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B-2轰炸机经停印度洋引关注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B-2轰炸机经停印度洋引关注

来源:中国国防报2024-09-02 11:15

  8月22日,美国空军发布消息称,美空军1架B-2“幽灵”战略轰炸机(以下简称B-2轰炸机)近日在飞赴澳大利亚途中,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短暂停留,引发外界关注和猜测。

  实践“动态武力部署”

  根据美空军消息,这架B-2轰炸机属于美空军第110远征轰炸机中队。其在迪戈加西亚基地降落后,美军地面后勤团队迅速为其加油,使之尽快再次升空飞往澳大利亚。在整个起降过程中,B-2轰炸机的发动机一直处于运转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热坑加油”,旨在提高作战飞机快速复飞的效率,以便随时应对战场威胁或提高对敌方攻击的频次。

  8月19日,包括上述轰炸机在内的2架美空军B-2轰炸机,在2架F-22战斗机、2架F-35A战斗机、2架EA-18G电子战飞机、1架E-7A预警机护航下,飞越澳大利亚东南部空域。1架KC-30A加油机随后加入飞行编队,为B-2轰炸机和EA-18G电子战飞机进行空中加油。

  近年来,澳大利亚已成为美战略轰炸机实施“动态武力部署”的重要基地。包括B-2在内的美各型战略轰炸机,频频飞赴澳大利亚实施部署和演练。2022年3月,1架B-2轰炸机从美国本土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持续飞行50多个小时、航程近1.37万公里,首次降落在澳大利亚东部昆士兰州的安伯利空军基地,与美空军F-16C战斗机以及澳空军F-35A战斗机、EA-18G电子战飞机、F/A-18F战斗机进行联合训练。

  此后,B-2轰炸机飞抵澳大利亚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2022年8月,美国“战区”网站称,澳大利亚安伯利空军基地已集结4架美军B-2轰炸机。有外媒据此表示,在印太地区,除太平洋上的关岛安德森基地和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外,B-2轰炸机又多了一个落脚点,而且此地更能远离对手打击。

  “娇生惯养”难堪大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B-2轰炸机本次时隔多年重返印度洋,恰恰暴露出其“难以长期实施海外部署”的软肋。B-2轰炸机于1997年开始服役,其隐身性能也曾“惊艳一时”,雷达反射截面积据称仅0.1平方米。不过,该机采用了相当“娇气”的第一代隐身涂层,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容易起皮剥落。每次飞行后,地勤人员都要对机身表面进行检查,不间断地维护这些涂层,才能保证机身处于隐身状态。在B-2轰炸机的基地维护项目中,约70%的工作都与涂层有关。

  更有甚者,这种涂层的维护条件要求高,须在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正因如此,在迪戈加西亚基地,美军不得不耗费巨资为B-2轰炸机修建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大型机库,使之免受热带地区高温高湿气候的侵蚀。不过,该地仍难以进行完备的涂层修复工作,导致B-2轰炸机无法在此长期部署。由于维护麻烦、妥善率低,B-2轰炸机服役20多年来,虽多次参加实战,但出动率远不及B-1B轰炸机,更无法与相对“皮实”的B-52H轰炸机相比。随着长波反隐身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B-2的隐身优势也变得越来越弱,先进的反隐身雷达发现B-2轰炸机,要比发现F-22战斗机容易得多。基于此,美国才急于研发更新型的B-21隐形战略轰炸机。

  因此,本次这架B-2轰炸机在从美国本土远赴澳大利亚途中,由于适宜的落脚点有限,不得不绕远到印度洋实施补给。而澳大利亚本土空军基地对B-2轰炸机的维护能力,尚难以企及颇有基础和经验的迪戈加西亚基地。B-2轰炸机不能在海外长久落脚,更多是受制于自身难以克服的痼疾,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大势所趋。(王大宁)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中国女队首夺“消防奥运会”冠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日,首批6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2024-09-11 04:25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2024-09-11 04:25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2024-09-11 09:57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2024-09-11 09:56
9日,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3》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4》。
2024-09-11 04: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
2024-09-10 04:10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是极度贫瘠还是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传统观点认为,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供给极度贫瘠。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颠覆了这一观点。
2024-09-10 10:23
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常常难以找到满意的服务商,服务商有时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取得企业信任。
2024-09-10 10:20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4-09-10 10:17
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二期项目9日正式投产。投产后天津LNG接收站正式迈入千万吨级LNG接收站行列,
2024-09-10 04:10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我国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2024-09-09 10:16
与MCN一起打造出海内容繁荣生态。
2024-09-10 10:20
正是中国力量,让今天的中国铁路网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成为现代化中国壮阔征程上的绚丽篇章。
2024-09-09 10:14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培养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青少年在创新过程中的自信心。
2024-09-09 10:09
朱先生一生科研硕果累累,获奖20余项,发表论文210多篇,研究成果形成了五本专著。
2024-09-09 10:05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成为支撑科研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4-09-09 09:58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