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读鱼雷保障员的“战位答卷”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解读鱼雷保障员的“战位答卷”

来源:中国军网2024-09-04 10:06

0854ac22a527663a210aa67e3c4bd543.jpg

潜艇在水面航渡。丁国伟 摄

  单选题——

  让“能力工具箱”持续升级扩容,是应对实战考题的唯一选项

  穿上防护服,佩戴防护眼镜,戴上防护手套……做好准备后,东部战区海军某保障大队一级上士陈安和战友各就各位,站在电池旁开始注液。

  电池是驱动鱼雷的重要组件。每次保障,陈安和战友都要为数百块单体电池注入电解液,并装配上千颗螺丝进行固定。

  桌面上,电子秤、注射器、万用表等工具依次排开。初步注液后,他们需要把电池放在电子秤上,挨个补充注液,确保每块小电池的重量都达到标准。繁杂的保障任务中,只有时刻保持一颗细致的心,才能通过这些精密工具,为鱼雷进行一场场精准的“手术”。

  那年,陈安和战友受领紧急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障作业。这让他们不敢松懈半分——任何一个步骤出了纰漏,都会让电池准备工作前功尽弃,所以一定要耐心、静心、专心。因为空不出手来擦汗,陈安的眼镜被汗水浸得直往下滑,他只能用胳膊时不时把眼镜往上推……

  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操作,一组组电池按照特定顺序排列在充电台上,陈安挨个检查着电池的状态。突然,一小块电池显示温度异常,让他的神经瞬间紧绷。陈安立刻取出万用表,对小电池和电池组件分别检测。

  “找到原因了!”看着万用表上的数据,陈安心里有了底。他让班里的战友取来对应组件,并从工具箱里找出排除故障所需的全部器械。拆解、替换、组装……很快,故障顺利解决,电池准备作业继续展开。

  经年累月的任务中,为了让保障更加安全高效,该大队许多专业岗位都总结整理出一套“专属工具箱”——某专业工具箱里,装载了他们自主设计制作的均衡仪组装工具,既省力又可靠;某专业官兵则会随身携带数据判读仪器,只需与相应部件联通,就能迅速读取内部数据……

  “鱼雷保障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得是个全能多用的‘工具箱’。”检查保障好每个元件,是确保鱼雷性能良好的先决条件,更是潜艇游弋深海、制胜战场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鱼雷保障员必须具备检验检测、辨析问题、维修故障等多种能力。

  “报告,某设备数据异常。”一次任务,某设备数据曲线突然波动,参与保障的工程师们立刻开始寻找故障所在。他们小心打开仪器后,密密麻麻的零件赫然出现在眼前。

  距离最后交付没剩多少时间,如果不能现场排除故障,鱼雷交付潜艇的时间将因为该故障而延期。

  对大队官兵而言,这场考验就像是一道单选题。一次又一次任务洗礼中,他们早就将“打仗就是打保障,保雷就是保胜利”的战斗观念根植于心——打赢,是他们面对未来战场的唯一选择。

  他们必须完成这场能力与时间的赛跑。

  “准备工具,马上抢修!”官兵们讨论后判断,只要锁定位置,就能迅速找出故障元器件、精准维修。于是,几名工程师从该设备外侧一点点拆卸,逐一测试每个部位。

  经过连续作业,他们顺利完成拆卸、整理、分析、记录等流程,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元件上发现端倪。经过查阅图纸、多次比对,工程师们最后确认,是某个开关失效引发了曲线异常。更换元件后,故障被成功排除。

  任务结束,大队官兵像往常一样,把使用过的工具一件件擦拭干净、简单保养,按顺序摆放在工具箱内,等待着下次使用。

  “无论整理工具还是提升能力,都是在为下次任务做准备。”工程师张红星感慨。对鱼雷保障员来说,随时可能出现的故障与挑战,就像一道道考题。让“能力工具箱”持续升级扩容,是应对实战考题的唯一选项。

3dda8e086b1e19ea771773fae8f60ed2.jpg

东部战区海军某保障大队鱼雷保障员讨论专业工具使用技巧。丁国伟摄

  判断题——

  要判断鱼雷合格与否,先要判断业务能力是否满足鱼雷需要

  检测台前,灯光不断闪烁,下士崔永却迟迟没在检查登记表上落笔。

  “灯怎么闪得那么快”“再不写就没时间了”“该怎么写、写什么”……在崔永纷乱的思绪中,时间一点点流逝。他没想到,好不容易经过理论学习和实操见学,迎来了第一次功能联调训练,自己竟然如此措手不及。

  眼前灯光明灭,屏幕上的曲线不断变换。崔永逼着自己集中精力,开始在检查登记表上填写。然而,既要留意屏幕内容,又要在数十个指示灯的明暗交替间记下规律,他感到慌乱,错漏不断。最终,崔永无奈地走到一旁,将手中表格交给班长周曙光。

  “看我来一遍。”扫了一眼表格,周曙光动手开始操作。计时、看灯、报口令、检测……他一边留意技术要求、屏幕信息及灯光,一边对照项目与检查内容,有条不紊地记录实际检测值。演示完成后,周曙光将两张检查登记表叠在一起,递到了崔永面前。

  看着自己简短的两行字,再对比班长满满一页的记录,崔永心中满是羞愧。“你曾经问我,背好实操流程是不是就可以减少理论学习,今天的结果就是答案。”周曙光的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敲打在崔永心头。

  之前学习专业知识时,崔永总是把时间花在背诵实操步骤上,对晦涩的理论知识浅尝辄止,止步于应付考试。直到这次实操训练,他才终于懂得:理论功底才是实际操作的基石。

  两张差距悬殊的检查登记表,就此刻进崔永心中。自那天起,他从最基本的电路开始攻关,把电路图默写下来,一边标注一边加深印象。慢慢地,崔永弄清了许多疑问:两次灯光闪烁间隔为什么是固定的几秒;屏幕上的曲线拐点为什么会是某个数值;有些看似相同的步骤为什么要重复进行……

  历经刻苦训练,崔永再次站到检测台前。面对考官的连番发问,他从容准确作答;紧张的实操环节,他平稳处置各类情况。最终,他用一张清晰详尽的检查登记表,得到高分认可。

  如今,崔永已经成为专业骨干,却一直收藏着那两张表格。“想要学会操作,先要弄懂原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战斗力负责。”每次保障,他总会用这份“失败”的登记表来提醒自己——要判断鱼雷合格与否,先要判断业务能力是否满足鱼雷需要。

  前不久,鱼雷使用的高压配气箱突发故障,气体顺着狭缝喷涌而出。中士于龙杰迅速穿好防护服,一边躲避气流,一边关闭配气总阀。等到现场恢复安全,他立即顺着气路更换故障部件,并在检查登记表中记下这次排除故障的过程。

  对于龙杰来说,独当一面的本领其实来之不易。刚分配到保障大队时,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站在老兵身旁帮忙递扳手。看着战友们在登记表上熟练地书写操作记录,于龙杰深感沮丧。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靠实力证明的,与其干着急,不如潜下心来好好学习。”这时,班长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为了尽快获得岗位资格,于龙杰开始一边递扳手,一边观察战友的操作技巧。观摩时,他还不忘拜托班长多考考自己。厂房的灯光、密密麻麻的笔记,陪伴于龙杰度过了一个个加班学习的夜晚。检查登记表的“负责人”那栏,他的署名顺序开始从后面逐个往前挪,最后变成第一位。

  对年轻的鱼雷保障员来说,一张张检查登记表汇总到一起,不仅组成了每一枚鱼雷的“体检报告”,更是他们的“成长日记”和“资格证书”。

  “厂房连着战场,保障为了胜利。”厂房里高悬的这句口号,一直在提醒着大队所有官兵,在检查登记表签下名字的瞬间,就是他们交出战斗力答卷的时刻。

  应用题——

  只有不懈探索、因时而变,才能让鱼雷成为制胜战场水中利器

  大洋深处,一艘潜艇静待多时。目标出现的瞬间,警报声与口令声此起彼伏,一声闷响后,鱼雷脱管而出。另一海域,一艘潜艇正装载着鱼雷在水下巡航,随时准备出击。

  与此同时,军港码头,海风习习,装载鱼雷的雷车忙碌地往返于码头与厂房。指挥员、吊运员、押运员、警戒员坚守在各自的战位上,将鱼雷装车、紧固,再押运到码头卸载、吊装,一干就是一整天。潜艇频繁出海,让鱼雷保障的任务强度也随之增加。

  一级军士长杨海岗喜欢坐在雷车的副驾驶座,跟随鱼雷一起来到码头,指挥着它装入潜艇。每次看到潜艇搭载着自己保障的鱼雷起航时,他总会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入伍近30年,杨海岗体会过接装不同型号雷弹后能力再生成的艰难,也经历过保障重大演训任务时的紧张。一次次变革和挑战,始终催促着鱼雷保障员跟上时代脚步、主动应变求变。

  随着对手反潜能力和攻防能力不断提升,各种复杂情况对鱼雷保障质效提出更高要求,已经是老技师的杨海岗,又经历了一次艰苦而深刻的转型。该大队组织开展跨专业、跨岗位、跨型号的“三跨”活动,让全体鱼雷保障员重整行装再出发。

  有的官兵刚“学成出师”就要“跨界”再学习;有的官兵原本是专业大拿,却要做回“小学生”……许多老技师不得不跳出以往的“舒适圈”,杨海岗就是其中一员。他原本的专业需要大量细致操作,是依靠经验积累磨炼出的“精细活”;新专业则以检测为主,主要考验对电子元件的数据掌握,保障的关键在于对各种情况精准判断。

  为了快速适应新专业,杨海岗每天加班加点学习钻研、向战友请教。很快,他就熟练掌握该专业知识,成为新岗位资格考试中年龄最大的考生,并顺利获得资格认证。前不久一次任务中,杨海岗在完成原专业任务外,成功协助新专业战友进行保障,有效提高了保障效率。

  如今,该大队开展“三跨”活动的成效显现,一专多能人才频频出现在各专业战线。鱼雷保障员们从自始至终准备一枚鱼雷,发展到补位式保障、系统式运转,保障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备。

  又一个忙碌的清晨,杨海岗跟随雷车来到码头。他像往常一样,与战友们协力将鱼雷装载到潜艇上。随着一阵汽笛声划过宁静的海港,潜艇缓缓驶离码头。一场实战化训练将在某陌生海域拉开序幕。

  抵达训练海域后,潜艇在“对手”布下的反潜兵力网中灵活穿梭,通过一系列战术动作保持隐蔽。潜艇内的武器平台上,一枚枚鱼雷引而待发。

  就在一瞬间,“战斗”陡然打响。潜艇官兵迅速行动:解算目标运动要素,占领有利攻击阵位,设定鱼雷攻击参数……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潜艇微微震颤,鱼雷径直出击,“准深、准向、准时、准确”地命中目标。

  这次任务,不仅锤炼了潜艇水下隐蔽攻击、体系支撑攻防的多项战法,更检验了鱼雷性能,让官兵在实战环境中淬炼硬招杀招。“在实践中会应用,在实战中善运用。”这,既是对潜艇官兵战斗力的考验,也是对鱼雷保障员保障能力的要求。

  一枚枚鱼雷源源不断地装上雷车,登上潜艇,驶向远海。对鱼雷保障员来说,战场的能力需求就像一道应用题,只有不懈探索、因时而变,才能让鱼雷成为制胜战场水中利器。(向黎鸣 陈泽生 何升法 包勇)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