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放军主力装备“出镜记”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解放军主力装备“出镜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8-01 22:03

  中新网8月1日电(特约观察员王立羽)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回望光辉征程,这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主力装备已实现从“小米加步枪”到“航母隐身机”的历史性跨越。而新中国反映不同时期建军成就的影视作品里,也留下不少现役装备的雄姿,成为记录解放军发展壮大轨迹的独特烙印。

  从“万国造”到“兵工传奇”

  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首部军事题材电影《南征北战》上映。该片由陈毅元帅、粟裕大将(当时还未授衔)任顾问,数千指战员参演,成为共和国影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

  该片拍摄时正值抗美援朝,参演部队不仅要拍电影,还接到了演习任务。用网友的话讲,《南征北战》其实是解放军实战复盘训练,顺便拍个电影。因此,该片不仅真实反映部队战斗力,也体现了建国初期解放军的装备特点。

  片中既有中正式步枪、仿马克沁机枪等国产武器,也有美、日、德、法等国制造的装备,其中一些还是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比如片中载着敌军长逃跑的美制M5轻型坦克。

  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新中国一边应对周边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一边奋发图强建设自主军工体系,这在当时影视作品中也有体现。

  59式坦克方队。图/中新社发 乔天富 摄

  1980年,八一电影厂推出边防题材影片《铁甲008》,其中出现的解放军装备已100%国产化。比如主角008号坦克,就是我国自主设计生产、被誉为“传奇五对轮”的59式主战坦克。

  而该片表现的解放军积极探索现代战争打法,以及59式坦克基于实战不断改进完善等情节,正是人民军队与新中国兵工在战火洗礼中不断淬炼、成长的真实写照。

  铸就海上军魂,锻造海战雄鹰

  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海魂》,讲述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海军基层官兵发动起义的故事。该片上映后,在1959年捷克斯洛伐克劳动人民电影节上荣获二等奖。

  国际获奖影片,必有过人之处。《海魂》以“长治”号护卫舰起义的真实事件为蓝本改编,而当时“长治”号已换装苏式装备,改名为“南昌”号。为配合拍摄,南昌舰再度出马,因拍摄自身起义的故事成为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

  建国初期,人民海军以“空潜快”,即海军航空兵、常规潜艇和近岸快艇为装备发展重点。我国从苏联引进P4、P6等多型鱼雷艇,并于1955年成功仿制出第一艘鱼雷艇。1959年电影《海鹰》中出现的解放军现役装备,就以鱼雷艇为主。

  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海鹰》主要情节取材于1955年积谷山东北海战。实战中,解放军鱼雷艇部队单艇独雷、勇猛出击,一举击沉敌“洞庭”号炮舰。

  而参战的鱼雷艇指挥员张逸民,不仅是影片顾问,还是编剧之一。因此,该片真实再现了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作战风格与英雄气概,上映后迅速在全国掀起“海军热”,而水兵的海魂衫也成为延续至今的流行风尚。

  亮剑蓝天:人民空军装备40年嬗变

  1958年,八一电影厂拍摄的《长空比翼》上映。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长空雄鹰》上映。

  这两部影片讲述的,都是抗美援朝时期人民空军力克强敌的故事。但1958年电影里,出现的是从苏联引进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而1976年影片中,亮相装备除了米格-15,还有国产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歼-5。

  18年间,中国空军装备实现了从引进到仿制,再到自主设计制造的跨越。而伴随共和国的成长脚步,影视作品中的解放军现役装备也越来越新,越来越先进。

  “天山雄鹰”翱翔海空,实施武装警巡。图/中新社发 车孟涛摄

  1999年,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冲天飞豹》上映。片中出现了定型不久的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

  别看“飞豹”现在已属老装备,当年电影播映时却堪称国产顶流。而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飞豹”编队从天安门广场上空掠过,那惊鸿一瞥,成为无数国人最骄傲和难忘的回忆。

  世纪新风貌:打造联合作战体系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力不断增强,解放军现役装备也与时俱进。2006年,热播剧《士兵突击》就展现了中国陆军的时代新貌。

  比如,“许三多们”使用的95式突击步枪、95式轻机枪、85式狙击步枪和“红缨”系列单兵地空导弹,已大量装备部队。

  当时还处于测试阶段的国产东风“铁甲”突击车(东风“猛士”的前身),也在剧中出现,而步坦配合、直升机垂降等剧情,更是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新世纪初解放军的陆战装备与训练水平。

  由于我国军工科技发展迅速,1999年阅兵中让人眼前一亮的96式主战坦克在《士兵突击》里出现时,已被戏称为“过于落后,可以拍戏了。”而2018年度军事大片《红海行动》中,解放军新一代主力装备纷纷亮相,则令观众大呼过瘾。

  跨入新时代:全面换装 敢打必胜

  在《红海行动》中,除了单兵翼装伞降系统、翼龙系列无人机、直-9C舰载直升机等特种装备,人民海军多型新锐舰艇也频频出镜:054A型导弹护卫舰、071型船坞登陆舰、904B型补给舰、039A型柴电潜艇、726型气垫登陆艇,阵容可谓豪华。

  “邯郸”号054A型导弹护卫舰起航。图/中新社发 邱浩翰摄

  尤其担当重要角色的是054A型导弹护卫舰,被网友亲切称作“新青年”。其在片中不仅是突击队的海上基地,还用1130型近防炮拦截来袭火箭弹、用76毫米主炮轰击武装分子、用舰载无人机发射导弹摧毁敌坦克,全方位展现了解放军陆海空一体化、信息化作战的实力。

  2023年电影《长空之王》中,解放军最先进的歼-20隐身战机亮相。而2024年央视热播剧《海天雄鹰》中,现役主力舰载机歼-15和首艘航母“辽宁”号也联袂出镜。

  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出现在影视剧中,不但是我国雄厚国力的象征,更凸显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维护正义与和平的强大信心。(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 中国向中埃塞农业减贫示范村捐赠一批农业设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