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来源:光明网2024-10-01 15:30

新北川的好样子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高耸的寨门,秀美的山道,红霞穿过流云,铺洒在连绵不绝的群山之巅,将草木葳蕤的北川县石椅村绘成一副浪漫山水画卷。国庆前夕,武警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的官兵早早来到这里,与村民们一起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就恢复了震前生活的老样子,而在后续重建的过程中,家乡不仅换了新样子,还干出了好样子!”石椅村首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已经90岁的何国发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北川县人民充满了干劲与自豪,也为这些年来武警官兵与当地群众携手奋斗、共建家园的故事写下了美好的注脚。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北川羌族人民为官兵们献上羌红。(杨闽 摄)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北川中队赴驻地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杨闽 摄)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北川中队官兵们为驻地学生讲解部队抗震救灾英雄故事。(杨闽 摄)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北川中队官兵同村民共同开展文艺活动,进一步融洽军民关系,促进军地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共建模式。(杨闽 摄)

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北川中队携手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记事

绣娘为官兵们讲述羌绣知识。(杨闽 摄)

  军民携手、生态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好样子

  “今天我实实在在拿到了分红现金,真的又高兴又激动,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朝霞初露,云雾未消。9月19日一大早,石椅村文化广场便是一派热闹非凡的场景,曲山镇2024年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如期召开。

  看着在湛蓝天空下迎风飞舞的国旗,感受着村子16年来的沧桑巨变,作为石椅村党支部书记的陈爱军心里十分满足:“那场大地震毁掉了我们曾经的家园,但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武警官兵的帮助下,我们很快重建了家园,如今,通过奋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坚持‘绿色’振兴这条路不仅走对了,而且走活了。”支队政治工作部领导陈刚介绍,这些年来,他们与当地政府积极倡导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乡村振兴“绿色方案”,支队每年定期组织“红肩章宣讲队”向村民们宣讲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的理念,并积极参与到地方的补植补播,打桩定界等工作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助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朴素的哲理,对于从灾难中走出的北川人民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经过了那场地震,更加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84岁的村民陈云高在部队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地震后建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后来,在陈大爷和家人的带动下,村里开始发展起了水果种植产业。如今,村里除了种植枇杷、车厘子等经济作物,养殖跑山鸡、生态黑猪外,还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旅游名片,“羌茶羌文化生态游”路线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石椅村成功创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

  “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硬核。”据陈爱军介绍,在地方政府与武警官兵的帮助下,他们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新模式,建立健全了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物流配送和支付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电商的便利性和效率。同时,突出建设以曲山镇为核心、联动擂鼓镇等6个周边乡镇的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构建先行区现代化产业体系,首批开发“云上石椅”山泉水、非遗古树苔子茶等系列产品,还进入了部队消费助农的采购清单。

  生活已被阳光照亮,岁月开始有了歌声。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证实这个高山羌寨的变化:开发特色枇杷、桐子李基地2000余亩,推出羌民俗体验、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学等7类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千万元,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春风化雨、提振精神,立起自强不息好样子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这是对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精神的总结,也是支撑每一个北川人拼搏奋斗的动力。

  “谢谢武警官兵,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你……”前不久,在北川中队的一场欢迎新兵下队的文艺晚会上,舞台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通过讲述地震中曾经被武警官兵救援,后来又成长为武警警官的张金粮,营救一名地方群众的故事,引得台下不少战士红了眼眶。

  “他们的出现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也带来了从军的梦想。”作为当事人的张金粮告诉笔者,地震当天,只有7岁的他被武警北川中队的官兵从曲山小学的废墟中营救出来,从此,军人的身影便一直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后来,他主动报考军校,如今已成长为了武警浙江总队的一名基层排长。

  在北川,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那些原本并不相识的人们,也因为这场沉痛的灾难结下了特殊的情谊。

  2015年,北川县曲山镇应届高中毕业生高川,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可因为家庭贫困,学费、生活费成了摆在高川面前的“拦路虎”。中队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在中队发起助学捐款活动,资助其顺利完成了学业。

  “见过了那些惨痛的场景,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帮助更多的人们。”2019年,高川经过深思熟虑,选择攻读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并于2022年8月考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他不时还会给中队打来电话,聊家常、谈变化,但最多的一句就是,“我很自豪,通过自己的努力,干出了一个新时代青年的好样子。”

  而为了让这些军民鱼水深情的故事被铭记,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能传承,中队官兵与当地文化馆共同创作,打造出了一批以《春回石椅》《云朵上的呐啧啧》《羌山新舞》等剧作为代表的文化名片,并多次被搬上了军地重要文化活动的舞台,武警官兵与驻地群众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在了这片土地上。

  曾在地震中受到武警官兵帮助,同时也参与节目创演的舞蹈老师杨玥说:“每跳一次《春到石椅》,抗震救灾时那些无畏的身影都会浮现在我眼前,是他们让我们感觉有了依靠,有安全感。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这种生死情谊慢慢演变为了鱼水之情,联系着我们一同歌颂美好生活、歌颂伟大祖国。”

  扎根北川、挥洒青春,守护幸福家园好样子

  沿老北川县城南口上行500米就是望乡台,站在望乡台上往下俯瞰,山谷内的废墟老城尽收眼底,它静静地躺在大山的怀抱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忙碌与喧嚣。

  “你看,这就是我们官兵当时住的营房。”北川中队指导员李达樟一句话,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到眼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根根高高的旗杆矗立在地震遗址的左侧山坡上。李达樟介绍,2008年9月,随着最后一支救援部队撤离,中队就成了老北川县城的守望者,官兵们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一住就是6年。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守望北川,是作为军人必然的使命,而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守望中,也让北川中队官兵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这些年来,他们先后参与了抗洪抢险、武装追逃、重大活动安保等10余次大项任务,在人民需要的关头,一道道绿色的身影从未缺席。

  “武警官兵就是我的亲人。”中秋前夕,北川中队的官兵专程来到老人张议蓉的家里,为她送上节日的祝福和节日礼品,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一如既往的习惯。

  “若是没有武警官兵,后果不敢想象。”2021年,上等兵韩欣执勤期间发现,一名地方老百姓从山坡跌落,危急的情况让人揪心,韩欣迅速向中队作战勤务值班室报告;上等兵王圆梦接到哨兵报告后,立即向中队作战勤务值班员报告。中队应急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伤者进行初步诊断、情绪安抚,对受伤部位进行夹板固定,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过接力抬运的方式,将伤者送至救护车赶赴医院救治。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又是崭新的一天,中队长肖千森和战友们将装具穿戴整齐,又投入了新的执勤任务当中。新北川县城一片宁静祥和,但这座城市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绿色的身影。默立在禹王广场前,看着手握治水工具的大禹雕像,任凭湔江的风吹过脸颊,感受着驻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肖千森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坚守和值得,他坚信,北川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作者:洪福乐 连轶 陈刚)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