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向战研学 学而为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向战研学 学而为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06 09:36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在战斗力建设上取得突破,兄弟连队战友上门取到“真经”——

  向战研学 学而为战

  ■刘 凡 胡堂梁

  “做法不奇,招数不新,训练计划和我们差别不大,难道是把真本事‘藏’起来,不愿意教给我们?”前不久,第82集团军某旅组织某新型装备操作考核,某连在同批列装单位中表现出色。原因何在?带着好奇,笔者随慕名前来取经的兄弟连队战友一探究竟。

  来到该连,笔者只觉静得出奇:除哨兵外,官兵都捧着书低头读着,直到该连指导员刁逸飞带大家走到该型装备操作班班长陈荣旁边时,他才猛然起身,中断阅读。

  刁逸飞介绍,现在是连队每周2小时的集体阅读时间,官兵一致,雷打不动。这项规定从他去年四月到连队任职延续至今,已渐渐变成连队官兵的习惯。

  笔者边听边算了一笔账:“每周2小时,到现在累计不到70个小时,只凭读书能带来什么变化?”

  “新型装备形成战斗力,科学刻苦的训练是首要的。”陈荣说,他们列装该型装备已一年有余,大家平时起早贪黑,刻苦攻关,打下了坚实的操作基础。

  “但学习习惯的养成,确确实实让我们受益很多。”陈荣介绍,过去是他拉着班里战友训练,如今反倒是同志们推着他一起边学习边训练。

  问及细节,刁逸飞打开了话匣子——

  就任之初,他发现大家虽然训练成绩好、工作热情高,但主动学习意识不够、等靠思想严重:技师休假,遇到装备“趴窝”,全连挠头;执行任务,自告奋勇的总是那几人;日常训练,稍有进步就沾沾自喜。大家只盯着自己手里一摊活,进取劲头下降。

  为改变连队面貌,刁逸飞决定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读书入手,帮大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想法,得到连长孔令岩的全力支持。无论集中读书还是分享会,孔令岩总是带头参加,带动感染了不少同志。

  “养成习惯并非朝夕之功……”活动开始不过两周,刁逸飞就察觉到了抵触情绪。有的同志静不下心看书,在本子上胡写乱画消磨时光;有的同志学用脱节,对读书慢慢失去了兴趣;个别同志甚至直接发问:“光靠看几本书,连队战斗力就提高了?”

  针对部分官兵乐于“扑下身子干”,不善“沉下心来学”的情况,刁逸飞决定改变思路,坚持学以致用,让大家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于是,他组织官兵购置自选书籍,以“三互”小组为基础结成共学对子,干部骨干带头进行学习分享,还以多种形式表扬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个人……如此点滴积累,连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刁逸飞发现,训练时,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问题,并主动钻研的人变多了;用网络资源学习机械原理、科学训练知识的人变多了;就连以往一翻书就犯困的个别老兵,理论知识也能脱口而出……

  去年6月,上等兵杨世兵、马刘潼交流至该连,陌生的环境一时让他们不适应。连队骨干、中士原波和二级上士赵东主动靠上去,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强信心动力。经过帮带,两位新来的同志很快调整好状态,训练表现得到全连官兵一致认可。

  还有一次,技师赵新带着中士尚元奎对装备进行机动前检查,赵新三下五除二便排除一个风险隐患。尚元奎心生佩服,缠着赵新学习小妙招。

  看到大家的改变,刁逸飞和孔令岩开始有意引导官兵将读书学习向提升战斗力聚焦:训练展开前,孔令岩带着骨干研究训练难点;训练场上,刁逸飞注重引导官兵思考问题,主动克服现实困难;复盘检讨时,他们带头总结不足……如此一来,官兵心中“用学习力撬动战斗力”的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

  上等兵张旭,过去一到自主支配时间就刷手机,现在却一头扎进学习室,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辅助陈荣探索新型装备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

  一级上士芮汉峥,在备战成人自考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参与攻克了装备操作多个难点堵点;

  二级上士周治达,善借书本里的经验为己所用,改进训练方法,指导很多战友突破了训练瓶颈……

  “当今时代,学习力就是战斗力,越善于学习的军队越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就如何进一步调动官兵学习劲头进行商讨。他们最终决定,以连队任务职能为出发点,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差什么就学什么”,根据官兵理论功底、学历层次、接受能力等情况,制订学习计划,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技能小组,打造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鼓励大家深学苦练、考级考证,早日成才。

  朝着“向战研学,学而为战”的目标,该连去年在多个训练课目中取得突破,1人被军校录取、6人完成学历提升、16人取得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旅里输送了多名教练员。

  听到这里,兄弟连队的干部骨干不禁感慨:“这里的学习氛围真浓!”几名官兵闻言,越发来了兴致,又谈起了其他变化——

  “连队内部关系越来越好,大家以连为家的意识明显增强”“年轻同志快速成长,干劲更足了”“身边战友越来越有文化内涵了”……从他们自豪自信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这些新气象新风貌的产生,竟是始于每周2小时的集体阅读。

  笔者看到,集体阅读结束后,连队官兵各自散去。排长刘鸣达走进健身房,用自己掌握的运动学知识指导战友科学训练;排长蒋芳俊回到宿舍,翻阅专业书籍,为新年度指导教练员编写教案作准备……

  “我们也没什么秘诀……”送别兄弟连队战友时,刁逸飞说。但笔者相信所有来过这个连队的人,都已经找到了答案。

  采访手记

  学习力就是战斗力

  ■刘 凡

  “这个连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必然的。”这是笔者离开该连时涌上心头的感慨。

  与前来取经的同志一样,笔者在这里没有找到期待中的抓建新方法、组训新理念,反倒看见不少读书交流会、经验分享会、“三互”小组等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活动。但感受该连的学习氛围、官兵的精神状态,或许就能明白一个道理——学习力就是战斗力。

  未见奇招,却有奇效,这不禁令人深思,应该如何用好读书学习这把“金钥匙”?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然是一支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军队。该连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要想提升学习力,首先必须让官兵对学习产生兴趣,以“开卷有益”建立正向反馈,逐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其次要持续推动学习交流,帮助官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大家在相互督促、彼此鼓励的氛围中共同进步;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引导官兵把所学所思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提炼经验、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集体进步需要个体成长,个体成长又依靠学习提升。必须看到,部分单位开展工作时,仍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学技巧、拔苗助长求妙招、急于求成寻捷径的现象,花费了大量精力,仍旧求快难快、欲速不达。因此,一线带兵人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补西、零敲碎打”的思维方式,扎实通过学习、紧紧依靠学习找到抓建“最优解”,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夯实打牢。须知,最简单朴素的办法往往是最实用管用的招法。

  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战鼓催征,广大官兵要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围绕使命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刻苦学习、持续学习,破解打仗难题、练强打赢本领。人民军队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