刚带领连队转入防御阶段,导调组便临机设情——交战废墟内仍有被困人员,该如何辨明身份,开辟绿色通道?

  确认战场环境安全后,麻指导员果断下令无人机升空开展侦察搜寻工作。数分钟后,无人机成功锁定人员位置,疏散小队合理规划路线,快速接近、辨明身份后有效实施疏散转运。一系列高效的处置动作,得到了导调组的认可。

  走下训练场,麻指导员向记者讲述起此前的一段“败北”经历——同样是搜寻处置任务,他根据以往经验派出搜寻小队,却因没有摸清交战区实际环境而遭遇“埋伏”,整支小队被判“阵亡”。

  复盘总结会上,该旅领导有针对性地指出:“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必须进一步探索将无人装备引入作战全程,不仅能有效提高作战能力,还可实现有人和无人的协同作战……”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新装备快速列装部队,该旅新型作战力量不断壮大,加之战场环境不断变化,倒逼政治干部图新求变。

  一次对抗训练,某装甲突击车连担任主攻分队,进攻途中遇到蓝军的顽强防御,猛烈的交叉火力使连队进攻行动一度陷入被动。

  训练结束后,该连谢指导员在复盘会上直呼“压力山大”。谢指导员口中的“压力”,一方面由于蓝军的思路相当“刁钻”,一些攻击环节“出其不意”;另一方面则是信息化、智能化装备越来越多,能否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成为亟待攻关的一道难题。

  该营教导员向记者介绍,如今的战场变了模样,不能再按老经验、老方法开展政治工作,需要探索建立从筹划到落实的全方位、多要素评价体系,用科技创新为作战中政治工作赋能。

  “搜救小组抵达目标地域”“装步连进攻受挫”……冬日,塞北草原,一场对抗训练激烈展开。导演部大厅,战场交战信息纷至沓来,政工值班席的宣传科梁干事双眼紧盯银幕,思考研判着战场态势。

  信息化网络一网建链,信息化数据库一链贯通,信息化融合态势一图共享……荧屏闪烁间,记者在现场看到,梁干事敲击键盘,各战斗分队回传的战场情报在指挥信息平台上汇总处理,他结合预设态势进行综合分析,为首长机关快速决策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们依托平台大数据分析,提高指挥机关的筹划能力,辅助指挥员决策,用‘精算’‘细算’换来战场上的‘胜算’。”在指挥信息平台前,梁干事向记者介绍,该平台不仅涵盖社情舆情、特情案例、人力调配等内容,还能实现旅、营、连三级的信息融合共通,极大方便政治干部在战场上精准决策部署。

  “无人装备前出,迅速搜寻抢救伤员”“开启声波驱离,对‘敌’指挥链进行干扰”……一次训练中,某连李指导员派出作战中政治工作骨干小组,灵活处置导调组设置的多个特情。与此同时,他灵活运用心理疏导、战场动员等方式,激发官兵斗志,最终悉数歼“敌”,取得胜利。

  近年来,该旅持续强化战场信息优势,积极开展军地联合创新,给政治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让政治干部的战场视野越来越广阔。

  肩负重任,军士骨干在关键处挺膺担当

  “无人装备立即前出作业”“保持空中监视,完成现场取证”……一次实兵训练任务中,面对负隅顽抗之“敌”,某连作战中政治工作骨干、下士李庆业灵活运用心理攻防、战场鼓动等方式,有效瓦解了“敌”人的心理防线。

  虽然是第一次作为指挥员带领小组执行任务,但李庆业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敌情意识,以及合理的战法运用得到了现场考官的一致认可。

  “军士骨干身处一线、身在兵中,同战士们接触最直接,在作战链条末端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加速作战中政治工作在基层落地起效的关键环节……”谈及人才队伍培养,人力资源科张科长向记者介绍,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作战中政治工作军士骨干队伍,能有效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旅针对信息化战场节奏转换快、突发情况多、火力毁伤大等特点,建立军士骨干“人才库”,让军士骨干在作战能力生成中的地位作用愈发凸显,为提升作战中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为建强作战中政治工作骨干人才队伍,该旅常态化开展专业集训,围绕激发官兵血性胆气、发扬军事民主研究战法、运用多种手段做好心理防护等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先后梳理出《作战中政治工作特情处置汇编》《作战中政治工作明白卡》等,为骨干队伍实战条件下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和遵循。

  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得一批像李庆业这样能有效开展作战中政治工作的军士骨干,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

  “指挥所遇袭,你连政治干部‘阵亡’,作战中政治工作开展受阻……”

  记者在一次训练现场看到,某连二级上士陆光念接到特情后,迅速收拢召集连队军士骨干,对面临的战场态势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

  为避免官兵出现士气低落的情况,陆光念一边临机组织战场动员,坚定官兵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一边通过“信息指挥平台”向上级申请临时增补支委,构建作战政治指挥链路……经过一番调整部署,特情被成功化解。

  走下训练场,陆光念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作战中政治工作军士骨干,必须在实战化训练中打一仗进一步,确保部队保持较强连续作战能力。”

  近年来,该旅注重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着力打造一支能力素质全面的作战中政治工作骨干人才队伍,通过机关“统计划、统内容、统资源”的方式推动基层分队训练落实,推动作战中政治工作军士骨干训练由“概略瞄准”向“精准施训”转变。

  “开展作战中政治工作,必须紧跟战场变化、紧贴任务形势,不断完善手段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发挥最大效能。”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说,把作战中政治工作的一个个问号拉直,这就是探索攻关的价值和意义。

  硝烟又起,该旅作战中政治工作军士骨干铆在战位、担当重任,向着胜利发起新一轮冲锋。(冯杨 廖晓彬 喻润东 陈游峰)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