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奋飞在先辈的眺望中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营观察丨奋飞在先辈的眺望中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13 10:04

  历史的地标 精神的坐标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鲁泰来

  深秋时节,鸭绿江畔细雨绵绵,丹东浪头机场愈显肃穆。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从这里起飞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取得首战首胜,铸就了“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书写了“一年成军、三年成名”的传奇故事。

  丹东浪头机场,“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站——北部战区空军某旅官兵整齐肃立,在这里追忆人民空军的胜战荣光。

  浪头机场的励志园内,一架参与过当年战斗的米格-15战机正安静陈列。

  在“坐进老座舱,话说新使命”活动中,飞行员聂礼微迈进座舱,触摸着操纵杆,感到自己仿佛“与英雄先辈精神相连”。那一刻,奋飞的身影跨越时空,在相同的历史地标悄然重叠。

  “我们身上流淌着英雄的血脉,必须传承发扬先辈们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钻研到底的学习劲头,努力锻造新时代的空中尖刀!”聂礼微告诉记者,前几年该旅改装新战机,作为教员的他担起了先行先训的重任。为尽快完成能力储备,他把学习当战斗,拿出“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与各项知识点“死磕”,率先掌握新机型技术原理和飞行要领。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不同的红色地标上,记者一次次见证着和聂礼微一样的空军官兵,从历史中获得感悟,在历史中汲取力量。

  今年是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放飞蓝天之梦、着手培养航空力量的100周年。为了纪念这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探寻高飞远航的历史根脉,空军贯穿全年开展了“空军红色地标巡礼”教育活动——

  通过聚焦人民空军筹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12处红色地标,深入挖掘地标背后的战史故事、精神传承,探寻英雄传人的成长足迹、胜战密码,让广大空军官兵追寻胜利航迹,接续奋飞一流。

  12处红色地标,12个精神坐标。祖国大江南北,处处燃烧起“奔腾的地火”。

  东北老航校旧址、新疆航空队纪念馆、抗美援朝起飞地、“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杜凤瑞中队”荣誉室、“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空军试验靶场“地窝子”、空降兵伞塔、八一飞行表演队观礼台、遵义市新舟小学、空军飞行人员英烈墙、首次击落U-2侦察机阵地纪念碑——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大地屹立,一段段耳熟能详的英模事迹被时光定格,一个个鲜红的名字镌刻下坚定信仰。

  12处红色地标,宛若凝固的历史。

  不同地标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了一部穿越时间、跨越空间的革命史书。而其中承载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正是人民空军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近年来,许许多多英雄传人正在自觉守护、发掘、提炼这些地标蕴藏的精神瑰宝。他们通过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精神谱系等方式,持续以实际行动强固制胜之本,努力传承红色地标的历史血脉。

  守住根和魂,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如今,借助这场持续开展的教育活动,红色地标的精神力量正在向更深更远处扩散辐射。这份力量,也将融入新时代空军官兵奋进超越的身影里、日夜守望的眼神中。

  探寻人民空军红色地标——

  奋飞在先辈的眺望中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张 雷 鲁泰来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官兵上阵地开展仪式教育。马 冰摄

  根植记忆,每一次回望都是精神洗礼

  如何让历史根植于心中?这个问题,是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官兵一直都在关注思考的课题。

  前段时间,该基地刚刚为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完成重新布展。

  新疆航空队是我党领导创建的第一支航空人才队伍,也是党为缔造人民空军播下的一粒红色种子。它的出现,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发展与壮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该基地宣传处邓干事在调研中发现:尽管纪念馆展陈丰富,但一些官兵对历史并不感兴趣,记忆也不清晰。这让他意识到,发掘梳理红色资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历史“活”起来。

  “今天,我们从源头说起,从‘沿着电线杆子走’的红色精神讲起……”今年10月,在该基地举行的“神鹰朗读者”红色教育现场,邓干事以访谈方式展开了与官兵的交流。

  “沿着电线杆子走”——这是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茫茫戈壁滩上一路西进的情景。经过长征的艰苦跋涉,红军战士们把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融入血脉。

  邓干事的讲述,点燃了现场的氛围。有官兵感慨,他们也经历过向西移防,感受过“打起背包就出发”,虽然执行的任务不同,但忠诚品格和过硬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只有唤起来自心底的共鸣,才会让历史记忆变得鲜活。”邓干事说,依托“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他们探索开展了现地感悟式、沉浸体验式、故事启发式、热点辨析式教育,抓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将红色资源融入理论学习、教育课堂、文化活动与战备动员。

  “越来越多官兵与红色历史建立起‘心灵链接’,找到了自己前行的航标。”邓干事告诉记者。

  该如何运用红色地标铸魂固本?空军某基地官兵同样一直在探索。

  60多年前,老一辈靶场官兵初到戈壁,面对人无处安身、物资无处储存的恶劣环境,他们白天在地上定点,晚上在地下计算,不分昼夜地建设靶场,并在这片不毛之地建起了“地窝子”——

  房体半埋在地下,四面由石头垒成,顶部覆着草席。走进“地窝子”,沿阶而下,刺鼻的机油味迎面扑来,狭小的空间内没水没电,只有一盏马灯用来照亮。

  今年7月,茫茫戈壁深处,该基地迎来一批新干部。而他们给新干部的任职第一课,就设在试验靶场的“地窝子”。

  “工作环境如此简陋,老靶场人却从未放慢钻研的脚步。”先辈们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攻克理论难题、填补技术空白,最终建成这座综合性试验靶场。聆听那段筚路蓝缕的岁月,一名新干部深受感动:“这一刻,我仿佛亲眼看到那些前辈的身影。忠诚报国、自主创新、科学务实、艰苦奋斗的‘大漠神箭精神’突然变得具体起来。”

  “对于红色地标,我们必须搞清楚它从哪里来、内涵如何、作用多大,才能真正从中汲取到精神财富。”该基地领导说,为了引导官兵常思常悟革命精神,他们将立根固本作为长期工程,每年都会组织参观“地窝子”、共育“英雄树”等活动,努力让官兵铭记老靶场人战风斗雪、白手起家的革命精神。

  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前几年,基地工程师邓建平在研发某系统时遭遇瓶颈,忍不住打起“退堂鼓”。但一次重走“地窝子”的教育活动,给了他新的触动。

  1960年,靶场官兵为解决饮水难题,在“地窝子”旁挖了一口直径5米、深8米的“干井”用来储水。戈壁滩上的碱水苦涩无比,先辈们却以苦为乐,将其称作“甜水井”。

  “靶场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但在科研中闻战则喜、向难攻坚的精神不能变。”古井无声,却让邓建平的心绪长久激荡、难以平静。他重新燃起斗志,决定坚持探索下去。

  经过几年努力,邓建平愈发体会到为战而研的“甘甜”。他走南闯北、调研攻关,根据部队所需,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该系统也赢得了一线官兵广泛认可。

  赓续血脉,每一次冲锋都在向英雄看齐

  空军航空兵某旅“杜凤瑞中队”,一场对抗空战竞赛考核举办在即。研究室内,飞行员正紧张地讨论着飞行方案。

  这次对抗,需要与异型机进行较量。由于和对手机型存在代差,他们取胜的难度极大。

  “难,就可以不打吗?战争可不会给我们选择对手的机会。”飞行员董巍率先站出来。“当年,杜凤瑞面对敌人的先进战机连死都不怕,今天我们也不能退缩!”

  在董巍带动下,官兵们鼓足了劲寻找“以弱胜强”的破解之策。

  那天,对抗开始,董巍机组凭借果决大胆的战斗作风和多变灵活的战法,连续数次规避对方攻击,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成功“击落”对手。

  记者问,这份永不服输的精气神从何而来?董巍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的每一次冲锋,都在向英雄看齐。”

  1958年10月10日,6架敌机窜至福建龙田上空,杜凤瑞驾机升空迎战。为掩护战友,他单机冲入敌机群,击落两架敌机后壮烈牺牲。

  头戴飞行帽、手提飞行包,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每次看见矗立在“杜凤瑞中队”荣誉室前的这座雕像,飞行员韩文曦心中总是激荡不已。

  “对英雄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争做英雄、成为英雄。”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每次执行任务前,他们都会组织官兵在杜凤瑞雕像前举行出征仪式,喊出“人人都是杜凤瑞”的响亮誓言。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英雄一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奔赴前线。”韩文曦说。

  一次任务,韩文曦所在机组突然接到紧急升空命令,机场上空及目标空域已是阴云密布、雷声滚滚。天气条件恶劣,起飞风险很大,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那天,韩文曦和战友驾驶战机直刺目标空域。最后,他们凭借果敢的战斗作风和过硬的军事素质,顺利完成任务。

  与韩文曦相似,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官兵心中,同样有支撑他们、鼓舞他们的精神图腾——

  那年,战士许正兵申请来到甘巴拉。由于高原反应强烈,战友要送他下山,他双手紧紧抓住床沿,流着泪说:“当甘巴拉人非过这一关不可,扛过去就没事了。”然而第二天,许正兵因为高原肺水肿,再也没有醒来。

  2016年4月,战士申董初来到甘巴拉,成为这个英雄集体的一员。参观荣誉室时,那张黑白相片牵引住他的目光:许正兵,18岁,贵州遵义人。

  “他是我的老乡,我听说过他的故事。”痛惜之余,申董初也坚定了信念,“许正兵的标杆立在前头,作为甘巴拉的兵,我决不能给集体抹黑!”

  “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坚守在你的战位上。”翻冰川、越达坂、登高山、穿河谷……自那以后,每一次遇到危险与考验,申董初都会咬着牙提醒自己,扛过去才算甘巴拉人。如今,他已熟练掌握10余种车辆的操作维护,成长为当之无愧的“技术专家”。

  从父子接力守高原的龙扶国与龙兵,到两代人奉献终身的张在安与王胜全,再到名字相同、使命也相同的两个张建……甘巴拉雷达站里,动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而那一个个坚守在战位上的官兵,正是“甘巴拉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每名官兵都在努力追赶自己的英雄。我们今天的奋斗足迹,也将成为后来人心中的传奇。”甘巴拉雷达站指导员说。

  守正创新,每一次开拓都是传统接力

  9月下旬,恰逢空军授予夏北浩“机械师尖兵”荣誉称号60周年,“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也来到了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

  走进荣誉室,夏北浩提出的“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几行大字正镌刻于墙上。“三负责”精神,也是空军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队官兵还记得那年,部队换装新机型,他们沿袭已久的保障方式也受到质疑。“新机性能更先进,维护也更智能,为什么准备时间却更长了?”这个问题,让官兵们费解。甚至有人感慨,“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已经“落伍”了。

  “不同机型的准备流程虽然不同,但‘三负责’的精神不会过时。”中队长始终相信,只要根植于时代和实践的沃土,他们一定能让红色传统重新焕发活力。

  联想到“夏北浩检查法”也是在任务中经历了数次迭代才诞生,中队长当即号召大家集思广益,改进现有保障方式。

  于是,官兵们纷纷行动起来——从清晨到深夜,从机翼下到餐桌旁,每个人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新研究中。最终,他们将准备时间大幅缩短。经验交流会上,中队官兵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改进做法,受到战友连连称赞。

  “战机越智能,越需要匹配智慧的大脑。”中队官兵深知,随着战机加速迭代,“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战场上的关键词,他们向战奔跑的速度必须更快。近年来,该中队已研制完成5种保障系统,集智攻关出19项做法,均被空军推广。

  “红色精神中蕴含的制胜机理,既是过去战场取胜的密钥,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法宝。”对于这一点,“千里眼雷达站”官兵感触颇深,“我们希望能更好地挖掘历史中‘属于未来的东西’。”

  1962年,该雷达站曾编织天网指引导弹划破长空,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击落,书写了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空战传奇。

  60多年前,第一代雷达兵通过情报直报用户、“比高法”等技术革新,携手地空导弹部队连战连捷;60多年后,新时代雷达官兵瞄准联合战场、深化体系练兵,在与兄弟部队的常态协同训练中,不断拓宽“千里眼”的战场视野,在创新中孕育制胜先机。

  那次比武考核,为了最大限度缩短装备撤收时间,该站机动分队指挥员按照操作规程反复训练,使出浑身解数,仍未达到预期。

  “能否在短距离机动中简化撤收流程?”有了这个念头后,这名指挥员立即与雷达工程师展开论证,并联系厂家多个部门共同研讨。在验证安全性和可行性后,他们成功打破规程限制,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在考核中摘得桂冠。

  中原腹地,空降兵某旅。一座巍峨矗立的伞塔,见证了一支部队的能力跃升。

  这里,被誉为空降兵的“摇篮”。组建初期,该旅空降兵前辈在装备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从这里迈出了“从天而降”的第一步。仅经过11天训练,就有62名官兵实现首跳——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让他们留下了“第一敢争、红旗敢扛、危险敢上、重担敢挑”的优良传统。

  “今天,空降兵的职责使命进一步拓展,还有更多专业领域等待着我们‘起跳’。”该旅梁连长时常引导身边战友,牢固树立“一专多能”观念,最少要精通两种以上主战武器。而他自己也在掌握本专业技能之余,主动寻求突破,利用集训等时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到练兵实践中,成功开创某作战模式先河。

  传承不是守住炉灰,而是传递火炬。

  随着各种高科技训练器材相继配发,训练足迹也拓展至祖国大江南北,该旅官兵正在从“一个人、一具伞、一杆枪”的“空中步兵”转型为“空中飞行军”。一个个红色地标同样在见证着,新时代空军官兵的脚步越来越坚定,道路越走越宽阔。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