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想要火炮打击又快又准?这群士兵竟练出了"最强大脑"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想要火炮打击又快又准?这群士兵竟练出了"最强大脑"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12 10:29

  一场生死攸关的“数学考试”

  ■解放军报记者 刘 敏

  秋日,来到第82集团军某旅炮兵营驻训地,首次接触这群保证火炮射击精度的炮兵侦察员时,记者尚不知自己即将面临一场“数学考试”。

  滚加滚减、诸元计算盘、表尺……采访中,一连串陌生的专业名词让记者感到“晕头转向”。为了帮记者建立起直观认识,官兵们一一进行展示。

  “要不要试一下?”刚刚演示完滚加滚减运算,中士温路就发出邀请。记者鼓起勇气尝试——对于给出的两个5位数,将第二个数与两数之和相加,或与两数之差相减,直到一分钟计时结束,看完成了多少组运算。

  随着温路给出数字,计时开始了!

  紧迫感和挑战欲同时涌上心头,手里的笔随着秒表跳动快速飞舞。一秒一秒过去,纷杂的数字让记者心绪浮动,运算连续出现卡顿。一分钟后,温路以20组的成绩遥遥领先。

  “这场‘数学考试’攸关生死。战场上,只有具备较高的数字敏感度,才能在最短时间计算出修正量。所以我们要通过平时练习,把数字敏感度练到极致。”温路告诉记者,千百遍的练习,只为缩短火炮射击的计算时间。

  要让火炮在战场上一击即中,炮兵侦察员还有许多特别的训法。

  该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专业考核前,炮兵侦察员都要“跑上两圈”,只有心率达到每分钟150次以上,才可以进行考核。这个规定的出现,源于一次比武。

  中士李向辉一直是全营公认的计算能手,然而那次比武中,他却意外遭遇“滑铁卢”,成绩和平时训练相差很大。

  “那是角逐名次的最后一个项目,我从计时开始就觉得紧张,心脏怦怦跳,大脑一片空白。”对于比武结果,李向辉懊恼不已。

  计算时“宕机”一秒,很可能就贻误战机。后来,经验丰富的班长杨如超专门给李向辉传授经验,指导他在训练考核前把心率提上来,让自己始终保持紧张状态。尝试过后,李向辉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考核成绩越来越稳定。这个训练方法也在全营推广开来。

  关于独门“秘笈”,中士徐小栋自豪地告诉记者,隔壁炮班的新炮长曾专门找到他,向他借阅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查询某火炮参数。

  “一个炮兵侦察员,比炮长还懂这门炮?”面对记者的疑问,徐小栋翻开了这本“秘笈”,里面清晰记录着连队每门火炮每次射击的修正参数,以及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需要调整的修正量。

  “我只是摸清了每门炮的‘脾气’。”徐小栋介绍,有了这本“秘笈”,即使在陌生地域,他也能参考之前的数据进行修正,确保火炮快速锁定并命中目标。

  计算速度逐秒提升,计算精度精确到0.1密位……每个数字的改变,都离不开炮兵侦察员夜以继日的刻苦练习。采访中,炮兵侦察员们提起自己的岗位时,始终透着一股严肃与认真。

  曾有战士感慨:“没想到当兵后还要用到那么多数学公式。”如今,他们面临的考验不再来自校园,而是源于真实的战场。对炮兵侦察员来说,一击命中背后是“脑力”的竞速。

  炮兵侦察员的“脑力竞速”

  ■钱 浩 解放军报记者 刘 敏

  第82集团军某旅炮兵营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罗 坤摄

  一级上士杨如超(左二)带领班里战友进行计算训练。李飞宇摄

  每个战位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环,不能简单用“台前”“幕后”来定义

  “气象班报告,当前气温35℃……”

  “侦察班报告,发现‘敌’目标,坐标……”

  第82集团军某旅炮兵指挥所内,炮兵侦察员、中士徐小栋正全神贯注地记录各类数据。记录完毕,他立即拿起计算设备,手指飞速在按键上敲击。不多时,计算得出的射击诸元就被传输至炮阵地。

  “预备——放!”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远处阵地炮声轰鸣。很快,炮弹落入目标区,硝烟瞬间升腾而起。

  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徐小栋在观察炸点光亮、爆烟风向时突然发现,首发炸点虽然位于目标区域,却没有完全命中目标。

  “更新诸元,表尺不变,方向向左……”徐小栋迅速计算修正量,炮兵分队随即展开新一轮火力打击,精准摧毁目标。

  “作为炮兵侦察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各种射击参数。”直到走下训练场,徐小栋才放松下来,“对我们而言,每次实射都是一道新考题,必须严阵以待。”

  新兵定岗时,原本想成为一名优秀炮手的徐小栋,被选进炮兵侦察班。当时,指导员告诉徐小栋,新兵来到炮兵连,炮兵侦察员是最先被挑选的。可是,徐小栋并不甘心。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炮兵侦察员,徐小栋除了学习侦察技能,还要整日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字公式与翻来覆去的计算验证。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专业水平越来越精,但每次听到同年兵聊起火炮发射,徐小栋都难以抑制内心的向往。

  2020年,徐小栋终于如愿转任炮手,后来又根据连队安排调整到文书岗位。去年,担任文书两年后,他再次面临炮手与炮兵侦察员的岗位选择。这一次,主动权掌握在徐小栋自己手中。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徐小栋选择重新回到炮兵侦察班。“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做炮手时的一次经历。”他坦言。

  那次实弹射击,由于炮兵侦察员上报的方向坐标有误,火炮集体脱靶,作为炮手的徐小栋急得直跺脚。他意识到:“炮兵侦察员如同大脑,而炮手就像四肢。强壮的四肢没有大脑指挥,会找不准方向。”

  徐小栋已然明白,每个战位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环,不能简单用“台前”“幕后”来定义。或许,成为一名炮兵侦察员,他能在更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发挥价值。

  重回炮兵侦察班后,徐小栋如鱼得水。

  前不久,集团军组织炮兵比武,二级上士刘君扬操纵连队基准炮率先上场。作为所有炮车的“排头兵”,基准炮担负着提供射击数据支撑的职能。如果基准炮不能提供有效方向坐标,后续炮车的射击难度将会大大提升。

  然而,第一次试射,由于陌生地域环境复杂,炮弹竟然偏移目标。比武规定,每门基准炮只能试射两发,刘君扬只剩下一次机会。正当他感到不知所措时,电台内突然传来徐小栋报来的精确方位。

  刘君扬没有迟疑,立即按照徐小栋提供的修正量调炮。紧接着,一声巨响,尘土飞扬。炮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接命中目标。比武结束,刘君扬车组被集团军评为“神炮班”。

  那天,指导员郑重将“神炮班”的奖旗递交给刘君扬。刘君扬却并未直接伸手,而是从队伍中拉着徐小栋一起接过奖旗。“没有炮兵侦察班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出彩一击。这个‘神炮班’的荣誉属于炮班,更属于炮兵侦察班!”刘君扬说。

  这个故事,在连队一直被津津乐道,也让更多人理解了炮兵侦察员和炮手间的合作。正如刘君扬所说:“炮班和炮兵侦察班本来就是一体的,在战场上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装备升级了、先进了,需要人的本领更过硬、更全面

  只需在鼠标键盘上轻轻敲击,速度和准确率远胜于拨动计算盘。对炮兵侦察员来说,这是一场极具冲击力的变革。

  如今在该旅,信息化深度嵌入一车一炮,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也远超传统手段。因此,有了新装备还用不用练习手工计算,一度成为炮兵侦察员们争论的话题。

  列兵张猛还记得,刚下连不久,班长就为新兵讲解了诸元计算盘的使用方法。看着计算盘上密密麻麻的刻线,当时的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信息时代还要练习这么原始的计算方法,“费时费力不说,还很容易出错”。

  体验过信息化装备的便捷后,张猛对这项传统训练更加不以为意:“就像一个会计放着计算器不用,反而把算盘捡起来……”这也导致他手工计算的能力一度停滞不前。

  一次实战化训练,张猛跟随班长杨如超前出侦察,没过多久就发现“敌”方踪迹。正当他在杨如超指挥下获取目标坐标、解算诸元时,侦察车突然出现线路故障,发生断电,一块块电子屏幕瞬间熄灭。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张猛一时间手足无措。眼看“敌”目标已出现转移迹象,杨如超当机立断,下车进行手工计算。

  “班长,我手工计算还不熟练……”张猛的回答,让本就紧迫的局面雪上加霜。杨如超只能独自展开计算。

  看着班长忙得团团转,自己却站在一边什么也帮不上,张猛内心十分不是滋味。好在杨如超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在目标转移前成功上报坐标,完成任务。

  那天夜里,张猛辗转难眠。他回忆着自己曾经对手工计算不以为意的态度,心中懊恼不已。第二天,张猛主动找到杨如超承认错误,重新展开扎实的基础训练。

  得知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连长果断在驻训地域组织了一场辩论,让大家展开探讨:“装备如此先进,我们还需不需要练强传统手段?”

  辩论场上,正反双方都在竭力证明自身论点——

  “要练强,先进设备难免会失灵,手工计算就是关键时刻的保底手段。”

  “炮兵讲究‘快打快撤’,在战场上获取数据时间越短,越利于打击目标,我们必须依靠信息化的优势缩短反应时间。”听到列兵杨鑫文的发言,持正方立场的中士温路突然灵光一现。

  作为杨鑫文的班长,温路深知,杨鑫文是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对信息化装备的运用堪称得心应手。“敢不敢和我比试一下定位定向?”辩论现场,温路直接对他发起挑战。

  “比就比!”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一场电子计算与手工计算的较量拉开帷幕。

  双方登车,准备就绪。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杨鑫文迅速开始操作电脑,温路也埋头用纸笔计算起来。第一个数据、第二个数据……杨鑫文面前的屏幕上,数据正一一加载,很快就进行到某数值测定阶段。转头看到温路还在紧张地计算,杨鑫文更加胸有成竹。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该数值一直没有测算完成,杨鑫文只能坐在屏幕前干着急。

  “好了!”就在这时,温路的报告声响起,同时宣告了这场对决的胜负。

  “人工计算竟然比装备还快?”看到这一结果,战友们大为意外。“装备测算数据肯定比人工计算快,但是我观察过,这项数值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在某地域条件下测定往往耗时较长,这也是我能‘后来居上’的原因。”温路的一句话,解开了众人的疑惑。

  “通过这次较量,我希望大家明白,装备升级了、先进了,需要人的本领更过硬、更全面,才能找到战场制胜的最优解。计算能力始终是炮兵侦察员的立身之本,决不能基础不牢。”比试结束,连长的一席话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不仅要紧盯数据、练强本领,还要跳出自身战位,洞察战场全局

  看过电视节目《最强大脑》的人,往往会为节目中脑力超群的选手而惊叹。一场速算比赛中,选手要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根据屏幕上不断变动的数字完成心算,立即报出结果。

  一级上士杨万兵告诉记者,为火炮射击做计算,同样要既快又准。

  站在一群年轻的炮兵侦察员中间,杨万兵轻按秒表,显示屏上的数字瞬间跳动起来。没过多久,他再次按下手指,秒表的数值被精确定格——

  “这是我们炮兵分队从行进状态到接收指令,再到完成火力打击的大致时间。同时,也是对手可能完成火力打击的时间。”杨万兵对年轻的战友说。

  “这就像是问答节目中谁先按下抢答键,谁就获得主动权。”听到杨万兵的介绍,列兵梁满不禁感叹。

  对炮兵侦察员来说,在速度之外,准确度更加必不可少。“要想掌握战场主动权,就要消灭毫厘之差。”

  那一年,杨万兵所在炮兵分队首次赴西北某地进行实弹射击。由于对地理环境掌握不足,他们在射击时提供的修正量出现偏差。“之前几乎百发百中的基准炮,首发试射竟然偏移了300多米!”对于这个结果,杨万兵至今难以忘怀。

  这次经历,让杨万兵对自己经手的密位与坐标有了全新认识:“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我们计算中的一点微小误差,都可能引发前方战场上的‘剧烈风暴’。”

  一级上士杨如超记得,一次对抗训练中,他率领全班前出执行侦察计算任务。

  随着侦察不断深入,他们很快发现“敌”方踪迹。定位锁定,侦测坐标,解算诸元……正当杨如超准备回传数据、召唤炮火打击时,“敌人”却像提前预料般开始转移,他只能等对方转移完毕后再测算。没想到,在杨如超回传数据前,“敌人”又一次转移。

  第3次、第4次、第5次……面对“敌”方的“快打快撤”战术,杨如超始终无法在其移动前召来火力打击。

  “对方已经转移10次,每次我们的反应时间都差一点,该怎么办?”看着装备屏幕上的“敌人”方位,杨如超的大脑高速运转——

  每次对方转移的间隔时间,减去炮弹的飞行时长,留给侦察计算的时间十分有限,他只能提前作出预测!

  “‘敌’所在位置左侧地势较为险峻,且轮式装备越障能力不突出,对方大概率会由右侧通路转移……”根据对战场态势的冷静分析、对装备与地形的准确把握,杨如超很快将“敌”第11次转移阵地的预想落于纸面。

  测量数据、解算诸元、回传信息……等到“敌人”转移时,杨如超和战友已将预测得到的位置信息上报。最后,对方选择的射击阵地果然在杨如超预判的区域附近。结果可想而知,“敌人”刚到达点位准备射击,就被紧追而来的炮火“重创”。

  “炮兵侦察员不仅要紧盯数据、练强本领,还要跳出自身战位,洞察战场全局。”训练结束,杨如超钻出侦察车,阳光顷刻间洒落周身。他知道,自己已经看见了更广阔的天空。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名字玄、门槛高?看量子信息科学如何重塑未来

  • 用雕塑凝固抗战记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