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听说海拔3000多米的火箭军某连营区有支“零玖乐队”
首页> 军事频道> 军营文化 > 正文

听说海拔3000多米的火箭军某连营区有支“零玖乐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19 09:16

“零玖乐队”:响应远山的呼唤

  ■岳小林 李 悦 王兴来

  “那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格桑花儿摘几朵,花香萦绕再跋涉……”

  立秋之夜,气温骤降,海拔3000多米的火箭军某连营区,白杨树下传来阵阵悠扬的吉他声,一群军营乐手正在排练新歌。

  这支乐队有个新颖的名字——“零玖乐队”。新颖之中透着传承,从0到9,正着读恰如一步一个台阶,寓意着他们的高原进取之路;倒着读则是导弹发射的倒计时,代表着他们随时准备战斗、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

  中士姚吉龙是乐队主唱,此刻正激情满怀地鼓励乐队成员:“今年国庆节,我们将登上旅队舞台演出,大家一定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唱出咱连的精气神。兄弟们,咱乐队的口号再说一遍——”

  “以音乐之声奏响强军乐章,以青春之我成就奋斗人生!”高原山巅,响起大家嘹亮的和声。

  6年前,从学校毕业的定向培养军士姚吉龙,背着一把吉他来到了这座高原营盘。这里远离喧嚣繁华,常年风雪交加,陪伴官兵的只有巡线路上的艰险、冰雪前哨里的孤寂。

  最初,姚吉龙只是一个人自弹自唱。闲暇时间,一把吉他、一首歌曲,成了他舒缓心情、寄托思念的方式。每当任务结束的周末,连队组织“K歌大赛”,姚吉龙和几位酷爱音乐的“发烧友”,也喜欢凑在一起合奏一曲、高唱几句。

  音符碰撞出梦想的火花。姚吉龙萌生了组建乐队的想法,再加上吉他手杨楠、键盘手张鸿涛、鼓手刘志波、贝斯手徐振海等5人,他们一起为乐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零玖”。

  歌声满怀希冀,乐队熔铸精神。如今每当乐队的歌声响起,高原的风也仿佛有了灵魂,诉说着新一代高原火箭兵坚守的故事。岁月更迭,山峦为继,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零玖乐队”的青春旋律,走近这群高原军人,感悟他们的奋斗情怀。

——编 者

连队官兵登上山顶向远山呼唤。

  因为热爱,所以精彩

  立秋之夜,气温骤降。结束执勤的中士姚吉龙,内心却是一片火热。白天训练间隙,他积蓄的一些灵感火花,现在终于可以转化为一串串音符。卸下装具冲进乐队排练室,他急切地开始了创作。

  排练室面积不大,却是姚吉龙心中的“音乐之家”。去年营房扩建整修,连队倒腾出这个杂物间作为排练室,这是对队员们最大的鼓舞。

  “高原有什么?那里有连绵的群山,还有一群卫国戍边的军人。他们是祖国的脊梁……”毕业前夕,聆听着教员慷慨激昂的发言,坐在讲台下的姚吉龙心潮澎湃,当天就向组织递交了戍边申请书。

  带着对戍边生活的憧憬,他背起行囊,来到了驻守高原的连队。

  然而现实与梦想总有落差。高原环境的恶劣、巡线生活的艰苦,让姚吉龙渐渐感到迷茫。连队每次执行驻训任务都要去往高原深处,那里群山环抱,信号微弱,几乎与外界隔绝,这让本就苦闷的姚吉龙更加陷入了彷徨之中。

  一个周末,连长提议在营区组织“K歌大赛”。两台野战影音箱、几个麦克风,战友们轮番演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内心压抑的情绪,也在歌声中得到释放。

  从那以后,每次任务结束,相约“K歌”就成了战友们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当或悠扬婉转或铿锵激昂的旋律响起,官兵们便会扯开嗓子吼上一曲。尽管歌声偶尔“跑调”,大家依旧沉醉其中,就像连队王指导员说的那样:“我们唱出了激情,唱出了热爱。”

  “站在雪山之巅,我们学会放声歌唱。”每次音乐响起,聆听着歌声和笑声,姚吉龙的内心总能升腾起一种感动。他常想起自己无忧无虑的学校时光,想起家乡的亲朋好友,头脑中时不时迸发出一个想法:“要是能组个乐队,该多好啊!”

  又到周末的“K歌大赛”,姚吉龙献唱了一曲《蓝莲花》。这次演出,他专门邀请大学生士兵杨楠前来伴奏。杨楠在大学时就是学校乐队的吉他手,两人别出心裁的“组合”,赢得了战友赞许的掌声。

  对于杨楠来说,这掌声是鼓励更是鞭策。与姚吉龙一样,杨楠也曾经历初上高原的不适。刚下连时,他因高原反应严重,经常吃不下、睡不好,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也让他的精神陷入低谷,直到那一天——第一次听到战友们“K歌”,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唤醒了他心中的快乐因子。

  不久后的元旦晚会,连队选报的节目是大合唱《永远的兄弟》。排练期间,全连合练了几次却总是效果欠佳。连长和指导员找来姚吉龙、杨楠,郑重其事地提出,这项工作由他们负责主抓。

  “我俩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连队干部的信任,让姚吉龙、杨楠干劲十足。此后,他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大家一遍遍练习发声技巧、学习旋律节奏。从分声部轮唱到配合上手势动作,全连排练的效果“一天一个样、一周大变样”。

  “是水一起蹚,是火一起闯。生也相依,死也相随,相依相随……”演出当天,连队每名官兵都拿出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合唱中,动情的歌声、清澈的笑容,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也正是从那时起,姚吉龙、杨楠顺理成章成了连队的“文艺骨干”,一有时间,他们就教战友们唱军歌。每次列队行进,高昂嘹亮的歌声都回荡在高原山巅。时间久了,学歌唱歌也成了连队每个人休息时喜欢干的一件事。

  群山睡了又醒了。在姚吉龙的带动下,连队其他几个音乐“发烧友”渐渐走到了一起。在连长和指导员的支持下,他们组建了“零玖乐队”。连队还向上级申请资金,添置架子鼓、吉他、贝斯等乐器。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旅队春节联欢晚会上,乐队登上舞台开始他们的“首秀”,绚丽的灯光下,他们用沸腾的旋律,火爆了整个军营。

  因为热爱,所以精彩。演出结束,乐队主唱姚吉龙热泪盈眶,他拿起麦克风说道:“坚守高原,我们都是追梦人,歌声嘹亮,一样能响彻雪域高原。”

休闲时刻。

  追随那道光,成为那道光

  那年国庆节,连队组织升旗仪式。阳光耀眼,仪仗兵迈着铿锵的步伐行进,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这一幕,让姚吉龙想起当年选择戍边的初心,不由得热血沸腾。当晚他便创作了一首歌曲《追寻那道光》:“大国长剑,腾啸九天,那是以热血为燃料的远征;炽热的忠诚让青春鼓起风帆,我愿用一生追随那道光……”

  盛夏,姚吉龙随队参加野外驻训。部队刚进驻,还未来得及安营扎寨,天空便下起暴雨。眼看着雨水即将灌入山下囤积物资的帐篷,连长下令:“全连党员到山下抢救物资,其余人员在坡上接应!”说完,他带头冲下山去。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官兵用沙袋垒砌“堤坝”,姚吉龙则和战友一起紧急往山上搬运物资。清晨雨停了,鏖战一夜的官兵们累得倒头就睡……这一幕,后来被搬上了旅队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情景剧的舞台,配乐正是姚吉龙写的那首《追寻那道光》。

  不久,姚吉龙当选连队“榜样之星”。连部门口张贴的荣誉榜上,姚吉龙写下心语:“我们不仅要追随那道光,更要努力成为那道光。”

  山间无言,岁月有痕。今年是姚吉龙坚守高原的第6个春秋,每年退伍季,都是他最难过的时候。两年前,一级军士长王司恒即将脱下军装。临别之际,想起与老班长巡线时的点点滴滴,姚吉龙的眼泪夺眶而出。送别老班长后,姚吉龙和乐队成员一起编了一首歌——《长长的火车》。

乐队前往高原驻训场为老兵送行。

  去年退伍季,乐队走访旅队多个点位,为即将启程的老兵献唱这首歌。姚吉龙还将送别老兵的视频,通过微信发给王司恒。几天后,连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王司恒自费购买的一把电吉他。

  王司恒说,这是一位老兵对战友的情谊。

  又是一个老兵启程前的夜晚,战友们围坐在宿舍楼前,等待着“零玖乐队”的演出。

盛夏,乐队到兄弟连队演出。

  “高原上大雁掠过天边,轻轻地,风儿送晚霞入眠。梦里挥挥手,好久不见,火车一路向西跑了好远,如霜的月光洒满雪山,不知什么地方……”悠扬旋律轻叩心房,与战友携手奋斗的画面依稀浮现眼前,老兵们禁不住红了眼眶。

  唱到动情处,姚吉龙邀请老兵们一同上台表演。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也会脱下军装离开这片高原,但这些歌曲会永远留在老兵的青春记忆中,成为永恒的旋律。

  “每一首送别的歌曲,都是最好的礼物。”那天,姚吉龙在微信中给老班长王司恒留言:“等您想‘家’时,就听听这些歌,它会将您的思念捎给这片高原。”

  唱响属于自己的“主打歌”

  “听别人唱歌,你为啥流泪了?是本来就脆弱,还是因为这首歌唱到了你心里?”那天翻看手机中的短视频,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大学生士兵黄小雨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只有他心里清楚,能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特战尖兵”,正是因为一首歌。

  下连之初,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黄小雨,对高原环境不太适应,总想着在连队待够两年就退伍。那时每次训练归来,看着连队墙上张贴的标语——“从不放弃每一名战士”,黄小雨还不能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不久,上级组织训练考核,邵连长一拍脑袋有了个主意:“让黄小雨参加集训,接受磨砺、挑战自己,这也许会成为他成长的契机。”

  其实黄小雨的体能素质并不算差,但是在每天一趟5公里武装越野、多项体技能课目“连续轰炸”的高强度训练之下,他仅仅咬牙坚持了几天便泄了气。“实在招架不住了,我得休息……”黄小雨开始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

  乐队贝斯手、一级上士徐振海是黄小雨的班长,从连长那里得知黄小雨的情况,主动到集训队看望他。为了不让黄小雨“有感觉”,他还找了个理由——“乐队到集训队慰问演出”。

  徐振海当年也曾是名“落寞的新兵”。结合当年自己的经历,他编排了一首《谁不想当尖兵》的说唱歌曲。在演出前,徐振海专门带着乐谱来找黄小雨,让他提点意见。

  起初黄小雨并没感觉这首歌有什么与众不同。一天训练结束后,黄小雨拖着沉重的双腿走下训练场,耳边突然响起振奋人心的歌声:“你竭尽全力,拖着疲惫的身躯,拼尽全力,向前冲刺,我要做赛场上的尖兵……亲爱的战友,这首歌就是写给你的。”

  夜晚,黄小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起徐班长的歌声,不禁一遍遍地向自己发起心灵拷问:“你难道真的不想当尖兵吗?”

  一句句歌词,一声声召唤。黄小雨终于明白了,自己和尖兵的距离只差“吃苦”二字,没有吃苦的劲头,就永远成不了尖兵。他在心里与自己暗暗较劲:“别人能行,我也必须行!作为一名高原火箭兵,必须唱响属于自己的‘主打歌’!”

  翌日,天刚泛起鱼肚白,黄小雨早早来到训练场进行负重跑步练习。等到5公里结束,他发现,脚步似乎也没有那么沉重,终点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从那以后,每次训练前,他都会在脑海中哼唱几遍歌词,在一遍遍“我是尖兵”的心理暗示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一个月后的集训考核训练场上,黄小雨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被评为旅队“特战尖兵”。

  “东方升起了太阳,照亮了你迷彩色的脸庞。你扛起了圆木,拖着疲惫的身躯,奔向5公里武装越野的赛道。爬绳、索降,成为你的主场。流血、流汗,伤疤见证你的成长。你再也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一路朝着尖兵成长……”那天官兵齐聚一堂,聆听着“零玖乐队”的这首新歌。身戴大红花的黄小雨坐在台下,微笑的眼中闪动泪花。

黄小雨休息时抱着吉他对着群山歌唱。

  晚上,徐振海收到了黄小雨发来的一条信息:“感谢‘零玖乐队’,这首歌吹响了我人生逆袭的‘冲锋号’。”

  徐振海给他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包:“这首歌属于你。你是咱连当之无愧的尖兵,也是这首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不久,黄小雨向连队递交了留队申请书:“连队从不放弃每一名战士,作为一名战士,我也决不会放弃我的连队。”

每天,徐振海都会对着群山吹响嘹亮的军号。

乐队剪影。

  (刘传学、王兴来摄)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