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上舰桥看看”当成心愿,他从未后悔成为一名潜艇兵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把“上舰桥看看”当成心愿,他从未后悔成为一名潜艇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05 09:43

一名潜艇机电兵的心愿——

“我想上舰桥看看”

  ■杨  晨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邓博宇

  站在乌兰察布的火山口一览无余,旷野的风迎面吹来,总会让吴红卫想起自己登上潜艇舰桥时看到的辽阔大海。

  吴红卫是南部战区海军某艇员队一名机电兵。这段时间,他正在内蒙古老家休假。

高 山绘

  出生在草原的吴红卫,天性里带着对辽阔的向往。报名参军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海军,“我想亲眼看看远海大洋”。但命运似乎和吴红卫开了一个“半推半就”的玩笑,海军是当上了,却被分配到了潜艇部队,他对大海的那种情愫被折叠在密闭的舱室和曲折盘绕的管路之间。

  入伍两年后,成功选晋军士的吴红卫,迎来了首次休假。其间,他和同年参军的战友相聚,分享各自的军旅经历——有人跟随军舰出访多国,有的在亚丁湾护航遇到了“海豚逐浪”……吴红卫却插不上话,尽管已成为一名合格艇员,他还从未见过潜艇劈波斩浪的情景,更多的是在内心里体会海面下的“静水流深”。

  “海面上是怎样一种风景?”吴红卫曾问过二级军士长李国忠,一位入伍20多年的老潜艇兵。然而,李国忠的回复让他意外:“我虽然随艇去过很多很远的地方,但还没上过舰桥、眺望大海。”

  熟悉潜艇部队的人都知道,潜艇大部分时间在水下航行,即使偶尔露出水面,绝大多数艇员也要坚守战位,只有少数值守在舰桥的艇员,才有机会一览波涛之上的壮阔风光。

  “上舰桥看看。”吴红卫心里响起一个声音。不过,念头刚产生就被他按了下去——在潜艇上待久了,他深知艇内组织纪律的严格,如果大家都想到处走走看看,可能就乱套了。

  收起心思,吴红卫重新投入战位。在紧张而忙碌的战备训练任务中,时间很快来到了今年初。为了让大家在艇上度过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艇员队征集当月过生日官兵的愿望。

  这是吴红卫第一次在水下过生日。听到这个消息,那个封存已久的念头又冒了出来。然而,这一次,他犹豫了。

  这几年,吴红卫在训练、任务中历练得愈发喜怒不形于色。用他父母的话说,原来年轻奔放的小伙子变得越来越沉稳内敛了。

  不过,再沉稳内敛的人,一旦面对真正的渴望,还是会“露出马脚”。在询问吴红卫生日愿望时,有人看出了他的纠结。几番耐心询问,吴红卫终于道出了心里话:“我想上舰桥看看。”

  在场的艇员队领导听了都很惊讶。对艇员队来说,帮助吴红卫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只要不影响潜艇正常航行即可。最后,他们同意在潜艇返航上浮那天,让吴红卫登上舰桥。

  “距离返航上浮,还剩一周。”一天就寝前,吴红卫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句话。随着归期日渐临近,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始倒计时。

  接下来的航程,吴红卫精气神十足,浑身充满干劲。终于,到了潜艇上浮出水的那一天。

  清晨,高耸的舰桥和朝阳一同从海面升起。吴红卫走到舰桥的升降口旁,等待久违的指令。

  这天,他比以往提前一个小时起床。他之前听在水面舰艇服役的同年兵说过,海上的云团最壮观,夜晚的星空最灿烂,最好看的还是日出时的朝霞,能变幻出五光十色。

  朝着头顶的曦光,吴红卫爬过长长的舷梯:“报告值更官,吴红卫请示上舰桥。”“同意上舰桥。”值守在舰桥的值更官和瞭望更,给吴红卫腾出一个空位。

  站在舰桥上,吴红卫目之所及,并没有期待中的霞光满天,而是另一种壮阔——风高浪急,海天间,一道道光柱透过云层射向大海。

  他一时有些恍惚:这究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还是“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不,这是吴红卫此前从未见过的景象。他一边听着战友介绍情况,一边环顾四周,目光不自觉地扫过艇艉——厚厚的坚壳之下,那里是他的战位。“怒海争锋!”那一刻,这4个大字从心底直冲吴红卫的脑门,他差一点儿喊出声来。

  也就是那天晚上,艇员队的“大洋贴吧”中多了一篇长文——“在广阔的深海守着方寸的战位,家人不知道我们的去向,海面上见不到我们的身影,但我们知道:我们干的是天底下最壮丽的事业!”

  因为热爱,因为使命

  ■邓博宇

  得知吴红卫的生日愿望是“想上舰桥看看”时,记者既表示理解又感到惊喜。表示理解是因为许多艇员都有类似的心境:长时间待在狭窄舱室里,难免好奇层层钢铁之外是什么样子;感到惊喜,是因为他会开口说出这个愿望。

  对潜艇兵来说,“开口说话”不是一件易事。身处密闭的空间环境,长期隐藏在汹涌波涛之下、游离在人们视线之外,加上使命任务性质使然,时间久了,他们就变得像大海一样深沉,有时即使面对家人,他们也不愿过多展露内心。

  吴红卫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战位在艇艉的舱室里,平时除了巡查检查,少有其他艇员前来“串门”。独自掌管庞大的设备、盘绕的管路,就是他工作的全部。“无声”,几乎成了机电兵和潜艇的代名词。

  其实,与潜艇上的官兵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他们深沉的外表下,都有特别可爱的一面。记者曾见过这样一幕:通道旁的角落里,一名已经下更的艇员没有急着回舱休息,而是抱着一棵椰苗,用纸巾沾水一遍遍轻轻擦拭。这是他出海那天带上艇的宝贝。

  当时,我的脑海浮现出一个词:“铁汉柔情”。在轰鸣闷热的舱室,在昼夜模糊的时间刻度里,各项需求被压减,心思会变得纯粹,生活也就有了更深刻的兴味——低矮的角铁下,椰苗刚刚长出嫩叶,在风管前微微摆动,摇曳出生命的活力与热烈。正如事后回忆第一次登上舰桥的感觉,吴红卫形容自己就像“踮起脚尖、扒着墙沿的小孩”,好奇地打量着全新的世界。久违的新鲜空气和壮美辽阔的大海,让身体的疲惫、内心的压抑一扫而空,他当时甚至希望下一场暴雨,把自己淋个爽快。

  把“上舰桥看看”当成心愿,吴红卫从未后悔成为一名潜艇兵。他只想告诉记者,在大洋深处,除了一座移动的堡垒、无声的长城,还有这样一群人——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使命,所以坚持。在他们眼里,当热爱融于事业,当使命融入血液,再难熬的岁月、再难受的苦累,都抵不过祖国和人民的那一声号令。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开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