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在那国旗高扬的地方

来源:新华网2024-09-30 14:10

  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战士目力观测海面情况(9月28日摄)。新华社发(王鹏涛摄)

  新华社南京9月29日电题:在那国旗高扬的地方

  郭中正、张容瑢

  临近国庆,海岛上的风已经微微透凉。夕阳透过薄薄的秋雾洒在营区里,小广场上面向大海的国旗分外鲜艳。

  这里是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

  “方位XXX,距离XXX,发现不明海情。航向XXX,航速XXX。申请集体判情!”二级军士长王关龙干净利落的报告声划破傍晚的宁静。

  值班室内,口令声、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执勤号手紧盯着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点,识别,捕捉,目标被准确锁定。

  很快,目标属性确认,海情准确上报。

  平时即战时,开机即战斗。这是驻守在海防前哨的官兵们真实的战斗生活。

  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在战位上执勤警戒(无人机照片,9月28日摄)。新华社发(王鹏涛摄)

  走出值班室的王关龙,习惯性地抬眼望向国旗。他说,每次看到国旗,使命感就会打消疲惫。

  王关龙所在的观通站坐落在山海之上,扼守着祖国东南门户,距离国际航线很近,每年观察的目标数以十万计。

  “我们就是海防线上的‘眼睛’。”王关龙说,“我们的面前是大海,身后是祖国。”

  73年前,观通站的前身,原海军某巡防区第一瞭望哨扎根海岛。第一批上岛的官兵除了必备物资外,还带了一面国旗。从此,国旗在这里高高飘扬,见证一批又一批观通兵的忠诚与奉献。

  邱安,是王关龙上岛后听到的第一个名字。2001年,19岁的王关龙在大雨中来到观通站。他在站里听到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有许多光荣的兵,站里的每一代官兵都在用自己的青春守护这面国旗,就像邱安一样。”

  1952年,22岁的邱安组织渔民沉着勇敢地击退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敌特,为守卫海岛打光了最后的子弹,献出年轻的生命。战后,大家含泪把他埋葬在海岛上。从此,邱安这个名字,被一代代观通兵铭记。每当阳光洒满海岛的时候,官兵们都能看到,烈士的墓冢在国旗之下,与祖国大陆遥遥相望。

  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奔赴战位(9月26日摄)。新华社发(王鹏涛摄)

  时光荏苒,海风依旧。扎根在这里的王关龙如今已是二级军士长,是岛上军龄最长的兵。23年来,王关龙全身心扑在雷达业务上。近百种舰艇的回波特征、近千个各类岛礁的大小形态、各种复杂的海况特点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中。

  王关龙说,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观通兵。2000年出生的谭文栋就是其中之一。

  刚上岛时,谭文栋也不理解为什么要一直守在这个山头上,甚至有的老班长一守就是十多年。“‘把站建为家,家安才心安,心安岗位安’,大家常说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站里安排谭文栋跟着王关龙上战位跟班学习。一圈又一圈的雷达扫描线,一次又一次的训练,让谭文栋逐渐找到了答案。在一次对抗演练中,“敌方”舰艇编队企图借助渔船群伪装侵入领海,谭文栋和战友用多种手段交叉印证,成功发现“敌情”。

  “每次和王班长值完班,他都要望一望国旗。班长告诉我,守岛、守海,守的是万家灯火,也是观通兵心中的那面国旗。”谭文栋说。

  如今,谭文栋走下战位后也会习惯性地看看国旗。只要看到那抹红色,他就知道守在这里的意义。

  邱安、王关龙、谭文栋……同一种信念,跨越时空,流淌在一代代观通兵的心间。2009年,观通站被海军授予“忠诚使命模范侦察雷达站”荣誉称号。

  旭日东升,岛上迎来难得的好天气。

  今天,谭文栋第一次担任升旗手。

  出发前,王关龙整理了一下谭文栋的衣领:“我当过无数次升旗手,现在该你了。”

  “升国旗,奏国歌,敬礼!”

  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谭文栋的右臂扬上天空。蓝天映衬下,国旗在海岛最高的地方,迎风飘扬。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