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读全军被装申领方式新变化,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解读全军被装申领方式新变化,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22 10:51

解读全军被装申领方式新变化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刘俊祥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近日,全军被装精确申领方式又有新变化:由随时申领调整为“2次集中预约申领+2次零星随机申领”的“2+2”申领方式。

  这次调整的最大亮点在于设置了“集中预约申领”和“零星随机申领”两种模式。其中,两次“集中预约申领”时间分别安排在4月和10月,官兵可不受库存限制按需下单,系统将区分有无库存进行“拆单”发货,确保下单后有货可收;两次“零星随机申领”时间,分别安排在6月至9月和12月至次年2月,官兵可按实有库存下单,保障拾遗补缺,并兼顾冬夏着装需求。

  新的被装申领方式出台,成为广大战友关心关注的话题。新的被装申领方式进行了哪些改革调整,如何更好服务部队?官兵如何实现高效申领?解放军报记者专访了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为战友带来权威解读和服务指南。

神仙湾哨所官兵试穿新申领的冬季作训服。图片由连队官兵提供

  记者:什么是被装精确申领?

  负责人:被装精确申领,是在相应规则和指标总额范围内按需选择、按规定时限发放的新模式。目前,可通过申领服务平台申领的品种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和个人装具、卧具等,部分工作服装、标志服饰在实物标准供应基础上个人可申领。战备被装、首发被装、补助被装和公用被装等,暂时仍依托被装业务信息系统,采用实物标准供应方式保障。

  从2021年开始,为解决传统被装保障模式管理相对粗放、需求偏于概略、标准过于固化,以及官兵反映较多的被装供需难题,全军开展被装精确申领供应保障模式,保障部队作战训练和官兵日常穿着需要。这次对被装精确申领工作进行改革,旨在进一步保障聚焦主战、服务惠及官兵,更好地保障官兵作战训练和日常穿着需要。

  记者:个人申领指标是怎样算出来的?

  负责人:参考现行《军队被装供应标准》和最新被装产品价格制定,区分军种、气候区、单位类型、衔级、性别等设置。参与指标计算的品种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和个人装具、卧具等,不含纳入申领品种范围的部分标志服饰和工作服装。鉴于被装首发后第2年、第3年换发数量较少,专门设置入伍(职)2年、3年指标数额,满足官兵基本保障需求。

  记者:被装精确申领的保障对象有哪些?

  负责人:包括入伍2年(含)以上的现役军人和入职2年(含)以上的文职人员。

  记者:申领品种范围是怎么确定的?

  负责人:每年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部队意见建议进行调整,经军委后勤保障部批准后实施。申领范围,主要参考实物供应标准确定;为更好满足官兵需求,部分外观制式相同品种和非外观制式品种,适当放开气候区、单位类型和人员类别申领限制。

  记者:申领品种数量限额是怎么确定的?

  负责人:参考现行实物供应标准中的单位类型、工作岗位和品种使用年限、发放数量等,确定每个品种申领数量限额,主要包括申领数量上限和下限。

  申领数量上限。对每个品种设置年度最多申领数量,对部分品种按一定年限设置了最多申领数量,通常为实物供应标准的2至5倍。如个人申领数量已达上限,本人确实有需求,可向单位提交申请,经旅(团)级以上单位后勤(保障)部门领导批准后,可适当放宽申领上限。

  申领数量下限。对军以下部队部分作训类品种,设置年度最少申领数量,通常与实物供应标准相同,由申领管理平台在当年个人第一次申领时强制下单。

  记者:申领人员需要做什么?

  负责人:按要求完善个人相关信息,根据齐装标准和实际需求,科学规划申领品种、数量,按需申领下单,及时领取核对,依规上交旧品,网上确认反馈,自觉爱装管装。如发现个人信息与申领服务平台不相符,应主动联系保障卡管理部门变更。

  记者:申领工作基本流程由哪些步骤组成?

  负责人:被装精确申领工作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一是申领个人登录申领服务平台,根据齐装标准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所需被装并提交订单。二是检查核验申领人员提交的特体服装和姓名牌订单。三是有关仓库、被装生产企业通过军网终端接收订单,组织分拣配送,回传物流信息;部队队属仓库,通过申领管理平台接收订单,组织分拣发放,更新订单状态。四是军需能源业务部门与协作物流企业确定物资接收点,及时接收清点物资,搞好信息安全保密和物资储存管理。五是现场领取物资,核对签字并网上确认收货。涉及收旧品种,按有关规定同步交旧。如订单中存在错发、漏发等异常情况,30天内通过申领服务平台或直接向本单位军需能源业务部门、协作物流企业反馈。

  记者:全军被装申领指标标准是一致的吗?

  负责人:不是,一是被装精确申领指标标准,是按军兵种、气候区、单位类型、衔级、性别区分进行计算设置的;二是由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被装供应标准不完全一致,其精确申领指标标准也不一样。

  记者:指标标准如何赋值?

  负责人:赋值分为“集中赋值”和“零星赋值”两种方式。

  集中赋值。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统一组织,一般每年1次,3月初启动,月底完成,均为正数,赋值逐级通过被装精确申领实力管理系统上报到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由军需能源局通过申领管理平台将赋值划拨到个人账户。

  零星赋值。集中赋值以外的赋值均为零星赋值。主要包括因人员变动、实力错报和继续服役等情况产生的指标赋值,有正数也有负数,由各单位军需能源业务部门自行组织,通过被装精确申领实力管理系统和申领管理平台完成。

  记者:申领年度可能退役的士兵参与赋值吗?申领年度本应退役的军士、义务兵继续服役怎么赋值?

  负责人:申领年度4月底前可能退役的士兵不赋值;其余时间退役的士兵按相应规则赋值。如赋值时条件发生变动的,则按变动后的指标标准赋值。

  记者:现役军人跨军种调动如何赋值?

  负责人:调动当年已赋指标的,由调出单位在办理被装关系调动时,按相应规则扣除当年部分赋值(账户可扣至负数,下同);未赋指标的由调入单位按相应规则进行赋值。调动后,第2年、第3年(以调动命令年份为第1年计算)分别按相应规则进行赋值,第4年以后按全值指标标准赋值。

  记者:个人可精确申领的被装品种都有哪些限制?个人年度可申领的被装数量是否有限制?

  负责人:个人只能申领与自身军种、军衔、职级和所在气候区、单位类型相适应的品种,不能超品种、超范围、超数量申领。考虑到个人的实际需求,对部分与气候区、单位类型相关的非外观制式被装进行了适当放宽,但这部分可申领的被装并不代表属于应该配发品种;为避免多买等情况,统一对每一个品种设置了年度申领上限。同时为聚焦备战打仗,对作训类被装按照换发使用年限设置了申领下限,到期由系统自动添加为必须申领物资。

  记者:申领人员可以跨气候区申领被装吗?

  负责人:属于外观制式不一样的品种不能,但对内穿的非外观制式服装进行适当放开,比如保暖内衣裤,原只配发寒区部队,现都可以申领。

  记者:可以跨季节申领被装吗,如夏天申购冬服品种?

  负责人:可以,只要是可享受的精确申领品种范围之内的物资全年都可以申领。

  记者:精确申领后,标志服饰如何保障?

  负责人:标志服饰仍按现行供应模式组织保障,即用满使用年限或衔级调整时换发,个别品种个人也可根据需要申领补充,相应扣减个人账户指标。

  记者:当年个人申领账户指标用完,是否可以自费充值?

  负责人:不能,指标每年由业务部门按指标标准计算和赋值,不能追加。指标不够可按现有渠道价拨所需被装。

  记者:退役人员的个人账户怎么处理?

  负责人:确定退出现役的人员,从确定之日(以命令为准)起,由所在单位负责冻结其申领账户,不再具有申领功能。退出现役人员申领账户,由所在单位在其退役命令下达后第二年1月1日统一注销。

  记者:登录精确申领服务平台时发现个人体型参数不正确是否可以修改?

  负责人:可以。第1年可修改2次,第1次自动生效,第2次需被装业务部门审核。从第2年开始,每年只允许修改1次,且需被装业务部门审核。

  记者:申领被装一般多久可以发放到个人手中?

  负责人:申领订单由申领平台自动匹配保障仓库。由部队队属仓库保障的,10个工作日保障到位;由联保融合仓库和地方企业仓库保障的,15个工作日保障到位;由承制企业生产的,30个工作日保障到位。

  记者:新的保障模式运行后,申领次数增加,免费配送次数有无变化?

  负责人:为增强广大官兵被装申领的自主性便利性,新的保障模式增加2次免费配送,将原有2次免运费配送增加到4次,覆盖全年4次申领时机,避免因申领次数增加而产生额外费用。

  记者:新的保障模式有哪些新的要求?

  负责人:为维护军容军威、保障战训效果,新的保障模式还对作训类品种按供应标准申领作出规定,在军以下部队区分不同人员,选取作战靴等作战类被装品种,按供应标准申领, 确保作战训练效果。

  记者:下一步将开展哪些工作?

  负责人:今年首次“集中预约申领”和“零星随机申领”都已结束,新的保障模式基本满足基层官兵需求,保障效能初显。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听取基层意见建议,优化物资预置、库存利用、生产督导、配送收发等流程和环节,让官兵校准时间节点、用好申领指标、确保战备齐装,为练兵备战提供坚强保障。

  收货点位 海拔5380米 神仙湾哨所

  雪山驻哨,被装及时领随时换

  ■杨满库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郭班长,你申领的作战靴到了!”初冬午后,海拔5380米的新疆和田军分区神仙湾哨所收发室外排起了长队,官兵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领取通过全军被装精确申领服务平台申领的被装包裹。

  “这次被装申领,从下单到配送到位不满半个月时间。”一级上士郭翔翔清点物资后,笑着对列兵降初扎西说。

  不久前,郭翔翔与战友一起奔赴海拔5700多米某点位执行任务。由于山高路陡,滑坡碎石遍布,他们穿着的作战靴出现磨损。回到哨所,正值今年第二次“集中预约申领”开展期间,郭翔翔登录平台下单申领了一双作战靴。

  该团下辖哨所常年驻守高原,远离城市乡镇,缺乏社会依托。随着全军被装精确申领服务平台的运行,边防哨所被装保障模式由“逐级供应”变为“订单配送”。受高原道路交通条件限制,少数哨所仍存在被装配送难、配送不及时等情况。

  随着交通建设条件的改善,军地携手提升高海拔哨所配送能力。如今,该团下辖哨所官兵基本都能享受“平台统一下单,物流免费送货”的便捷服务。

  “想官兵所想、解官兵所难,让官兵安心守防,是团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疆军区某团领导介绍,为确保被装精确申领顺利开展,他们在团部开设“被装调号中心”,官兵申领的被装到货,团部官兵便可在休息日前往该中心领取被装。对于“急需被装无现货”“申领型号不合身”等情况,他们采取物资预置、资源协调等方式,满足官兵不同保障需求。

  为提高配送效能,他们依托军地资源,探索“邮政车+送菜车+团运输车”配送模式,哨所官兵下单的被装包裹统一配送至该团“被装调号中心”,再由团机关根据“被装数量”或“急缓性质”选择不同配送模式;对于偏远哨所官兵急用被装,团机关将优先配送上哨,解决被装配送难题。

  从“精确”申领到“精准”配送,一字之差换来满满获得感。

  中士韦光典告诉记者,以往战友申领的被装,都要先送到团部统一上送;部分战友还要等到换防下山后,再通过“被装调号中心”领取,“领取周期长,等待时间更长”。如今随着多样化被装保障模式在全军逐步推广,驻守在高海拔哨所的官兵,基本都能在较短时间内领取到新被装,就像韦光典说的那样,“被装及时领取、随时更换,心里更踏实了;来自上级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执勤劲头更足了。”

  收货点位 塞北驻训地 陆军某旅

  跨区驻训,精确申领无障碍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喻润东 记者 孙兴维

  深秋时节,塞北草原寒风呼啸,室外温度降至零下。某旅一场实兵对抗训练结束,某连二级上士陈利裹上作训大衣说:“如今,身处野外也能申领到急需被装,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夏天,该旅从气候潮湿炎热的南方开拔,千里机动至塞北某驻训基地开展实战化训练。因野外驻训横跨南北两区、夏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有时早晚最大温差近几十摄氏度,官兵随身携带被装种类不多,加之训练磨损等情况,不少人都有申领被装需求。

  “官兵吃得好,穿得暖,作战能力更有保障。”该旅军需营房科黄科长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因气候差异导致的保障难题,他们一方面分批次集中组织官兵精准申领御寒被装,跟踪订单流程,调集运力从营区携带补充;一方面主动与驻训基地保障部门对接协调,针对性筹措特殊尺寸的被装物资。

  “现在缺什么,都可以在平台上精准申领,不仅配送快捷高效,尺码也可量身定制、随时调整,比之前方便多了。”前不久,某连中士梁家隆从收发室取回了自己从全军被装精确申领服务平台下单的作战靴,与周围战友分享喜悦。

  此前,作为连队训练尖子,梁家隆在比武考核准备期不断增加训练强度,他的作战靴磨损加剧,由于此前作战靴一年只能申领一双的规定限制,他只能将就穿着。

  那时候,“跨区执行任务期间保障难度大、需求难满足”“以前随时申领,时间不固定,基层官兵不知情”“不少易耗被装没有放开申领,有时还有指标限制”……

  “如今,官兵根据实时库存和供应指标挑选所需被装,并根据单位驻地情况,选择寄送地址和收发员,就能完成‘一键下单’……”驻训场上,军需营房科沈助理员向记者介绍,随着全军被装精确申领服务平台不断升级,被装实物标准已经折算转换为年度供应指标,官兵不仅知晓自己有一张可自主支配的“被装存折”,还能按照融合仓库实时库存“对货下单”,“个性化定制”被装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在此基础上,他们一方面更加注重做好服务平台使用推广的宣讲介绍,另一方面针对性提高跨区物流输送能力,在与地方物流企业保持深度探索合作的基础上,尽力实现直达配送,重点保障野外驻训、外出学习人员能够及时领取到所需被装。

  保障需求由“单位提报”转变为“个人申领”,保障程序由“逐级供应”转变为“订单配送”,保障时段由“按季发放”转变为“随时保障”……黄科长告诉记者,新的模式基本满足部队作战训练和官兵日常穿着需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基层官兵的认可。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