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无差别射杀平民、“杀人比赛”……以军在加沙暴行被曝光!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无差别射杀平民、“杀人比赛”……以军在加沙暴行被曝光!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23 10:25

  中新网12月22日电综合外媒报道,内察里姆走廊位于加沙地带中部,是一条连接加沙地带北部和南部的东西向狭长地带。日前,多名以军士兵承认,以军长期对接近该地区的巴勒斯坦人进行无差别攻击,随意射杀任何靠近这片区域的人。

  “狗去哪里,哪里就是不能去的禁地”

  “在交战区看到妇女,那她要么是男性假扮的,要么就是间谍”、“可以杀死任何骑自行车的人,因为骑车的人必定是恐怖分子”……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日前,多名以色列国防军官兵爆料称,以军在加沙内察里姆走廊附近任意射杀平民。

  报道称,这条生死线不会出现在任何地图上或官方的军事命令中。尽管以色列国防军的高级军官们会否认它的存在,但在加沙的中心地带,内特扎里姆走廊北部,这条线是真实存在的。

  以军252师的一名指挥官称,“战斗部队称之为‘尸体线’,因为被枪杀的尸体不会被掩埋,这会吸引成群的野狗来吃。在加沙,人们知道,那些狗去哪里,哪里就是不能去的禁地。”

  另外两名在252师服役的军官表示,按照正常程序,部队杀死哈马斯或其他武装人员后,需要拍照给情报部门确认死者身份。

  其中一名军官表示,但在实际执行时,“军方会把我们在那里射杀的人都算作恐怖分子”。甚至在看到巴勒斯坦民众定居点的时候,以军指挥官还会呼叫无人机或者坦克对目标进行大规模的炮击,以确保不会出现“漏网之鱼”。此前,以军宣布击毙的200多名“武装分子”中,只有10人被真正确认为哈马斯成员。

  一名爆料者称,“不同部队在当地展开了比赛,假如有战报称以军99师杀死了150人,那其他单位会把目标定为杀死200人”。

  “如果被叫回加沙,我想我不会去”

  《国土报》还称,最近刚从内察里姆走廊回来的一名以军高级预备役指挥官说,“我们称自己是世界上最严守道德原则的军队,这意味着不能让外界知道,过去一年多来我们一直在一个无法无天、视生命为草芥的地方执行任务。是的,无论指挥官,还是战士,都在参与加沙这场暴行。现在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国土报》报道指出,当下以军指挥官已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随着以军在多个战线上持续推进,师级指挥官权力扩大。此前,轰炸建筑物或发动空袭需要获得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的批准。现在,这些决定可以由较低级别的军官做出。

  以军252师的一名士兵回忆道,他们曾向尸体连续射击近2分钟,当走近了血迹斑斑的尸体,他们发现死者只是一个男孩,大概16岁。几个小时后,战斗人员得知这个男孩并不是哈马斯成员,只是一个平民。

  类似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得以军士兵面临严重道德困境。一名从加沙战场回来的以军士兵称,“如果被叫回加沙,我想我不会去”。

  以军否认并承诺调查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20日,以色列国防军方面已否认上述指责,并称在加沙的所有活动和行动,包括在内察里姆走廊的行动,都是按照既定的指挥程序进行的,计划已获批准,行动命令由最高指挥层下达。并补充称,袭击只针对军事目标。

  以色列国防军还表示,将对涉嫌偏离以色列国防军命令和道德准则的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纽约时报》依据卫星图像和以方视频等分析,以军2024年3月起在加沙中部区域内开始兴建一座规模可观的军事基地。该基地位于内察里姆走廊与加沙地带南北主干道萨拉赫丁公路的交汇点,内设大型检查站和两座通信塔,基地外还辟有防御工事。

  据报道,近期,以军基地等军事设施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内察里姆走廊周边作为以军控制区,已开设至少19处军事基地,其中12处系今年9月初兴建或扩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1月罕见踏足加沙地带并巡视内察里姆走廊。他当时称赞以军“工作出色”,在实现“哈马斯不得统治加沙地带”这一重要目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2月22日发表声明称,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525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107627人受伤。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