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寻抗美援朝文物背后的故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探寻抗美援朝文物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2024-08-29 11:02

探寻抗美援朝文物背后的故事

胜利的鼓舞者

  ■张述兵 蒲元

  在有着“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美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场以“胜利的鼓舞者”为主题的馆藏抗美援朝文物展自2023年开幕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期也多次延长。该展览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艺工作团第五团的视角展开,用馆藏的珍贵文物诠释西北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所作的贡献以及对前线将士的全力支持。

“胜利的鼓舞者——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抗美援朝文物展”序厅。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地参与到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中,掀起了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三次组织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志愿军和朝鲜军民。遥远的大西北虽与朝鲜半岛相隔万里,但西北人民始终心系志愿军官兵,积极参加慰问活动。1953年4月,西北文化局从西北16家单位抽调150余人,组成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艺工作团第五团(以下简称第五团),前往朝鲜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慰问演出。

  第五团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身手不凡,特别是团领导钟纪明、常香玉、杨公愚等,更为一时之选。第五团在团领导的带领下,冒着炮火来到前沿阵地的地堡坑道,用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为志愿军官兵带去温暖与欢笑。

  慰问活动受到志愿军官兵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他们将缴获的战利品和自制的用具、纪念品赠送给慰问团,并致信表达自己的诚挚谢意。其中,展馆陈列的两封信格外引人注目。

志愿军官兵写给慰问团的信件。

  第一封信,是志愿军第46军第133师397团团长唐元亨和战友写给慰问团的。他们在信中写道:“在一个多月以前,在报纸上和广播电台上得悉你们赴朝的消息,我们全体同志都是天天在盼望你们的来临。而今天真正到了我们部队……全国闻名的爱国艺人常香玉也来到了我们部队。她的名字、她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早就深刻地印在我们全体指战员的心坎上……”

  第二封信,来自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战士吕志一。信里有一段专门提到慰问团演员小清:“你代表着祖国千千万万的儿童,口口声声把志愿军叔叔叫,小清同志,请你放心,请你将我们的决心带回祖国!我们绝不能让祖国的儿童,也像朝鲜的儿童一样,将防空洞当课堂,我们有信心战斗到胜利……让你们安心的(地)念书,愉快的(地)歌唱……”

  这两封信谈及的就是第五团副团长常香玉和她带领的豫剧队。1951年,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在全国各大城市募捐义演170余场,将所得收入15.2亿余元(旧币)用于为志愿军购买1架战斗机,该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担任第五团副团长后,常香玉挑选了19名剧社学员加入慰问团豫剧队。其中,范玉清、刘凤琴、谷玉君、李玉春还都戴着红领巾,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信中的小清,即范玉清。志愿军官兵见到这些小朋友跨越山海,来到炮火连天的前线,感动异常。当时,范玉清和刘凤琴的演出曲目中有一首叫《志愿军叔叔打胜仗》,每当她们唱到“志愿军叔叔们打胜仗,我们慰问到前方,千山万水虽然远,祖国的人民心意长……”会场便会掌声雷动,很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

  豫剧队的演出基本与战火相伴,演员们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一次,豫剧队正在一个战地医院演出,敌机突然来袭,投下多枚炮弹。尽管有防空坑道可以躲避,但年仅17岁的演员赵玉环在这次空袭中不幸遇难,用最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对祖国最炽热的爱。据统计,豫剧队在朝鲜慰问的5个月时间里共演出180余场,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官兵的斗志。

  戏曲是第五团的重要表演形式。除豫剧队外,副团长杨公愚带领的易俗社秦腔队也广受欢迎。1951年,为支援前线作战,民盟西北总支部提议举办“西安民主人士·文艺干部捐献武器联合义演”,时任西安易俗社社长的杨公愚主动要求参加,麾下易俗社一众名角也纷纷登台。1953年3月下旬,杨公愚参与第五团筹备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易俗社肖若兰、孟遏云、杨天易、尹良俗等名角踊跃报名。最后,杨公愚选调易俗社骨干45人入朝慰问,占到慰问团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在第五团中,除秦腔队、豫剧队和歌舞队外,还有一支极具特色的演出小分队——木偶队。全队由袁克勤、董孝义、李俊义、瞿廷富等17人组成,演出内容包括传统剧目《长坂坡》《打镇台》和现代戏《扁担枪》等。因表演形式喜闻乐见,深受广大官兵喜爱。

  尽管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环境十分艰苦,但志愿军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难得的战斗间隙,他们一面积极学习军政知识、钻研战术技能,一面想方设法丰富文化生活。当得知祖国亲人十分关心他们的战斗和生活情况后,志愿军官兵便用书信、绘画、墙报等不同方式来报告战斗成果、展现战余生活。

  参加马良山防御作战的战士徐天恩在给慰问团的信中,讲述了自己在1953年4月18日的战斗中,用一排子弹歼灭5名敌人,并在右手负伤的情况下,接连投出50余枚手榴弹,打退敌4次冲锋的经历。在志愿军某部赠予慰问团的“战地之家”宣传画上,作者展示了其引以为傲的“地下长城”(坑道)。这里不仅是一个坚固的军事工程:有指挥室、训练场、卫生队、储存间;这里也是一个温暖的战士之家,有图文并茂的墙报,还有心仪的图书可选,图书角的标牌虽有些模糊,但那行小字仍能辨认——“新华书店”。无独有偶,在另一封写给祖国人民的信中,也提到了志愿军的战余生活:部队组织晚会,战士们“有吹口琴的,吹笛子的,拉胡琴的,打锣打鼓的,唱小调的,唱各地方的戏曲的,说快板的,说相声的……”大家还将亲手制作的乐器当作礼物赠给慰问团。志愿军官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发了第五团全体人员为部队带来更丰富、更优秀演出节目的决心。

  1953年4月1日至8月24日,第五团在朝鲜共演出651场,行程上万里,走遍了志愿军的阵地战位,观众达36.65万人次。当所有慰问演出结束即将返回祖国西北的时候,慰问团的行囊里多了一面这样的旗帜——上款题:献给祖国文化艺术慰问团;下款落: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三分部司令部政治部;正文是:胜利的鼓舞者。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战场上的喊杀声早已远去,但悬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正中的这面“胜利的鼓舞者”锦旗,仍然在向人们默默讲述着这段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

志愿军官兵赠送给慰问团的自制坦克模型。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 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海试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