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兵成长进行时丨看兵之初如何点燃为荣誉奋斗的火种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新兵成长进行时丨看兵之初如何点燃为荣誉奋斗的火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1-03 10:14

  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引导新兵走好军旅第一步——

  兵之初:点燃为荣誉奋斗的火种

  ■解放军报记者 张军胜 特约通讯员 王远方

  该训练基地新兵进行操演。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远方摄

  “杀、杀、杀……”冬日胶东,北风呼啸,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组织“新训尖兵-2024”比武竞赛。记者在刺杀课目比武现场看到,随着枪尖一道白光闪过,新兵王中胜精准将刀尖刺入人形靶胸膛。一连串的突刺后,靶架不停摇晃颤动,并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与此同时,与靶架相连的电子屏上,突刺的精准度、穿透力等信息一览无余。

  看到王中胜的表现,现场组织比武的该训练基地干部张霖很是兴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8次突刺,新纪录诞生!”他说,比这份耀眼成绩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新兵们身上展现出了崇尚荣誉、创造荣誉,为了荣誉拼搏奋斗的精气神。

  “此次比武竞赛,相关部门将参赛人员分为战斗技能和军事体育两个组别,区分步枪操作、战术动作、刺杀与防护等项目内容,采取多课目连贯的方式组织,旨在检验新兵技能与体能水平。”该训练基地领导介绍说,前期,他们专门围绕“岗位任务需要什么、新兵训练缺少什么”到基层部队调研,全面了解新兵下连后现实表现和基层对新兵的期待,并针对基层反馈设置比武竞赛内容;采取新兵连推荐与新兵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遴选确定比武各课目参赛选手。在此基础上,强化比武项目的综合性和运用性,增加竞比条件的复杂性,进一步考察新兵的心理素质和体能储备。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新兵法唐义,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心中对远海大洋充满向往。为了备战比武,他自我加压开展强化训练,却意外得了重感冒,直到比武开始也未痊愈。比武中,他克服身体不适完成所有项目,以出色表现获评“全能之星”。“我走进军营的第一天就告诫自己,必须严格要求自我,时时处处树好军人形象、争创荣誉,以实际行动展现青春风采、建功火热军营!”谈及困难条件下完成比赛时,法唐义的言语中充满坚定与自豪。

  数十人创破该训练基地纪录,多人被评为“新训尖兵”,一大批新兵取得个人最好成绩……比武结束,看着成绩统计数据,该训练基地政治工作处干部赵彦凯颇为感慨。“这些成绩的取得承载着新兵们的梦想,也凝结着他们逐梦路上的奋斗。”赵彦凯说,新兵一入营,他们便组织大家学习单位发展史、了解先辈故事,在心中播下荣誉的种子;开展“与训练骨干对话”“向身边标兵看齐”等活动,强化扛红旗、争第一、当尖兵的思想意识,“经过一番摸爬滚打,新兵们逐步完成转变、收获成长,兵之初起步扎实,新训成果喜人。”

  “兵之初、训之始。新兵们初入军营,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充满活力、潜力无限。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在全方位磨砺中茁壮成长。”该训练基地领导说,新兵训练期是战士理想信念培塑、军事技能锻炼、作风纪律养成的“塑形期”。工作中,他们引导新训骨干树立“带兵一阵子,为兵一辈子”理念,严格军事训练要求、科学实施教育管理,扮演好引路人、榜样者的角色,在新兵长远发展、成长成才上下功夫,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扎实迈好军旅生涯第一步。

  一次,该训练基地邀请基层部队的8名军士代表,结合遂行重大任务的经历为新兵讲述成长故事。看到他们胸挂军功章、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礼堂,现场新兵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军士代表逐一上台与新战友分享奋斗故事,互动交流环节,很多新兵主动举手发言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老班长们的讲述娓娓道来,强军故事催人奋进。他们的故事饱含激情与坚韧,充满温暖与力量,一次次让我受到感染和触动。”来自北京某高校的新兵石明旭说,老兵们的奋斗故事燃旺了他心头的荣誉之火,自己要像他们那样扎根军营、练硬本领,用奋斗书写多彩军旅人生。

  谈起参加新训汇报操演的经历,新兵张彼得眼神笃定。操演前的一次方队训练中,张彼得不慎受伤。直到训练结束,他才申请出列。“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必须咬牙挺住,不能因为自己乱了整个方队,影响到集体荣誉。”张彼得说,伴着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他的内心充满了力量。

  后来,该训练基地正式组织新训汇报操演,邀请部分新兵家长代表到现场观摩。看到新兵们经过几个月的淬炼,军姿挺拔、精神抖擞,很多家长热泪盈眶。“孩子黑了、瘦了,但更精神了。作为母亲,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与记者聊起孩子的变化,张彼得的妈妈如是说。

  摸爬滚打强筋骨,思想培塑铸魂魄。到海军博物馆上“入营第一课”,在寒风中投出第一枚手榴弹,与专业尖兵面对面交流,第一次完成3000米跑……新训期间的生活点滴,勾勒出新兵们刻骨铭心的成长印记,也铸就了他们对荣誉的执着追求。

  “新训结束了,但我的下连之路才刚刚开始。”站在训练场上,王中胜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说,在新的岗位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自己都会坚定信念、一往无前,铆定战位强本领,对标一流争先进,不断为部队建设贡献力量。

  “下连后,他们必能在各自岗位上展现新风采、创造新荣誉。”赵彦凯说,这批新兵热爱祖国、朝气蓬勃,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入伍的,渴望在部队大熔炉锻炼成长,“相信他们到了新的岗位上,一定会凭借扎实奋斗的劲头干出成绩,在强军兴军的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记者感言

  荣誉之光照亮从军路

  ■张军胜

  记者在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采访,见证了一场关于荣誉、勇气与成长的蜕变。新兵们在这片火热的训练场挥洒汗水,不仅锤炼了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崇尚荣誉、建功军营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走好兵之初、奋进强军路的干劲更加充盈。

  这干劲源自对荣誉的深切渴望。从王中胜苦练本领刷新纪录,到法唐义带病坚持比武冲锋,再到张彼得为了集体荣誉奋力拼搏,每一名新兵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荣誉的执着追求。在记者看来,那份荣誉不仅是个人的荣光,更是集体的价值追求,它像一颗种子,深深植根于新兵们的心田,激励着大家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这干劲还源自对使命的坚定信念。新兵教育管理中的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锤炼了新兵们的意志品质,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新兵们从初入军营的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知责负重的海军战士。他们深知,每一次努力,每一次坚持,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

  年轻人就像一块璞玉,只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切、磋、琢、磨”的历练,才能成大器。带兵人带新兵如同匠人雕琢璞玉,需要用心呵护、帮带指导,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管理,提升他们的军事素养,激发他们内心的潜能与创造力。

  荣誉之光照亮强军征程。崇尚荣誉、争创荣誉的氛围,将激励新兵们状态满格奔赴战位,成长为深蓝砺舰的中坚力量。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