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听说海拔3000多米的火箭军某连营区有支“零玖乐队”
首页> 军事频道> 军营文化 > 正文

听说海拔3000多米的火箭军某连营区有支“零玖乐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19 09:16

“零玖乐队”:响应远山的呼唤

  ■岳小林 李 悦 王兴来

  “那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格桑花儿摘几朵,花香萦绕再跋涉……”

  立秋之夜,气温骤降,海拔3000多米的火箭军某连营区,白杨树下传来阵阵悠扬的吉他声,一群军营乐手正在排练新歌。

  这支乐队有个新颖的名字——“零玖乐队”。新颖之中透着传承,从0到9,正着读恰如一步一个台阶,寓意着他们的高原进取之路;倒着读则是导弹发射的倒计时,代表着他们随时准备战斗、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

  中士姚吉龙是乐队主唱,此刻正激情满怀地鼓励乐队成员:“今年国庆节,我们将登上旅队舞台演出,大家一定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唱出咱连的精气神。兄弟们,咱乐队的口号再说一遍——”

  “以音乐之声奏响强军乐章,以青春之我成就奋斗人生!”高原山巅,响起大家嘹亮的和声。

  6年前,从学校毕业的定向培养军士姚吉龙,背着一把吉他来到了这座高原营盘。这里远离喧嚣繁华,常年风雪交加,陪伴官兵的只有巡线路上的艰险、冰雪前哨里的孤寂。

  最初,姚吉龙只是一个人自弹自唱。闲暇时间,一把吉他、一首歌曲,成了他舒缓心情、寄托思念的方式。每当任务结束的周末,连队组织“K歌大赛”,姚吉龙和几位酷爱音乐的“发烧友”,也喜欢凑在一起合奏一曲、高唱几句。

  音符碰撞出梦想的火花。姚吉龙萌生了组建乐队的想法,再加上吉他手杨楠、键盘手张鸿涛、鼓手刘志波、贝斯手徐振海等5人,他们一起为乐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零玖”。

  歌声满怀希冀,乐队熔铸精神。如今每当乐队的歌声响起,高原的风也仿佛有了灵魂,诉说着新一代高原火箭兵坚守的故事。岁月更迭,山峦为继,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零玖乐队”的青春旋律,走近这群高原军人,感悟他们的奋斗情怀。

——编 者

连队官兵登上山顶向远山呼唤。

  因为热爱,所以精彩

  立秋之夜,气温骤降。结束执勤的中士姚吉龙,内心却是一片火热。白天训练间隙,他积蓄的一些灵感火花,现在终于可以转化为一串串音符。卸下装具冲进乐队排练室,他急切地开始了创作。

  排练室面积不大,却是姚吉龙心中的“音乐之家”。去年营房扩建整修,连队倒腾出这个杂物间作为排练室,这是对队员们最大的鼓舞。

  “高原有什么?那里有连绵的群山,还有一群卫国戍边的军人。他们是祖国的脊梁……”毕业前夕,聆听着教员慷慨激昂的发言,坐在讲台下的姚吉龙心潮澎湃,当天就向组织递交了戍边申请书。

  带着对戍边生活的憧憬,他背起行囊,来到了驻守高原的连队。

  然而现实与梦想总有落差。高原环境的恶劣、巡线生活的艰苦,让姚吉龙渐渐感到迷茫。连队每次执行驻训任务都要去往高原深处,那里群山环抱,信号微弱,几乎与外界隔绝,这让本就苦闷的姚吉龙更加陷入了彷徨之中。

  一个周末,连长提议在营区组织“K歌大赛”。两台野战影音箱、几个麦克风,战友们轮番演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内心压抑的情绪,也在歌声中得到释放。

  从那以后,每次任务结束,相约“K歌”就成了战友们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当或悠扬婉转或铿锵激昂的旋律响起,官兵们便会扯开嗓子吼上一曲。尽管歌声偶尔“跑调”,大家依旧沉醉其中,就像连队王指导员说的那样:“我们唱出了激情,唱出了热爱。”

  “站在雪山之巅,我们学会放声歌唱。”每次音乐响起,聆听着歌声和笑声,姚吉龙的内心总能升腾起一种感动。他常想起自己无忧无虑的学校时光,想起家乡的亲朋好友,头脑中时不时迸发出一个想法:“要是能组个乐队,该多好啊!”

  又到周末的“K歌大赛”,姚吉龙献唱了一曲《蓝莲花》。这次演出,他专门邀请大学生士兵杨楠前来伴奏。杨楠在大学时就是学校乐队的吉他手,两人别出心裁的“组合”,赢得了战友赞许的掌声。

  对于杨楠来说,这掌声是鼓励更是鞭策。与姚吉龙一样,杨楠也曾经历初上高原的不适。刚下连时,他因高原反应严重,经常吃不下、睡不好,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也让他的精神陷入低谷,直到那一天——第一次听到战友们“K歌”,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唤醒了他心中的快乐因子。

  不久后的元旦晚会,连队选报的节目是大合唱《永远的兄弟》。排练期间,全连合练了几次却总是效果欠佳。连长和指导员找来姚吉龙、杨楠,郑重其事地提出,这项工作由他们负责主抓。

  “我俩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连队干部的信任,让姚吉龙、杨楠干劲十足。此后,他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大家一遍遍练习发声技巧、学习旋律节奏。从分声部轮唱到配合上手势动作,全连排练的效果“一天一个样、一周大变样”。

  “是水一起蹚,是火一起闯。生也相依,死也相随,相依相随……”演出当天,连队每名官兵都拿出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合唱中,动情的歌声、清澈的笑容,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也正是从那时起,姚吉龙、杨楠顺理成章成了连队的“文艺骨干”,一有时间,他们就教战友们唱军歌。每次列队行进,高昂嘹亮的歌声都回荡在高原山巅。时间久了,学歌唱歌也成了连队每个人休息时喜欢干的一件事。

  群山睡了又醒了。在姚吉龙的带动下,连队其他几个音乐“发烧友”渐渐走到了一起。在连长和指导员的支持下,他们组建了“零玖乐队”。连队还向上级申请资金,添置架子鼓、吉他、贝斯等乐器。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旅队春节联欢晚会上,乐队登上舞台开始他们的“首秀”,绚丽的灯光下,他们用沸腾的旋律,火爆了整个军营。

  因为热爱,所以精彩。演出结束,乐队主唱姚吉龙热泪盈眶,他拿起麦克风说道:“坚守高原,我们都是追梦人,歌声嘹亮,一样能响彻雪域高原。”

休闲时刻。

  追随那道光,成为那道光

  那年国庆节,连队组织升旗仪式。阳光耀眼,仪仗兵迈着铿锵的步伐行进,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这一幕,让姚吉龙想起当年选择戍边的初心,不由得热血沸腾。当晚他便创作了一首歌曲《追寻那道光》:“大国长剑,腾啸九天,那是以热血为燃料的远征;炽热的忠诚让青春鼓起风帆,我愿用一生追随那道光……”

  盛夏,姚吉龙随队参加野外驻训。部队刚进驻,还未来得及安营扎寨,天空便下起暴雨。眼看着雨水即将灌入山下囤积物资的帐篷,连长下令:“全连党员到山下抢救物资,其余人员在坡上接应!”说完,他带头冲下山去。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官兵用沙袋垒砌“堤坝”,姚吉龙则和战友一起紧急往山上搬运物资。清晨雨停了,鏖战一夜的官兵们累得倒头就睡……这一幕,后来被搬上了旅队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情景剧的舞台,配乐正是姚吉龙写的那首《追寻那道光》。

  不久,姚吉龙当选连队“榜样之星”。连部门口张贴的荣誉榜上,姚吉龙写下心语:“我们不仅要追随那道光,更要努力成为那道光。”

  山间无言,岁月有痕。今年是姚吉龙坚守高原的第6个春秋,每年退伍季,都是他最难过的时候。两年前,一级军士长王司恒即将脱下军装。临别之际,想起与老班长巡线时的点点滴滴,姚吉龙的眼泪夺眶而出。送别老班长后,姚吉龙和乐队成员一起编了一首歌——《长长的火车》。

乐队前往高原驻训场为老兵送行。

  去年退伍季,乐队走访旅队多个点位,为即将启程的老兵献唱这首歌。姚吉龙还将送别老兵的视频,通过微信发给王司恒。几天后,连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王司恒自费购买的一把电吉他。

  王司恒说,这是一位老兵对战友的情谊。

  又是一个老兵启程前的夜晚,战友们围坐在宿舍楼前,等待着“零玖乐队”的演出。

盛夏,乐队到兄弟连队演出。

  “高原上大雁掠过天边,轻轻地,风儿送晚霞入眠。梦里挥挥手,好久不见,火车一路向西跑了好远,如霜的月光洒满雪山,不知什么地方……”悠扬旋律轻叩心房,与战友携手奋斗的画面依稀浮现眼前,老兵们禁不住红了眼眶。

  唱到动情处,姚吉龙邀请老兵们一同上台表演。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也会脱下军装离开这片高原,但这些歌曲会永远留在老兵的青春记忆中,成为永恒的旋律。

  “每一首送别的歌曲,都是最好的礼物。”那天,姚吉龙在微信中给老班长王司恒留言:“等您想‘家’时,就听听这些歌,它会将您的思念捎给这片高原。”

  唱响属于自己的“主打歌”

  “听别人唱歌,你为啥流泪了?是本来就脆弱,还是因为这首歌唱到了你心里?”那天翻看手机中的短视频,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大学生士兵黄小雨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只有他心里清楚,能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特战尖兵”,正是因为一首歌。

  下连之初,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黄小雨,对高原环境不太适应,总想着在连队待够两年就退伍。那时每次训练归来,看着连队墙上张贴的标语——“从不放弃每一名战士”,黄小雨还不能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不久,上级组织训练考核,邵连长一拍脑袋有了个主意:“让黄小雨参加集训,接受磨砺、挑战自己,这也许会成为他成长的契机。”

  其实黄小雨的体能素质并不算差,但是在每天一趟5公里武装越野、多项体技能课目“连续轰炸”的高强度训练之下,他仅仅咬牙坚持了几天便泄了气。“实在招架不住了,我得休息……”黄小雨开始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

  乐队贝斯手、一级上士徐振海是黄小雨的班长,从连长那里得知黄小雨的情况,主动到集训队看望他。为了不让黄小雨“有感觉”,他还找了个理由——“乐队到集训队慰问演出”。

  徐振海当年也曾是名“落寞的新兵”。结合当年自己的经历,他编排了一首《谁不想当尖兵》的说唱歌曲。在演出前,徐振海专门带着乐谱来找黄小雨,让他提点意见。

  起初黄小雨并没感觉这首歌有什么与众不同。一天训练结束后,黄小雨拖着沉重的双腿走下训练场,耳边突然响起振奋人心的歌声:“你竭尽全力,拖着疲惫的身躯,拼尽全力,向前冲刺,我要做赛场上的尖兵……亲爱的战友,这首歌就是写给你的。”

  夜晚,黄小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起徐班长的歌声,不禁一遍遍地向自己发起心灵拷问:“你难道真的不想当尖兵吗?”

  一句句歌词,一声声召唤。黄小雨终于明白了,自己和尖兵的距离只差“吃苦”二字,没有吃苦的劲头,就永远成不了尖兵。他在心里与自己暗暗较劲:“别人能行,我也必须行!作为一名高原火箭兵,必须唱响属于自己的‘主打歌’!”

  翌日,天刚泛起鱼肚白,黄小雨早早来到训练场进行负重跑步练习。等到5公里结束,他发现,脚步似乎也没有那么沉重,终点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从那以后,每次训练前,他都会在脑海中哼唱几遍歌词,在一遍遍“我是尖兵”的心理暗示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一个月后的集训考核训练场上,黄小雨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被评为旅队“特战尖兵”。

  “东方升起了太阳,照亮了你迷彩色的脸庞。你扛起了圆木,拖着疲惫的身躯,奔向5公里武装越野的赛道。爬绳、索降,成为你的主场。流血、流汗,伤疤见证你的成长。你再也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一路朝着尖兵成长……”那天官兵齐聚一堂,聆听着“零玖乐队”的这首新歌。身戴大红花的黄小雨坐在台下,微笑的眼中闪动泪花。

黄小雨休息时抱着吉他对着群山歌唱。

  晚上,徐振海收到了黄小雨发来的一条信息:“感谢‘零玖乐队’,这首歌吹响了我人生逆袭的‘冲锋号’。”

  徐振海给他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包:“这首歌属于你。你是咱连当之无愧的尖兵,也是这首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不久,黄小雨向连队递交了留队申请书:“连队从不放弃每一名战士,作为一名战士,我也决不会放弃我的连队。”

每天,徐振海都会对着群山吹响嘹亮的军号。

乐队剪影。

  (刘传学、王兴来摄)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 贵州从江:侗寨禾晾“晒秋”引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