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向战研学 学而为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向战研学 学而为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06 09:36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在战斗力建设上取得突破,兄弟连队战友上门取到“真经”——

  向战研学 学而为战

  ■刘 凡 胡堂梁

  “做法不奇,招数不新,训练计划和我们差别不大,难道是把真本事‘藏’起来,不愿意教给我们?”前不久,第82集团军某旅组织某新型装备操作考核,某连在同批列装单位中表现出色。原因何在?带着好奇,笔者随慕名前来取经的兄弟连队战友一探究竟。

  来到该连,笔者只觉静得出奇:除哨兵外,官兵都捧着书低头读着,直到该连指导员刁逸飞带大家走到该型装备操作班班长陈荣旁边时,他才猛然起身,中断阅读。

  刁逸飞介绍,现在是连队每周2小时的集体阅读时间,官兵一致,雷打不动。这项规定从他去年四月到连队任职延续至今,已渐渐变成连队官兵的习惯。

  笔者边听边算了一笔账:“每周2小时,到现在累计不到70个小时,只凭读书能带来什么变化?”

  “新型装备形成战斗力,科学刻苦的训练是首要的。”陈荣说,他们列装该型装备已一年有余,大家平时起早贪黑,刻苦攻关,打下了坚实的操作基础。

  “但学习习惯的养成,确确实实让我们受益很多。”陈荣介绍,过去是他拉着班里战友训练,如今反倒是同志们推着他一起边学习边训练。

  问及细节,刁逸飞打开了话匣子——

  就任之初,他发现大家虽然训练成绩好、工作热情高,但主动学习意识不够、等靠思想严重:技师休假,遇到装备“趴窝”,全连挠头;执行任务,自告奋勇的总是那几人;日常训练,稍有进步就沾沾自喜。大家只盯着自己手里一摊活,进取劲头下降。

  为改变连队面貌,刁逸飞决定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读书入手,帮大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想法,得到连长孔令岩的全力支持。无论集中读书还是分享会,孔令岩总是带头参加,带动感染了不少同志。

  “养成习惯并非朝夕之功……”活动开始不过两周,刁逸飞就察觉到了抵触情绪。有的同志静不下心看书,在本子上胡写乱画消磨时光;有的同志学用脱节,对读书慢慢失去了兴趣;个别同志甚至直接发问:“光靠看几本书,连队战斗力就提高了?”

  针对部分官兵乐于“扑下身子干”,不善“沉下心来学”的情况,刁逸飞决定改变思路,坚持学以致用,让大家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于是,他组织官兵购置自选书籍,以“三互”小组为基础结成共学对子,干部骨干带头进行学习分享,还以多种形式表扬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个人……如此点滴积累,连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刁逸飞发现,训练时,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问题,并主动钻研的人变多了;用网络资源学习机械原理、科学训练知识的人变多了;就连以往一翻书就犯困的个别老兵,理论知识也能脱口而出……

  去年6月,上等兵杨世兵、马刘潼交流至该连,陌生的环境一时让他们不适应。连队骨干、中士原波和二级上士赵东主动靠上去,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强信心动力。经过帮带,两位新来的同志很快调整好状态,训练表现得到全连官兵一致认可。

  还有一次,技师赵新带着中士尚元奎对装备进行机动前检查,赵新三下五除二便排除一个风险隐患。尚元奎心生佩服,缠着赵新学习小妙招。

  看到大家的改变,刁逸飞和孔令岩开始有意引导官兵将读书学习向提升战斗力聚焦:训练展开前,孔令岩带着骨干研究训练难点;训练场上,刁逸飞注重引导官兵思考问题,主动克服现实困难;复盘检讨时,他们带头总结不足……如此一来,官兵心中“用学习力撬动战斗力”的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

  上等兵张旭,过去一到自主支配时间就刷手机,现在却一头扎进学习室,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辅助陈荣探索新型装备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

  一级上士芮汉峥,在备战成人自考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参与攻克了装备操作多个难点堵点;

  二级上士周治达,善借书本里的经验为己所用,改进训练方法,指导很多战友突破了训练瓶颈……

  “当今时代,学习力就是战斗力,越善于学习的军队越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就如何进一步调动官兵学习劲头进行商讨。他们最终决定,以连队任务职能为出发点,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差什么就学什么”,根据官兵理论功底、学历层次、接受能力等情况,制订学习计划,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技能小组,打造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鼓励大家深学苦练、考级考证,早日成才。

  朝着“向战研学,学而为战”的目标,该连去年在多个训练课目中取得突破,1人被军校录取、6人完成学历提升、16人取得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旅里输送了多名教练员。

  听到这里,兄弟连队的干部骨干不禁感慨:“这里的学习氛围真浓!”几名官兵闻言,越发来了兴致,又谈起了其他变化——

  “连队内部关系越来越好,大家以连为家的意识明显增强”“年轻同志快速成长,干劲更足了”“身边战友越来越有文化内涵了”……从他们自豪自信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这些新气象新风貌的产生,竟是始于每周2小时的集体阅读。

  笔者看到,集体阅读结束后,连队官兵各自散去。排长刘鸣达走进健身房,用自己掌握的运动学知识指导战友科学训练;排长蒋芳俊回到宿舍,翻阅专业书籍,为新年度指导教练员编写教案作准备……

  “我们也没什么秘诀……”送别兄弟连队战友时,刁逸飞说。但笔者相信所有来过这个连队的人,都已经找到了答案。

  采访手记

  学习力就是战斗力

  ■刘 凡

  “这个连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必然的。”这是笔者离开该连时涌上心头的感慨。

  与前来取经的同志一样,笔者在这里没有找到期待中的抓建新方法、组训新理念,反倒看见不少读书交流会、经验分享会、“三互”小组等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活动。但感受该连的学习氛围、官兵的精神状态,或许就能明白一个道理——学习力就是战斗力。

  未见奇招,却有奇效,这不禁令人深思,应该如何用好读书学习这把“金钥匙”?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然是一支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军队。该连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要想提升学习力,首先必须让官兵对学习产生兴趣,以“开卷有益”建立正向反馈,逐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其次要持续推动学习交流,帮助官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大家在相互督促、彼此鼓励的氛围中共同进步;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引导官兵把所学所思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提炼经验、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集体进步需要个体成长,个体成长又依靠学习提升。必须看到,部分单位开展工作时,仍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学技巧、拔苗助长求妙招、急于求成寻捷径的现象,花费了大量精力,仍旧求快难快、欲速不达。因此,一线带兵人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补西、零敲碎打”的思维方式,扎实通过学习、紧紧依靠学习找到抓建“最优解”,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夯实打牢。须知,最简单朴素的办法往往是最实用管用的招法。

  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战鼓催征,广大官兵要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围绕使命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刻苦学习、持续学习,破解打仗难题、练强打赢本领。人民军队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