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伏探哨丨探访海军航空兵某部值班机组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三伏探哨丨探访海军航空兵某部值班机组

来源:中国军网2024-08-21 10:08

  ■傅琳 周宇 解放军报记者 王德赛

战机空中巡逻。虞程钧摄

  “轰——”伴随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战机呼啸升空,记者被巨大的惯性压在座椅靠背上,强烈的失重感带来一阵晕眩。

  这是海军航空兵某部值班机组执行的一次例行巡逻任务。

  为啥要组织战机常态化巡逻?面对记者的提问,机长刘大伟解释道,虽然海上有水面舰艇常年巡弋,陆地有地面雷达织就的侦察网络,但广阔的海空域难免存在侦察盲区,对一些“不速之客”的一举一动,需要我战机前出进行抵近侦察、跟踪监视,做好警戒巡逻。用刘大伟的话来说,巡逻战机是“长空之哨”,机组成员的使命任务,就是为祖国海空站岗放哨。

  到达目标空域,窗外海天一色,蔚蓝的海面波光粼粼。驾驶舱内,刘大伟和副驾驶张军一边操纵战机保持姿态,一边关注气象雷达数据。领航员、空中机械师等战位人员,各自展开一系列操作。

  走进任务舱,雷达工作时发出的“嘀嘀”声有节奏地起伏着,各战位空勤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屏幕,手指在操作滚轮上不停滑动,生怕错过任何异常信号。

  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战机前方出现一片浓云。就在记者以为他们会绕开云团的时候,通报传来:“云中有间隙,可穿行。”

  接到气象通报,刘大伟根据云层属性综合研判,迅速作出“机动入云”的决定。指令下达,只见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展开操作:任务舱官兵继续密切关注气象雷达数据,及时通报云量变化和云层运动情况;领航员根据云层分布和任务空域情况,重新规划航线;空中机械师重点关注发动机温度、机身温度等关键参数;刘大伟则与张军协同稳定飞行姿态,根据新航线进行机动。

  爬升、入云……四周白茫茫一片,视线顿时受阻。经过一阵颠簸,战机安全通过积云空域。

  记者注意到,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领航员郝子鸣却没有丝毫放松。从决定“机动入云”开始,他的手指就一直在控制面板上快速翻飞,各种按键在他的操作下仿佛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很快,一个个清晰的点位经过飞速运算生成在面板上,一道新航线就这样重新勾勒出来。

  “平时苦练精飞,面对复杂情况才能从容应对。”刘大伟说,训练大纲要求部队每年安排一定量的复杂气象条件飞行训练,而驻地复杂多变的气象环境,为官兵开展训练提供了天然的练兵条件。

  张军一边警惕地关注海空情况,一边告诉记者:“日常训练中,一旦遇到敌情,就要立即由训转战。官兵在任务倒逼、对手倒逼的考验中经受磨砺,练就了‘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打仗本领。”

  常年海空巡逻,让张军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与机长王双东搭档执行的一次任务。那天,在飞往目标空域途中,机组突然接到指挥员通报,目标空域有不明军机编队活动。

  他们立即操纵战机抵近任务空域,雷达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对手的身影。在沿着预定航线飞行过程中,对手也发现了我方战机。

  “本以为对手会保持距离或加速离开,没想到却径直朝我们飞来。”张军回忆,那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紧张。

  “关键时刻,机长始终保持沉着冷静。”张军说,发现对手做出危险动作后,王双东凭借丰富经验快速分析对手意图,果断下令:“按照预案处置,做好取证记录。保持航线不变!”

  最终,在双方相距数十公里时,对手调头离开。

  “起飞就是战斗,升空就要迎敌!”张军说,这次任务经历,让他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从那以后,张军给自己定下目标,每次起飞都要把任务完成好、把本事练到位。如今,他已执行过近百次战备巡逻、紧急拉动任务,飞行技术越练越精,处置应对愈加果敢。

  “对执行海空巡逻任务的官兵来说,使命无界。这个‘无界’,既指祖国需要我们巡逻到哪里,我们就一往无前飞向哪里;也可以理解为面对使命任务,官兵的牺牲奉献没有边界,为了守卫祖国海空安全,我们敢于牺牲一切!”张军告诉记者,常年执行海空巡逻任务,“时刻准备打仗”的血性胆气早已刻进官兵骨髓里。

  时近正午,置身高空,刚登机时的闷热被寒意取代。强烈的阳光直射在飞行员脸上,照得有些睁不开眼。刘大伟告诉记者,任务官兵几乎每天都要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晒上几个小时。

  一路巡逻,风平浪静。战机上的午餐简单快捷,官兵几分钟就填饱了肚子。张军坦言,这样的简单,恰是祖国海空无恙的证明,这也是任务官兵最大的心愿。这些年,官兵坚守“长空之哨”,航迹遍布整片任务海空,经常还会执行“特殊”任务——遇到渔民落水就凌空投放救生装具,遇到岛礁人员突发疾病就帮助转送后方医院……

  聆听任务官兵的故事,记者深刻感受到,“长空之哨”就像一座流动的钢铁长城,忠诚守卫着祖国的海空安全,守护着人民的幸福安宁。

  临近返航,记者将目光移向舷窗外。凌空俯瞰,海面上,来往穿梭的船只犁出一道道洁白的尾流,美如画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消防奥运会”在哈尔滨市举行

  • 白露时节秋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