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夜探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停机坪哨位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夜探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停机坪哨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13 11:09

铁翼之下:我持钢枪护战鹰

——夜探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停机坪哨位

  ■张 麒 许一帆 解放军报记者 胡云艳

  三伏月夜,星光闪烁,海波轻柔。夜色笼罩下,一架架战鹰的轮廓若隐若现。

  虽已入夜,置身高温高湿的环境,记者依然能感受到脚下蒸腾的热浪。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警卫连干部廖远飞巡查完停机坪出入口最后一个哨位,带着记者走进机场。

哨兵在停机坪警戒执勤。 赵致远摄

  “‘三库一坪’是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安全重点及要害部位,也是警戒防卫的重要点位。”廖远飞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站住,口令!”随着洪亮的口令声响过,一道亮光迅速射向记者,两名哨兵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廖远飞立即对答,口令正确后哨兵才放行。

  看着微光笼罩下的两名哨兵,记者感到有些疑惑:战机旁为啥会有岗哨?

  “机场哨兵可不只是简单的站岗执勤。”带班班长付少伟一边检查飞机,一边向记者介绍,“蒙布遮盖是否到位、机轮铅封是否完好、进气口堵盖是否严实、放电刷有无损坏……我们哨兵都要仔细检查,把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

  廖远飞告诉记者,付少伟已在哨位上守护战鹰11年。如果说钢枪是哨兵的“第二生命”,那么战鹰就是他们的“第一战友”。

  检查完飞机,付少伟脸上已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作为一名老兵,付少伟对执勤环境了如指掌:进入三伏,地面经过一天暴晒,积累的热量夜间达到最高峰,站哨时衣服很快就湿透。有飞行任务时,巨大的噪音、带航油味的尾气、发动机的热浪更是一种考验;到了冬天,呼啸的狂风毫无遮挡,仿佛能刺破棉衣带走热量,不少战友入冬后就会长冻疮,又疼又痒。

  记者一看手表,已是凌晨1点多,四周万籁俱静。廖远飞告诉记者,对警卫哨兵来说,越是夜深人静,越需要提高警惕。

  “我们要对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关注各种异常情况。长期站岗执勤,不少官兵练就了一双‘鹰眼’。”廖远飞指着正在执勤的上等兵袁子杨说,一次巡逻警戒中,袁子杨及时发现可疑目标,成功处置了一起特情。

  化险为夷,因有常备。交谈中记者得知,该场站着眼部队战斗力建设需求,常态开设“鹰盾讲堂”“新老兵对话会”等活动,确保官兵人人知悉战备形势、牢记岗位职责、掌握处置程序;紧贴实案实景开展训练、全程不设脚本常态拉动,提高哨兵处突能力和对抗技巧。

  凌晨2点,换岗时间到了,新兵吴展鸿紧跟带班班长走上哨位。吴展鸿是“二次入伍”的新兵,这是他下连后第一次夜间站岗执勤。上哨没一会儿,源源不断的汗珠就在他脸上汇聚成线,从下巴处缓缓滴落。

  “场站警卫兵执勤点位多、处突强度大,不仅要求我们练就过硬的执勤能力,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刚下哨的袁子杨告诉记者,“每次站岗执勤,我们都要认真巡查执勤区域内的每一个角落,切实发挥好机场安全管控的‘神经末梢’作用,确保战训任务万无一失。”

  凌晨3点多,记者乘车返回营区。道路两旁,灯光点点。

  指着越来越近的“深夜食堂”,廖远飞告诉记者:“之前,深夜站哨的官兵饿了,大多只能吃统一配发的方便面、火腿肠等。这几年,我们将闲置房间打造成‘深夜食堂’,根据官兵需要制作营养夜餐,确保官兵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

  牛奶、蛋挞、包子、烧麦、消暑饮品……看着保温箱内丰富的食品,廖远飞感慨地说:“后勤保障条件大大改善,大家拼搏奋斗的劲头更足了。”

  近年来,该连官兵聚焦新型作战保障模式,积极投身异地驻训保障等大项任务,在贴近实战的环境中验证相关预案可行性和作战成效。针对演训任务暴露出的短板弱项,他们拓展一线特情处置训练内容,从应急出动到围歼捕敌,从机场警戒到布控取证,在专攻精练中不断提升胜战本领。

  廖远飞告诉记者,警卫连的战士,永远只有战斗和准备战斗两种状态。这几年,部队驻防条件大为改善,“艰苦奋斗”也有了新的丰富内涵。多年来,一代代“守望者”心无旁骛苦练战斗本领,守护战鹰的忠诚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地平线,远处的战鹰沐浴在一片金色中,威武列阵、蓄势待飞……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