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边防卫生员:那些关于守护战友的故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边防卫生员:那些关于守护战友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2025-01-08 09:12

  输液管里的液体滴得很慢。二级上士杨智杰盯着病床上熟睡的上等兵小张,心里有些焦急。但他晓得高原上病情好得慢,得慢慢来。

  今早巡逻出发时,他背着医疗包站在队列里,却被连长留下了。那条巡逻路他走过无数遍,其间可能遇到的险情不可胜数:要徒步翻过3座海拔在5800米以上、最陡处坡度在60度左右的雪山;雪山上没路,路得靠人生生蹚出来;途中冰河湍急,不时有野兽出没……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只有亲自背着医疗包保障战友巡逻,他心里才踏实。

  自从上哨卡守防,连队的巡逻他几乎没落下过。战友说,我们巡逻是轮流着去,可你得趟趟跟着,巡逻次数比我们多一倍都不止呢。他腼腆地挠挠头说,这是卫生员的职责嘛。

  窗外阳光很好,碧空如洗,群山静谧。他看见对面山上,石块镶嵌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旗下边“使命高于一切”6个字,是上个月他和战友们刚爬上去新刷过的……他双手托着下巴,望着那行字,一时有些恍惚。那些过往的记忆,如河谷里融化的雪水,潺潺汩汩向他奔涌而来。

  

  2022年2月的一天,凌晨2点。下士张旭东突然扑进宿舍。看着他蜡黄的脸色,杨智杰赶忙带着他往二楼卫生室走。到了二楼,张旭东突然全身僵硬、意识不清。

  杨智杰立即去找军医,军医看完情况,让赶紧下送。可如果不做相应治疗直接下送,路途遥远,恐怕会出问题。杨智杰突然想起几天前在书上看过的一个病例:人如果发生缺钾性脱水,就会出现全身僵硬的症状。

  他立即为张旭东输液补盐、口服补钾、全身按摩。1个多小时后,张旭东终于恢复意识了,开口说:“班长,有吃的吗?”杨智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杨智杰又将目光投向窗外。二楼卫生室窗户正对着雪山。平时他坐在桌前学习,一抬头,雪山上的国旗和那6个大字,便会扑入他的眼帘。

  3年前,换防上山的第一天,他赶在熄灯前给战友挨个儿做了健康检查。刚回房间,就有一名战士来找他,说头痛。刚到高海拔地区,头痛很常见。杨智杰问了问情况,发现没有其他症状,便给了他一片布洛芬,让他回去吃了休息。

  因为有些战士是第一次上山,杨智杰不敢睡,怕出状况。果然,凌晨时分,那名战士又来了,说难受、恶心。刚说完,他就“哇”一声吐了。这是典型的喷射性呕吐!杨智杰脑子里“嗡”的一声,判断他可能是脑水肿,得立即下送。

  杨智杰赶紧去报告军医。他们一边联系车,一边做应急处理。等把人送到山下的医疗站,检查结果真是脑水肿。好在救治及时,年轻的战士转危为安。

  在高原,杨智杰最怕战友出现脑水肿和肺水肿,这两样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威胁战友的生命。

  

  他忽然想起刘老兵来。那是2022年5月,老兵刘万江巡逻回来后,找到他说,两只脚都肿了。跋山涉水往返上百公里,杨智杰以为是走肿了,就用烤灯给他做热疗。半小时后,肿没消,但刘万江说不疼了,休息两天应该会好。第二天一早,杨智杰过去查看他的状况,却发现他不光脚肿得更大,连小腿也开始肿起来。

  他赶紧找来军医,两人边治疗边查资料。他们一直忙到下午,却没有半点起色。望着那肿胀的小腿,杨智杰猛然想起山下医院的一位科主任说过,双下肢水肿可能是心衰的表现。

  杨智杰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和军医一起将刘老兵送到了山下医疗站检查。最终,刘老兵被确诊为高原性心脏病。医生说,他不适合在高原工作了。

  可刘老兵出院后又上来了,谁也劝不住。他说这是他16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年了,他舍不得战友,也不想留下遗憾。杨智杰只好平时多关注他的状况。好在刘老兵身体底子好,在山上一直坚持到第二年换防下山,光荣退伍。

  看着窗外的光影,杨智杰又想起了卫生员培训学习的那半年时光。他在那里学会了刮痧、针灸、拔火罐。上山后,面对丰富的医学书籍,他求知若渴。他热爱自己的岗位,想要考取护理资格证,可每到考试时,他总是很忙,走不开。

  

  正想着,小张醒了。

  杨智杰给他倒了一杯水,问他感觉怎么样。小张接过水说,班长,我感觉好多了。看他有些无聊,杨智杰扫了一眼输液瓶,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小张有点兴奋,点头说好。

  这是一个边防老兵的故事。老兵从小就向往军营,尤其向往高原雪山。他有个女朋友,在西安某高校读书。在女友的支持下,老兵如愿参军,上了喀喇昆仑高原。最初那几年,两人感情很好,他每年休假会带她去旅游,他们去了好多地方。

  那年,他在山上守防休不了假,女生不理解,与他争吵。老兵说:“我在山上有任务,走不开,你多理解。”

  他们本来商量好,等他2020年休假回去,就领证结婚。可那段时间,他在任务区,手机没信号,两人谁也联系不上谁。2021年5月,老兵护送病号下山,途中刚到有信号的地方,女生的信息就像雪片似的来了,总共有二三十条。她的最后一条消息说:“我们分手吧。”

  他不想耽误她,便没再打扰她,8年的感情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小张听到这里,从床上坐了起来,“为啥不去找她说清楚呢?”

  杨智杰扶住被他扯得摇晃的输液瓶,继续讲。

  老兵回到山上,每天依旧忙碌着。每到夜晚,他会偷偷流眼泪。后来,战友们知道了,问他当时为什么不跟领导说,哪怕休个短假,回去当面把原委说明白也好。他说:“任务重走不开,大家都没休假,我不能搞特殊……况且说开又能怎么样呢,还是不耽误人家姑娘了。”

  小张默默听着,不说话了。

  一时间,屋里静极了。杨智杰给他拔了针,说这会儿没事,外头出太阳了,我陪你到外边走走,去红山那里看看野花。

  小张穿上棉大衣,跟着杨智杰向红山峡谷走去。

  

  离连队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因山体呈棕红色,连队官兵都管它叫红山。

  看到砂砾中一簇簇稀疏低矮的小花,小张很惊讶,说这么多野花,我以前咋没发现?杨智杰蹲在一棵叶片像含羞草、绿叶边缘呈紫色、四周有一层针状绒毛的植物前说,这是红景天。

  小张惊奇道:“咱们吃的红景天,里边就是它吗?”

  杨智杰笑眯眯地说道:“不一定是这种。据说红景天有100多种,大都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雪山上。”

  他们又走到了一棵叶片宽厚灰绿、带绒毛、花朵呈白色絮状的植物前。杨智杰告诉小张,这是毛雪莲,说着,又指着一簇紧紧拥在一起的紫色小花说,那朵也是毛雪莲。那天,小张跟着他认识了很多野花。

  “这些花长得这么矮小,又跟地面颜色差不多,不留心观察,还真看不到。”小张感叹着。

  “动植物跟人一样,只有不断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能在考验里生存下来。你看,它们几乎没有花茎,贴着地面就开花了。因为高原上植物生长期很短,它们没时间长茎秆,不抓紧开花,大雪严寒一来,就开不了。”

  望着面容温和的杨班长,小张欲言又止。

  杨智杰接着说道:“你在山上的时间还短。别看现在都是光秃秃的雪山,荒凉贫瘠,咱们这里也有美若仙境的时候。融雪时,峡谷会升起薄雾,缥缈梦幻,像人间仙境一样美呢。”

  小张望着远处,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我爸妈想让我退伍,可我舍不得咱们连队。我想留队,还跟大家一起守边防。”

  杨智杰听着,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两人坐在山坡上,坐在野花丛里,一时无言。

  沉默半晌,小张忽然转脸说:“班长,你刚刚讲的是你自己的故事吧?”

  “都是过去的事了,我跟你一样,愿意跟大家在一起。”杨智杰凝望着脚边一丛开得金灿灿的野菊花。

  有风吹来,黄豆粒大的花朵便轻轻摇曳起来。(王雁翔)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家的行囊装满爱与牵挂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