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武警宁夏总队某部:典型的引领,环境的熏陶 让无数个“苗鉴”正成长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武警宁夏总队某部:典型的引领,环境的熏陶 让无数个“苗鉴”正成长

来源:2024-11-28 08:42

  光明网讯(记者 丁玉冰)照片上这个和家人出游合影也要敬军礼的少年就是苗鉴。

武警宁夏总队某部:典型的引领,环境的熏陶 让无数个“苗鉴”正成长

图为童年苗鉴(前排左一)与家人合影。

  2024年8月2日,武警宁夏总队某部下士苗鉴在营救落入污水提升井的工人时,壮烈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他用24岁的青春年华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赤胆忠心。苗鉴牺牲后,被批准为烈士、追记一等功、授予献身国防一级纪念章、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武警宁夏总队某部:典型的引领,环境的熏陶 让无数个“苗鉴”正成长

图为苗鉴生前证件照。

  时间拉回到8月2日那惊心动魄的40秒:下午5时38分,苗鉴、周焰、刘华龙、王祎斐、刘帅5人跑步经过一处污水提升井时听到有人呼救。呼救声来自一名维护作业中的女子,女子的丈夫在井内作业时因吸入有毒气体失去意识而掉入水中。闻讯赶来的5人中,刘华龙迅速跑回汇报、王祎斐就近寻找施救器材、苗鉴和周焰下井施救。苗鉴说了句“我先下去看看”就第一个下了井,周焰担心他的安全,也紧跟着下了井。

  井下约5米处只有一个宽约60厘米左右的平台,平台下半米左右才是水面。苗鉴、周焰二人凭借微光,终于发现只剩头顶露在水面之外的工人,于是决定结成人梯施救。周焰一手抓住铁梯、一手抓住苗鉴手臂,苗鉴则探身向工人伸手探去。在提拉工人时,由于其身体在水中受力上下浮动,致使苗鉴失去平衡掉入水中。

  在落水后的几秒钟,苗鉴用尽全力向上托举工人,在周焰的合力下,终于让其口鼻出水、暂时脱离溺水风险。可当周焰回头试图寻找苗鉴时,已看不到他。紧接着,周焰也因吸入有毒气体而失去意识。随后周焰和工人被救了上来,很快送往医院治疗。就是这短短的40秒,挽救了工人的生命。

  晚上10点10分,苗鉴被打捞出井,经现场医护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在周焰送医治疗最初的几个小时里,为了能让他安心医治,战友和医生都没敢告诉他苗鉴的消息,后来周焰得知苗鉴牺牲后,悲痛不已,“我不后悔同苗鉴一起下井救人,但我后悔没能在最后一刻保护好他……”

  同样悲痛的还有同队的官兵们。在大家眼中苗鉴是“轻伤不下火线的铁汉子”“博学善教的好师长”“热情正派的好老兵”……训练场上,他总要比别人多练些,新兵连就被评为“爱军习武好战士”;内务经他整理检查,定能拿到流动红旗;战友张靖清按照他的射击方法,一举通过考核;五公里武装越野,他还经常折返帮战友背枪。业务上,他精益求精,4年兵龄却获得“爱军习武好战士”“好的个人”“四有”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生活上,他心细如发,对战友关怀备至:有天洗漱时苗鉴发现杨宏博的毛巾上破了个洞,就悄悄在他床尾放了一条崭新的毛巾,看着毛巾愣了半天的杨宏博反应过来是苗鉴送来的,感动得直掉眼泪,今年才满20岁的他在心里把苗鉴当作了是“妈妈一样的人”;今年1月底,刚休假回来的谢东南没找到手套打算“赤手空拳”地出早操,被苗鉴发现后,硬是塞给了他一双全新的手套,而苗鉴自己却用着有破洞的旧手套……这样细致贴心的关怀,苗鉴为战友们做了很多很多……

武警宁夏总队某部:典型的引领,环境的熏陶 让无数个“苗鉴”正成长

图为苗鉴(右一)参加军事训练后,脸上带着大家最为熟悉的笑容。

  苗鉴牺牲后,他的事迹在网上网下引发热议:“污水井又臭又深又滑,你们不害怕吗?”“安全教育天天搞,为啥不等措施到位再下去救人?”“父母年龄都大了,牺牲了,他们怎么办?”……

  为了让官兵们正确认识苗鉴的救人壮举,队里决定开展“新时代革命军人价值观”大讨论,设置了“救援行动中,敢于牺牲的勇气和科学救援的能力哪个更重要?”“个人价值在于自我实现还是社会奉献?”“对于军人而言生命和使命哪个更重要?”“个人价值观的培育,主要靠组织培养还是自我觉醒?”“你认为,对军人而言,‘忠’‘孝’能够两全还是不可兼顾?”“生命的考量——24岁血性担当换53岁生命存续,值否?”六大辩题。让官兵们在思想碰撞和讨论中寻找答案。

  这样的大讨论对于新队员而言尤其震撼,在苗鉴牺牲后几天入队的吴东朝说:“苗鉴的事迹让我明白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对于队里其他官兵来说,身边有苗鉴这样的榜样,势必会涌现出更多“苗鉴”式的人物。

  在8月2日救援时,先后有6名同志穿戴防护器材轮流下井救人,大家都知道危险,但大家没有一丝犹豫,朱红伟在第二次下井后,上来已是摇摇晃晃,等缓过劲来,又下去了一次;方顺在水下搜救时呛水,上来后憋得满脸通红、眼睛布满血丝……事后甚至有战士问负责组织救援的大队长丁光耀,为什么没派他下去救人。当他问及下去过的战士怕不怕时,也有战士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有点怕的。”是啊,谁能不怕,近10米深的污水井,充满了有毒气体,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人在这个环境内失去意识只需要几十秒。苗鉴牺牲后,丁光耀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苗鉴们’这样的好战士?”

  这些年,这支部队不管隶属关系如何调整、番号名称怎么变化、官兵怎么轮换,他们忠诚、精武、为民的初心,始终没变!走进部队的荣誉室,能看到许多救死扶伤和抢险救援的先进事迹:从双手接住坠楼女子的“托举哥”张永科,到为救摔倒老人的“逆行者”吴凯,再到冲上前去扑救大火的“老司机”李跃林,他们的事迹都是“苗鉴们”入队的第一课。队里“龙虎榜”上的那些人,从“精武标兵”谷云康、舒启鹏,到“全能班长”裴哲宇、殷保利,激励着每一位战士“当兵就要当兵王”的血性担当。虽然战士们能诚恳地说出他们也会害怕,但再怕他们也会下去,因为这是军人的本能,是他们刻在心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

  多年来,武警宁夏总队坚持依靠典型引领激励官兵争先创优、坚持用强军文化滋养官兵尚武情怀、坚持以任务培塑官兵血性胆气,苗鉴这样的英雄诞生,既离不开这些典型的引领,也离不开环境的熏陶。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一个苗鉴的诞生,预示着无数“苗鉴”在成长,一个苗鉴的离去,必将激励更多的“苗鉴”矢志强军,接续奋斗!

武警宁夏总队某部:典型的引领,环境的熏陶 让无数个“苗鉴”正成长

图为宁夏固原长城梁革命烈士纪念园中的苗鉴烈士墓。

  如今这位从小怀揣军旅梦的少年苗鉴,已变成强军征途中一颗闪亮的星,又回到了他的家乡固原,在高高的长城梁上守护着他热爱的故土和人民。

  (供图:武警宁夏总队)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影像实录

  • 倒计时30天 "尔滨"亚冬氛围浓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