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时刻评论丨多样化的纪念,让英雄永生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时刻评论丨多样化的纪念,让英雄永生

来源:红网2024-11-28 18:49

时刻评论丨多样化的纪念,让英雄永生

——“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系列评之二

姜媚

  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英雄何以永垂不朽?

  因为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人民永远记得他们。

  从亲身奔赴,到云中遥寄,不论纪念的形式如何变化,人民的英雄始终活在人民心中。

  我们这个民族向来便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祭扫、缅怀、追思,是个恒久的母题。人们常在特定的时间,依例规行祭拜之礼仪,以尽思时之敬。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祀,不单是祭天地、祭诸神、祭祖先,而是为祭共同的信仰。

  祭祀的对象,也有了更宽广的指向。“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认为国家社稷和民间社会有功绩者,都当受到祭祀与缅怀。

  从“家人”到“宗族”再到“国”,这份追思,从基于血脉的亲情勾连,通向更广阔的对民族共同命运的情感寄托,于微处彰显出祭礼赋予我们的文化烙印。

  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却可以规划时间,留给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

  那段烽烟弥漫、内忧外患的日子,是革命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

  最后的呐喊振聋发聩。

  “不会忘!因为有你们,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纪念的回响声声不息。

  75年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为牺牲的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10年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

  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缅怀先烈,表达崇高敬意。

  福建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陈祥榕烈士的墓前摆满了他爱吃的橘子;安徽合肥,人们会从四面八方来,在延乔路路牌下献上一束鲜花;湖南省洞口县,王家四代人为牺牲的红军烈士守墓,至今已有89载。

2014年10月29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行安葬。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jpg

2014年10月29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行安葬。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随着人们的生活半径扩大、空间流动性增强,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首选。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自发在评论区或转发区“列队”,传递“向英烈致敬”的敬意;在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中华英烈网,网友可以通过敬献花篮参与“云祭扫”;全国多地利用生成式AI技术复原烈士容貌,再现英雄动人风采;还有越来越多的纪念馆、陈列馆、教育基地等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D建模技术重现历史场景,使得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们也能体悟历史的震撼和英雄的伟大。

  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使得悼念仪式挣脱物质空间限制,表达的共同性得到放大,于网络空间形成有秩序性的群体追思行为,在潜移默化的传播中,凝聚起我们的价值共识。

  在网络空间精神依然闪亮,崇敬依然浓烈,缅怀与追思,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四川木里火灾牺牲的消防员刘代旭,几乎每天都有网友在他生前最后一条微博下面留言,静静诉说思念。

  你可以把这视作简单的数字操作,但也是一次次心灵的真实流露,由代码组成的缅怀,清晰描摹出英雄的面庞,在二进制的世界矗立起精神的丰碑。

吴玉成在烈士英名墙找到“吴雄奎”的名字。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jpg

烈士遗属在烈士英名墙找到亲人的名字。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现场,参加仪式的人们排着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网上的主题直播间,“最可爱的人们,欢迎回家”“致敬英雄”“我们现在的大好河山也让他们看看”……不断滚动刷新的网友留言,来自五湖四海,无不在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对和平的珍重。

  我们共同见证、陪伴英雄魂归故里。英雄与人民,英雄与时代,在现实世界与虚拟场域遥相呼应。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当有更强大的正面声音去对抗遗忘、对抗虚无,积极运用先进技术讲好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让网络成为我们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这是对那些已成为曾经的人,最纯粹、最真切的怀想——英雄从未远去,我们不会忘记。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创纪录

  • 广西忻城:百香果香飘增收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