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思想战线丨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思想战线丨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08 08:17

  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近日,习主席对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引领。习主席的重要指示,赋予军事理论工作新的定位,明确了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的总体精神、指导方针和方法路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新局面。

  一

  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军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先导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深刻变化,实现强军目标任务更加紧迫,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做好军事理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科学应对迅猛发展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界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和强军兴军事业深入推进的历史交汇期。这场新军事革命,不仅反映在军事科技突飞猛进上,也反映在军事理论不断创新上。美军提出动态武力运用、多域战、全域战、马赛克战、算法战等新型作战概念,俄军则提出第七代战争、心智战、非核遏制体系等新的战争和作战理论……新军事革命大潮风起云涌,谁能抢占军事理论创新的潮头,谁就可能夺得军事竞争新优势。在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新形势下,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才能尽快缩小差距、实现新的跨越。

  适应我国深刻变化的安全和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阶段,我国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习主席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加强军事理论工作,在科学军事理论引领下把军事这个保底手段锻造得更过硬,从而有力应对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在科学军事理论指引下做好打赢未来战争的充分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契合国家和民族的战略利益,确保我们党在政治上、战略上和全局上牢牢掌握主动权。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离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任务极其紧迫艰巨。在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历史进程中,越是等不起、慢不得,越要掌握好、运用好客观规律,避免背离规律打乱仗。科学的军事理论是厘清强军胜战规律的重要法宝,只有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全面加强军事理论工作,搞好重大课题的理论攻坚和创新突破,才能有力有效引领强军实践的大发展。

  二

  新的军事实践呼唤新的军事理论。习主席深刻把握新时代军事实践新特点新变化新规律,围绕如何加强军事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着力重点,对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赋予了新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

  坚持军事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习主席明确指出,军事理论创新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精华”。这是“两个结合”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要求我们以真理之“矢”去射新时代军事实践之“的”,在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处理当代中国军事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萃取丰富营养,汲取蕴含其中的战争观念、治军智慧、战略思想、兵法谋略等,赋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开辟我军军事理论发展新境界。

  扭住新的历史条件下战建备重大问题研究。当前,新兴领域战略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国防和军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正推动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实现以战领建,创新作战理论是重要任务,必须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扭住新的历史条件下战建备重大问题研究,全面加强军事理论工作。我们要坚持以战领建,强化战建统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形成战、建、备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就必须在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攻关,形成重大理论成果,以理论创新引领战、建、备一体推进。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现代军事理论日益呈现出科技渗透、实践牵引、体系支撑等显著特征,对正确路径和科学方法的依赖更加突显。习主席高度重视军事理论创新发展,强调“优化军事理论创新顶层设计,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模式,加强军事理论转化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与实施方方面面,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科学设计其结构和内容,重点在立起理论内容体系、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建强研究力量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等方面求突破,尽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军事理论创新的规划和预置,提高军事理论创新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运用现代思维模式和方法路径,走开理技融合、研用结合的创新路子,加大试验验证和转化运用力度,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化链路。

  三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以军事理论创新催生新质战斗力升级换代,不断谱写新时代强军兴军新篇章。

  强化军事理论创新的使命担当。军事科学是战争的科学,军事理论工作是“寂静战场上”的战略博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刻把握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使命,把精神状态激发出来,把奋进力量凝聚起来,只争朝夕、砥砺奋进,把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行动纲领、工作蓝图尽快变成现实。要拿出争锋论道、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勇做在理论战线冲锋陷阵的“闯将”“尖兵”。领导干部要站在理论攻坚的前沿阵地,担主责、当主力、打头阵,一级带着一级干,发挥头雁作用,带头“攻理论山”。

  深入研究新时代战争和作战理论。军事领域是最具革命性的领域,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紧跟军事技术和现代战争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创新军事理论,迫切需要我们主动作为、锐意进取。要不断加强基础领域研究,深耕军事战略、军事思想、军事历史等领域,提高分析军事问题、探寻军事规律的能力,为实现军事理论创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要前瞻性研究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注重契合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进趋势进行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善于提炼标识性军事学术概念,超前谋划、紧前研究设计适应我军作战特点并能克敌制胜的战争方案,做好预置预判预研,推动军事理论的迭代嬗变。

  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建强体系。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必须把系统观念坚持好、运用好。从立起理论内容体系到构建组织管理体系,从建强研究力量体系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每一个方面和领域都需要统筹兼顾、整体运筹、体系推进。要科学运用“弹钢琴”的艺术,把握好军事理论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的耦合性、互动性、协调性,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规律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带动全盘,把握好时度效。要把军事理论现代化置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局中考量和运筹,把军事理论创新与其他各方面创新联动起来谋划和推进,使之充分发挥对强军事业发展的重要先导作用。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