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亦“敌”亦师:一支蓝军队伍的“角色观”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亦“敌”亦师:一支蓝军队伍的“角色观”

来源:解放军报2025-01-06 09:11

  如何对待一支在战场上屡次发难的蓝军?

  有人“耿耿于怀”,恨不得摆开阵势继续较量一番;有人小心翼翼,希望在下次对抗中减少失误。

  对于在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参加培训的官兵来说,他们心中往往更添一份敬重。因为这里是他们迈向深蓝的一道关卡,这里的蓝军队伍,是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考官”。

  在训练中心官兵看来,要想让受训部队有所收获,必须当好“磨刀石”,用一次次红蓝对抗反复淬炼他们的实战意识。

  对抗训练,贵在共谋打赢。从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驶向大洋的官兵会记得,这里有一支亦“敌”亦师的蓝军队伍。

  成为合格蓝军的关键,在于把握“未知变量”

  谈起锻造一支过硬蓝军队伍的初衷,训练中心干部李国强感触颇深。

  那年,该中心对3艘驱护舰进行整体能力评估。通过评估后,这些舰艇就要加入战斗序列,驶向深蓝。这样的考核,作为考官的李国强和战友早已轻车熟路。

  大海之上,硝烟弥漫。3艘舰艇刚抵达陌生海域,战斗警报随即拉响:“有不明目标向我近飞!”号手迅速就位,舰艇官兵有条不紊地展开操作。

  看着显示屏上蓝方战机的行动路线,考官李国强却陷入沉思:“以前组织考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次站在红方角度观察,只觉得蓝方行动轨迹是那么清晰明了。”

  与此同时,舰艇控制室内的操作手已展开自主抗击。刹那间,火舌喷涌,数枚炮弹脱膛而出,成功将来袭目标击毁。舰内广播传来表扬,官兵们备受鼓舞。李国强则眉头紧锁:考核的每个步骤都是按照规定动作进行,如果在真实战场上,敌人哪会如此简单地发起进攻?

  复盘总结会上,李国强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当前训练考核,“敌人”通常由队友或兄弟单位担任,相似的作战平台与相同的训练理念、训练模式,使得对抗缺少“未知变量”。

  “模拟对抗中,如果把特情设得很简单、把对手想得很‘笨’、把作战环境布置得很熟悉、把作战进程设计得很顺畅,这场对抗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李国强感慨。

  红蓝对抗训练,只有多注入“陌生指数”,才能提高“打赢底数”——这句话,渐渐成为该中心官兵的共识。于是,他们决定自主建立一支能有效磨砺舰艇部队的蓝军力量,真正把对手演像演活。

  在该中心党委支持下,李国强带领官兵展开摸索。他们设立蓝军分队办公室,并建立模拟各类对手的数据库,对武器装备、资料情报、作战思想等信息分类整理,作为研究战法训法的依据。通过定期组织蓝方指挥所训练,他们有意识地学习各类对手的装备使用与战术运用手段,调配指挥所编组,将模拟内容精细化具体化,力争做到形神兼备。

  “只是学习模拟,不足以成为一支优秀的蓝军。‘形似’只是第一步,我们必须在模拟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升,争取向‘神似’的方向迈进。”李国强说。

  检验蓝军建设成果的机会很快来临。那年深秋,一场舰机对抗训练在海天之间打响。

  蓝方战机从低空袭来,快速抵近红方舰艇。然而,战机与舰艇的距离依然超出机载导弹的有效射程,如果继续向前突进,则有暴露自己的风险。

  后方导调大厅,众人都无法确定蓝方该进攻还是放弃。李国强盯着屏幕暗自思忖:“要是在真实战场上,敌人会如何抉择?”

  赌一把!接到后方指令,蓝方战机在继续低空突进后立即发射“导弹”,紧接着掠海飞行快速后撤。电光石火间,红方舰艇来不及反应,只能看着战机扬长而去。这场对抗训练就此尘埃落定。

  “战场博弈没有教材范本。要想成为一支称职的蓝军部队,就要在对抗中大胆尝试,在出人意料处果断发难。”演训结束,蓝方指挥员感慨道。

  不同科目轮番上阵,蓝方奇招频出,红方不断反击。在一场场攻防对抗中,这个训练中心正加速建成一支攻防兼备、形神兼具的专业化蓝军队伍,并持续探索集成化作战单元对抗、实案化合成对抗、模拟化联合体系对抗的新路子。

  “我们这支蓝军队伍,如今已经是让很多部队头疼的‘假想敌’。”李国强自信地说。

  借助科技手段“还原”战场,让官兵练到“心中有数”

  走进训练中心某大厅,键盘声声、荧屏闪烁,正前方的态势显示屏清晰标注着“敌”我双方的兵力动向,一场红蓝模拟对抗激战正酣。

  战斗胶着之际,蓝方突然获得增援,电子打击能力倍增。在“敌”电磁压制下,红方通信受阻,而此时,他们已进入导弹发射倒计时。

  “加紧恢复与上级通信。”随着红方指挥员一声令下,官兵立即展开紧张抢修。距离发射时间仅剩一分钟时,通信终于恢复正常。

  “这场对抗我们虽然赢了,但实属险胜。”红方卢参谋吁了一口气,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复盘会。

  “等蓝方人员赶来现场,是不是还需要一段时间?”记者发问。卢参谋却笑着指了指身后几步之遥的办公室:“这里就是蓝方指挥所。”

  原来,刚刚进行的这场模拟对抗训练中,剑拔弩张的红蓝双方,就坐在彼此身后相互出招。

  对抗可以远隔千里,也可以近在咫尺。该中心设有多套指挥所设施,红蓝双方可以灵活选用,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多轮攻防对抗。每次训练结束,对抗双方都会立刻组织复盘交流,调整优化行动方案,在一次次过招中不断磨砺作战本领,有效提高训练质效。

  近年来,该中心先后升级多套对抗系统。他们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采取态势推送、指控注入等方式构设攻击态势,打造了一个个多维多域、数实结合的红蓝对抗场景。同时,通过收集数据信息、强化数据融合,他们建立起多个作战“场景库”“战法库”“兵器库”,成功强化数据为战的服务效能。

  李国强还记得,红蓝方指挥所建设之初,有人曾对对抗系统提出疑问——仅是模拟推演,缺乏真刀真枪的现场感,到底能不能真正提升练兵备战效果?

  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推演同样是现代战争的关键环节。借助科技手段‘还原’战场,既节省成本,还能让每个战位上的官兵练到‘心中有数’。”

  前不久,上级机关要组织一场实兵演训,该中心担负蓝方作战指挥任务。由于蓝方涉及兵力较多、时空关系复杂,既要实现预定的供靶、拦截任务,又要确保兵力安全,中心所有人都感到压力巨大。

  “那就先在数字战场上较量一番!”说干就干,该中心官兵立即行动起来,由蓝方指挥所人员模拟蓝方兵力,红蓝对抗系统保障人员模拟红方兵力。他们按照预定时间节点组织兵力对抗,指挥员与参演人员根据模拟推演情况反复研讨,提出修改方案。

  模拟、复盘、调整……经过5次反复推演验证,蓝方每名官兵都对自身兵力位置和行动了如指掌。同时,他们发现某装备运用可能存在时空交叉的问题,立即对方案细节作出调整,确保“考题”不出纰漏。

  演训当天,凭借前期所做的充足准备,该中心抽组的蓝方分队让红方吃尽苦头。对抗结束后,该中心受到上级机关点名表扬。

  近年来,该中心官兵努力让模拟训练更贴近实战,一方面促进部队提升打仗本领,另一方面也将蓝军这块“磨刀石”磨砺得更加坚硬。

  除了大力开发红蓝对抗系统外,该中心还坚持提升科技化练兵水平。他们将高科技手段融入日常训练,升级改造模拟训练装备,研发训练数据管理系统、无人机检靶系统、训练数据复盘系统、模拟仿真系统等,不断提升训练科技含量,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战场胜势。

  既要“制造困难”,更要给出“解题思路”

  夕阳西斜,海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海军辛集舰解缆出航,准备奔赴某海域执行任务。码头上,该中心教员张铭帅默默伫立,目送着辛集舰逐渐远去。

  一年前,辛集舰来到该中心受训。该舰官兵需要在这里经历一段长期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参加战斗。在培训期间,以张铭帅为代表的教员们既要担任良师传授技巧,又要随时化身对手检验教学成果。

  记得第一次对抗训练,辛集舰在抗击蓝方发射的导弹时一发未中。这样的成绩,让全舰官兵都有些垂头丧气。

  难度设置是否过大?该如何调整对抗强度?看到这一情况,扮演蓝军的教员们开始反思。

  “对抗强度要根据舰艇当前作战水平动态调整,让官兵在有所收获的同时保持士气,逐步掌握各个科目的战斗技能。”张铭帅说,“作为蓝军,既要‘制造困难’,更要给出‘解题思路’。”

  一艘驱护舰要从该中心“毕业”,需要经过作战基础、作战能力等多领域多科目培训。教员们不断调整对抗计划,让训练从易到难。在一次次迎接考题、一次次攻防对抗的过程中,辛集舰逐渐立起一艘大国战舰应有的模样。

  那天,辛集舰迎来此次阶段性培训的最后一个科目——他们需要在2小时内阻拦蓝方舰艇突破封锁海域。

  舰艇控制室内,口令声、通话声此起彼伏,红方指挥员紧盯态势台,时刻关注蓝方动向。“报告,蓝方舰艇抵近我封锁海域!”对手逐渐逼近,值更官立即向指挥员汇报。

  交涉未果,指挥员迅速下令调整战舰航速航向。蓝方舰艇也不断调整自身位置,双方舰艇缠斗在一起,争相占领有利攻击阵位。

  训练结束,教员张铭帅忍不住为辛集舰官兵的表现点赞:“他们始终让己方处于优势火力的角度范围,这很考验舰艇指挥水平。”

  “我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战舰在与我们较量后迈向深蓝,到战斗一线建功立业。”每当想到这里,张铭帅就感到充满干劲。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战舰犁开海面,驶向远方。张铭帅默默站在原地,注视着它离去。远处,又一艘战舰向军港驶来,即将迎接这支蓝军队伍为他们设置的一系列挑战。

  (本报记者 毕笑天 特约通讯员 王冠彪 应受访者要求,本版人名均为化名。采访中得到封治斌、王志浩、任子郡、徐峥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在对抗训练中汲取胜战智慧

  ■毕笑天

  习主席强调,加大对抗性训练力度,走开基地训练的路子,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对抗性训练是检验练兵备战效果的有力手段,战场上能否打得赢,从红蓝对抗中的表现便可窥见一斑。

  研战谋战要善于总结经验,学习对手的一切可借鉴之处。一支手段奇诡、出招刁钻的强大蓝军,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他们像是一面可以观照自我的镜鉴,指引着部队在对抗中迈向胜利。

  时代在改变,战争在演进。信息化智能化作战背景下,制胜观念、制胜要素与制胜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要保证红蓝对抗贴近实战,蓝军必须率先在战场思维、武器装备、联合打击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也是保证对抗训练质效的关键所在。

  对红方部队而言,如何在对抗中以蓝军为师,同样是一门需要深入钻研的学问。

  学会以对手视角看问题。珍惜每次对抗结束后的复盘讨论,集合众人智慧展开“头脑风暴”,让下一步抓建强能的思路更加清晰。只有与蓝军共享演训成果、共纠问题不足,才能更好地瞄准对手、吃透对手。

  红蓝双方在模拟训练中是对手,在真实战场则是相互依靠的队友。在对抗中“知己知彼”,则能在实战中更好地协同作战、攥指成拳,真正形成强大的体系战斗力。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