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你的名字,对祖国很重要”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你的名字,对祖国很重要”

来源:中国军网2024-09-30 14:12

965f4205b6b87d7850765b7e297cdb60.jpg

  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发掘出的部分烈士遗物。退役军人事务部供图

  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对无名烈士墓葬实施发掘。退役军人事务部供图

  在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中,西藏阿里地区8位无名烈士身份得到确认——

  “你的名字,对祖国很重要”

  阳光灿烂,青草茵茵。

  张希荣、魏建华、陈富祥、陈生林、李生财、郭具虎、刘彦斌、薛根定——70多年前牺牲在西藏阿里地区的8位烈士,如今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亲人。

  “去年以来,我部组织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及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等专家团队,克服高寒高海拔等因素影响,圆满完成西藏阿里地区无名烈士遗骸发掘鉴定工作,为8位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在9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党委副书记奚玉峰介绍了相关情况。

  噶尔县、日土县是位于阿里西部的两个边境县。“2023年,我们调研时发现,在噶尔县和日土县附近有疑似烈士墓葬。”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向退役军人事务部汇报,随后根据要求,会同属地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最终确定对无名烈士墓葬实施发掘。

  变形的水壶、褪色的腰带、乌黑的鞋底、红色的牙刷……在发掘现场,与烈士遗骸一同出土的还有烈士的遗物。“相对于日常的田野考古发掘,我们每一铲都更加轻柔和小心。”来自武汉大学的一位专家这样描述他们在日土县发掘出第一具烈士遗骸的场景,“打开棺木的那一刻,我们一眼就看到烈士遗骸颅骨处的‘八一’帽徽和肩胛骨附近的领章。遗骸下面,垫着一条厚厚的毛毯。我们推测,这可能是战友们为长眠在高原的烈士留下的最后的温暖。”

  在薛根定烈士的墓葬中,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的队员们含泪把骨骼拼凑在一起,逐块收殓。与骸骨一起装棺的,还有保存完好的口哨、印章和指南针。“刹那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解放军战士的生动形象,仿佛听到在这片荒芜的高原上,响起清脆的哨声……”一名队员说。

  利落的短发、清新的笑容、青春的面庞——在发布会现场的展板上,记者看到了3位烈士的复原肖像。“他们牺牲时都很年轻。”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专家团队成员、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教授吕绍武参与了烈士遗骸的鉴定工作,“他们的生命定格在花样年华,这让我们的心情倍感沉重。”

  由于阿里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出土遗骸保存相对完整,为烈士身份确认及颅面复原等工作创造了条件。奚玉峰介绍,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专家团队第一时间采集遗骸检测样本,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开展DNA鉴定比对分析,最终确认8位烈士身份。复旦大学专家团队综合运用AI等前沿技术,对烈士容貌进行复原,让他们跨越时空与亲人“重逢”。

  “开展工作前,我们特意为烈士举行了一个简朴庄重的悼念仪式。大家集体向烈士鞠躬默哀,表达敬意。”复旦大学一位专家介绍,对烈士颅骨进行三维扫描时,大家都小心翼翼,“我还记得,一位成员轻声说,动作轻点,别弄疼了他们。”

  “得知确认结果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一名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队员说,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忍着缺氧带来的头痛,长时间进行发掘作业确实很辛苦,“但我们的付出非常有意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慰烈士:你的名字,对祖国很重要!”

  “搜寻发掘烈士遗骸、进行鉴定保护、为烈士寻亲,缅怀的是革命先烈,教育的是亿万后人,传递的是人民情感,彰显的是国家责任。”奚玉峰介绍,近年来,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及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持续开展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保护工作,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流程,建成了国家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及烈士亲属DNA数据库。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程序启动8位烈士的安葬工作,隆重举行安葬仪式。(柴华 张培瑶)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