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军区某团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练兵备战实效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新疆军区某团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练兵备战实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1-01 09:28

新疆军区某团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练兵备战实效——

“战训法研练小组”活跃在高原驻训场

  ■于宝发 李尊民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高 群

  秋日高原,寒风扑面,硝烟四起。海拔4000多米的新疆军区某团驻训场上,一场合成营进攻战斗训练骤然打响。

  在阵地夺控战斗中,某连李连长灵活调整作战方案,趁着电抗分队成功干扰“敌”侦察通信系统的有利时机,在火力分队配合下发起突袭,融合运用冲击突入、分割合围、穿插迂回等战法,最终取得胜利。

  “前期‘战训法研练小组’的历练,帮助我提高了体系作战素养,让我对‘体系制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走下训练场,李连长深有感触地说,团党委聚焦战场需求探索建立“战训法研练小组”,帮助基层指挥员强化体系作战思维,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战法是应敌之策、作战之魂。我们紧紧抓住高原驻训这一练兵备战的好时机,以上率下狠抓战法训法研练。”该团领导介绍,他们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战斗力标准不够硬实、随时打仗思想不够牢固、制强胜敌招法不够多样等影响备战打仗质效的关键问题着手,坚持学用合一、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各级指挥员指挥打仗能力,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走深落实。

  为此,该团探索构建研战谋战新模式,在高原驻训场成立多个“战训法研练小组”,按照“指挥员练思维、基层官兵强能力”的思路,统筹组织形式多样的战法训法研练活动,在官兵中掀起想打仗、谋打仗、钻打仗的热潮。

  实践中,该团定期组织各级指挥员与训练骨干共聚“中军帐”,一起结合任务实际交流心得体会;结合高原高寒环境下组训施教面临的难点问题,打破营连建制开展战法训法研究,让各级指挥员在共同学习研究经典战例战法、一起研讨训练重难点课题中,持续更新作战理念、提升指挥本领。他们还将各级指挥员和基层训练骨干的研究成果及时纳入战训法研究数据库,作为改进训练方法的参考依据。

  笔者翻阅该团某营训练计划表发现,营领导除参加共同课目训练外,还有一份包含主战装备操作、临机特情处置等内容的专属训练计划表。负责拟制训练计划的该营首席参谋李继虎感慨地说:“以前常说忙得‘像’打仗,现在是实实在在忙着‘抓’打仗。”

  该团领导介绍,他们紧紧扭住指挥员这个“龙头”狠抓战斗力建设,使各级指挥员的整体作战思维得到锻炼提高。“战训法研练小组”成立以来,扎实开展3个专题20余次活动,助力各级指挥员补齐训练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探索总结出多套适用于高原环境的新战法新训法。

  “有了‘战训法研练小组’这个平台,遇到训练难题可与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训练骨干一起集思广益研究解决办法,甚至超前预想训练难题并制订应对之策。”某连赵连长介绍,通过参与集体研讨战术战法,他的指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研战谋战的主体是广大官兵,检验成效关键要看能否推动部队战斗力提升。该团领导介绍,他们归纳总结“战训法研练小组”的成功经验,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基层日常组训施教实践,鼓励基层官兵结合自身岗位和使命职责,聚力破解训练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基层研战谋战氛围越来越浓厚。

  该团某营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的“阵地讲武堂”,第一期开讲就聚焦“高原复杂气象条件下如何提升火炮效能”这一难点课题,组织训练骨干集中研讨。经过激烈碰撞、反复论证,他们最终为车载榴弹炮分队每个战斗岗位都梳理出一套应对特殊天候的操作流程,并在后续训练中持续优化完善。

  研战谋战越实,胜战本领越强。前不久,该营某分队参加实弹射击考核。考核当天,突降大雨,阵地指挥员沉着冷静,命令各炮班按照前期训练研究梳理的操作流程,迅速做好射击准备。最终,参考官兵克服高原缺氧、雨天视线不良等困难,顺利完成考核,取得优异成绩。某炮班在基准炮炮长、二级上士刘法运带领下,打出16发16中的优异成绩,被评为“神炮班”。

  该团领导介绍,今年以来,他们聚焦练兵备战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高原驻训一线扎扎实实锤炼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部队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战斗力评估中,该团探索的多套创新战法得到有效检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