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奋斗情·青春志”主题融媒体宣传活动——最美“天路”守护者:雪域高原上的无悔坚守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奋斗情·青春志”主题融媒体宣传活动——最美“天路”守护者:雪域高原上的无悔坚守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2024-09-30 18:54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创造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速度最快、环境最恶劣等多项“世界第一”,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的“生命线”。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688.5万人次、货物8775.1万吨,极大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长期以来,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日夜守护这条铁路,在一列列火车鸣响的汽笛声中,他们对这条承载幸福、发展与团结的“天路”有了深刻的感悟。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在铁路旁执勤。支翔宇 摄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在铁路旁执勤。支翔宇摄

  青藏铁路线上的军礼,是官兵最纯粹的表达

  在青藏高原,罗祥远和他的战友们日复一日坚守着海拔4200米的青藏铁路羊八井二号隧道。他们的职责是守护这条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一长隧”的重要交通线。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向驶过的火车行举枪礼。张磊 摄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向驶过的火车行举枪礼。张磊摄

  在一次罕见的暴雨中,泥石流威胁着青藏铁路安全。官兵们与铁路工人一起冒着山体滑坡的风险紧急抢修铁路,及时清理泥石,确保了列车的顺畅通行。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考验,也让他们深刻理解职责所在。正如罗祥远所言:“护路,就是守护万家幸福。”

  自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来,它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铁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经济动脉。守卫这条“生命线”多年,官兵们一次次用简朴的军礼向来往列车表达着最纯粹的敬意,而列车司机的鸣笛,亦是对他们坚守的回礼。

  高原四通八达的“金色哈达”,是幸福最直接的载体

  在拉萨市西郊,横跨拉萨河的“拉萨河特大桥”如同一条洁白的哈达,给进出藏的旅客送上最诚挚的祝福。这座桥作为青藏铁路的重要控制工程,受到了执勤八大队执勤二十五中队官兵的悉心守护。

拉萨河特大桥。张敏颖 摄

  拉萨河特大桥。张敏颖 摄

  杜斌斌和他的战友们见证了拉萨的巨变,切实体会到“3小时综合交通圈”“2小时经济圈”的崛起带来的便利。中队的藏族战士白玛旦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可以当天往返拉萨,把土特产运到拉萨售卖也更加便捷,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担负守卫任务有了更多价值感、幸福感。

  从2014年拉日铁路开通到如今“复兴号”高铁的运行,铁路不仅让当地人民生活更美好,也为高原经济注入了活力,成为了幸福最直接的载体。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进行护路演练以应对突发情况。张磊 摄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进行护路演练以应对突发情况。张磊 摄

  这条被誉为“离天空最近的铁路”,串联起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景点,成为推动西藏旅游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2023年,日喀则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8亿元。官兵们的守护与铁路的发展相辅相成,他们在高原艰苦环境中牢记使命,用忠诚守护这条通向幸福的道路。

  高原乡村奏响的“民族歌”,是军民团结最好的见证

  84岁的老党员嘎松是西藏和平解放后,拉多村的第一任村支书,他见证了西藏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这也是武警官兵与藏族同胞共同奋斗的历程。

  在拉多村正中心,武警官兵们帮扶的一所幼儿园内欢声笑语,可爱的藏族孩子们在这里茁壮成长。官兵们一有空,就会来这里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

拉多村一所现代化幼儿园小班孩子们正在绘画。张敏颖 摄

  拉多村一所现代化幼儿园小班孩子们正在绘画。张敏颖 摄

  官兵们不仅帮助村里建设现代化幼儿园,陪伴藏族孩子们成长,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并在草场转场时协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几年前,村里的草场面积还不到4000亩,如今已经接近8000亩了。”拉多村村民扎西顿玉介绍,当年官兵们了解到村里草场不足是由于缺水问题,经过研究,协助村里挖开了一条通往草场的水渠,成功解决了草场的用水问题。如今的草场已经足够全村牧民使用,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

  拉多村村书记旦达表示,作为定点帮扶单位,武警官兵在拉多村党建共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双拥工作指导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构建了鱼水情深、牢不可破的军民情谊。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慰问藏族老人。何腾海 摄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慰问藏族老人。何腾海摄

  这些年,村民们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官兵们的帮助,拉多村村民次珍旺姆在武警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如今,她又乘坐青藏铁路回到家乡,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她坚信,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

  不远处,青藏铁路上列车鸣笛声悠悠传来,与高原的阳光、飘扬的国旗相映成辉。这条被誉为“金色哈达”的青藏铁路,不仅促进了军民团结,也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作出贡献,载着雪域高原各族儿女驶向幸福的未来。(记者 张敏颖)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 成都:非遗精品展演进中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