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啥“新兵说了更管用”
■张 鑫
海军某通信站的一座营区四周都是农田,从营门到公路要驶过一条大约2公里长的田间小道,通常仅有当地村民耕作时会用到这条小道,少有其他人员和车辆,故而营门未设拒马。
前不久一次检查,上级检查组认为,即便往来人少车少,仍存在风险隐患,营院还是要加强安全防范。
于是,该站完善营院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决定在营门前增设拒马。本也是寻常举措,执勤哨兵只需掌握设备使用管理的相关要求即可。没承想,几天过去,“拒马该怎么摆”竟引发了一场讨论。
起初,警卫班姜班长带着大家在营门前研究后,选定了一个既可以摆成一条直线看起来美观,又能兼顾撤收时便于操作的位置,征得连队主官同意后,便开始这么运行。
几天后,分到警卫班的新兵在老兵的帮带下,陆续走上值勤岗位。
上岗第一天,新兵小李就向班长提出质疑:“班长,拒马的作用是不是为了防止人员和车辆冲撞营门?”
姜班长说:“这还用说,当然是了!”
“那拒马摆得离营门那么远,侧面留那么大个空子,人和车不都能轻松绕过拒马抵达营门了吗?”
小李的话让姜班长一愣,他突然想起,刚设拒马时上等兵小方似乎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自己当时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小方也就没再提过。
这次小李的质疑,让姜班长觉得有理。他很快组织召开班务会,和大家一起重新研究拒马的摆放位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缩小拒马与营门之间的距离,增强防范效果。姜班长为此还专门表扬了小李,夸他工作有思考有想法。
这事到此本该画上句号,但小方的心里有些委屈:同样的事,为啥自己说了没人听,新兵说了不仅管用还得到表扬?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干啥都有气,偶尔还会发几句牢骚。
小方的变化引起指导员郝开宇的注意。郝开宇主动找小方聊天,这才了解了情况。
郝开宇陷入沉思:为什么新兵发现问题敢大声提出质疑,而老兵没有?为什么新兵的质疑更能引起班长骨干的重视和反思?
问号一天不拉直,心里一天不踏实。郝开宇通过谈心谈话和留心观察发现,以“00后”为主体的新兵普遍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接受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连队生活后,很快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敢想敢说。
另外,受一些网络思潮的影响,个别带兵人认为“新兵不好带”“新兵难管理”,应该多花心思和精力在新兵身上,而老兵普遍成熟稳重、思想稳定,不用太操心就能管理好。尤其是一年两征后,带兵人基本上长期处于带教新兵的状态,对老兵的关注难免有所减少。这容易导致一些老兵虽是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却时常感到自己被忽视,以连为家的归属感逐渐减退……
郝开宇在连务会上抛出自己的思考,立刻引发干部骨干热烈讨论——
“新兵入营后感受到干部骨干倾心尽力的帮助照顾、组织周到细致的教育培养,能有效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但这种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可能会让有些老兵‘吃醋’。”
“其实不是没有老兵发现问题,而是没人为此事较真,这里面除了有‘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干’盲从思想作祟外,还有‘说了未必有用’的顾虑,是主人翁意识淡化的表现。”
“新兵老兵本无矛盾,不能因为带兵人无意的偏颇导致新老兵之间、班长骨干与战士之间产生误会,我们要想办法把每名官兵团结起来,共同为单位建设贡献力量。”
思想火花碰撞后,理越辩越清。连队干部骨干一致认为:新兵老兵都是连队的宝,带兵爱兵要一碗水端平,既要让新兵快速融入连队这个大家庭,也要注重维护老兵作为家庭一员的归属感,用真情把官兵拧成一股绳,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
在郝开宇的提醒下,姜班长认识到自己在带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他在班务会上公开就自己没有重视老兵意见进行了自我批评,保证以后会认真倾听每一名同志的意见,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把班里建设得更好。
会后,小方悄悄地对姜班长说:“班长,以后有什么想法我还会给你说。”
“好嘞!我一定认真对待!”姜班长用力地回答。
后来,全站“我为安全管理献一策”等群众性讨论活动陆续展开,该连官兵争先发扬“爱站爱岗爱通信”精神,踊跃建言献策,梳理出问题10余项、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经站机关研究论证后,近一半建议得到采纳和实施。
新兵老兵的“跷跷板”重归平衡,连队建设蒸蒸日上,但由“拒马风波”引起的带兵思考仍在继续——
过去部队有句老话:新兵下连,老兵过年。随着时代变化,部队带兵方式也在变化,以情带兵、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被大力倡导与推行,新兵越来越受到各级的关注和重视,老兵不仅没能“过年”,相比之下还可能受到“忽视”。
在连队建设中,有时会见到这样一幕:新兵老兵执行相同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但在讲评时,值班员往往会更注重表扬新兵。虽然能力有高下、经验有多少,完成同一项任务时付出努力和艰辛的程度有深浅,但得到认可和鼓励的心理需要是相同的。带兵人多关注新同志无可厚非,但注意焦点放在新兵身上的同时,也要看到老兵们为连队建设贡献力量的赤子之心,万不可忽视他们被倾听被认可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