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军队为和平出征 重温中国军队的海外故事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军队为和平出征 重温中国军队的海外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01 09:51

中国军队为和平出征

  ■解放军报记者 徐 琳

  今天,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迎来建军97周年。

  从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红旗招展;从雪山草地的艰难跋涉,到抵御外侮的誓死不屈;从解放全国的南征北战,到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从戍边守疆的寸土必争,到抢险救灾的无畏逆行……97年来,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和平出征,愈发成为中国军队的鲜明标识。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从远海航行提供医疗服务,到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国军队以实际行动捍卫和平、传递友谊、播撒希望,让世界看到了大国军队的责任与担当。

  本期让我们重温中国军队的海外故事,共同见证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和平足迹。

——编 者

  向险而行,兑现庄严承诺

  黎以边境,烈日炎炎。

  随处可见的弹坑和路边的汽车残骸,诉说着这里饱经战火的过往。尽管近期局势不断升级,但接到联黎部队命令后,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官兵没有丝毫犹豫,周密制订计划后,冒着危险前出,执行防卫工程施工材料转运任务。

  坐落在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曾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然而连年战乱给这里留下了满目残垣。自2006年中国首批赴黎维和部队进驻任务区以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在这片土地上为世界和平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2006年7月,黎以冲突期间,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哨位上的杜照宇与来自其他国家的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不幸遇难,用生命兑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铮铮誓言。

  在黑暗中守望黎明,在动荡中守护安宁。从1990年4月联合国维和行动简报上第一次出现中国军人的消息至今,34载栉风沐雨,从柬埔寨到利比里亚,从马里到南苏丹,从刚果(金)到阿卜耶伊……不论在哪个任务区,不论多危险多艰苦,中国维和官兵始终坚守战位,忠实履行使命。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中国维和官兵从未退缩。刘鸣放、杜照宇、谢保军、申亮亮、李磊、杨树朋……10余名中国维和军人为了崇高的和平事业献出生命。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这条以汉英两种语言播发的通告,如今已经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回响了近16年。

  经西沙、南沙,过马六甲海峡,横穿印度洋,直抵阿拉伯半岛……今年2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广东湛江某军港解缆起航,第46次踏上这条长达数千海里、跨越4个时区的航线。编队战舰在海面上犁出的一道道深蓝航迹,见证了维护航道安全与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国行动,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风范与担当。

  为国际航道护航,为祖国利益护航,为生命安全护航。2008年12月以来,一批批中国海军护航官兵接力出征,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他们不畏艰险,用勇气与坚毅兑现着中国军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

  守望相助,彰显大国担当

  “和平之港”再迎“和平之舟”。

  7月中旬,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一批批来自这艘“大白船”的中国军医前往医院、社区、学校,把专业技术、医疗用品、医学知识送到当地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和平方舟”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多次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截至今年6月,和平方舟医院船累计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民众29万余人次,实施手术1700多例,总航程29万余海里。

  从孟加拉国女孩“中国”到印度尼西亚男孩“方舟”,随着和平方舟医院船一次次远航、一个个小宝宝健康出生茁壮成长,和平与友谊的“种子”也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正是一支支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与当地医院结成帮扶对子,还是在疫情肆虐之时捐献物资;无论是前往偏远的村庄送医送药,还是精心救治维和友军,中国维和军医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健康,为遭遇伤病折磨的人们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火。

  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续施工28天,比预计工期提前30多天,圆满完成中国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修建任务;汤加遭受火山海啸灾难,中国海军舰艇连续航行5200余海里,将1400多吨救灾物资及时运抵;阿富汗发生严重地震灾害,运-20连续3天飞赴灾区,将当地民众急需的帐篷、折叠床等物资第一时间送达……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军队携手各方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积极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一次次于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不仅彰显了中国军队的担当与善意,也拉紧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情感纽带。

  携手砺兵,共铸和平之盾

  7月17日,广东湛江附近海域,浪花翻涌。

  随着联合救援演练结束,中俄“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落下帷幕。与以往相比,此次演习组织实施更为灵活,作战协同要求更高。双方围绕“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课题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联合作战能力水平,展示了共同维护海上和地区安全稳定的决心。

  近一段时间,从中白“雄鹰突击-2024”到中老“友谊盾牌-2024”,从中阿“猎鹰盾牌-2024”到中越“合作-2024”,从中蒙“草原伙伴-2024”到中柬“金龙-2024”……中外军队联合演训活动频繁举行,演练内容丰富多元。

  如今,秉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增进各国军队间了解及友谊的原则,参加或主办双边、多边、多军种、多层次的联演联训联赛,已经是中国军队对外交流合作的常态。

  和平需要维护,能战方能止战。联演联训是检验和提高我军维护和平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检验我军实战化训练水平,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参演国之间增进友谊,提高中外协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能力。通过一次次携手砺兵、一次次并肩作战,友谊互信的根基更加坚实,捍卫和平的盾牌更加坚固。

  时光荏苒,走过97载峥嵘岁月的中国军队,正愈发积极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军队走向世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世界多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意味着世界多了一支维护和平发展的强大力量。

  和平是中国军队的不懈追求。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迈向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捍卫和平 誓言铮铮

图①:第46批护航编队许昌舰举行宣誓签字仪式。梁杰培摄

图②:中国第14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向军旗宣誓。王军杰摄

图③: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举行升国旗仪式。王宗洋摄

图④:中国第4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官兵整齐列队,举行庆祝“八一”活动。王冬冬摄

  “用生命践行使命,以实干捍卫和平”“我们为和平、合作、友谊而来”“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护航编队、维和分队、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等我军海外任务部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列队宣誓、郑重签名……连日来,中国海军第46批护航编队举行一系列活动,喜迎“八一”到来。自今年2月起航以来,编队始终紧盯建设忠诚编队、战斗编队、先锋编队、放心编队目标,顺利完成数十批次船舶护送任务。“勇闯大洋,为国争光。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交出一份令祖国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海天之间,编队官兵用铮铮誓言表达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逐梦深蓝、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部署在非洲红土地上的中国第14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目前正在执行机场设施维护、公路桥梁整修等任务。利用任务间歇,分队官兵举行向军旗宣誓活动,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修筑的公路和桥梁不仅连接城市和乡村,更承载和平与希望。”分队机械操作手后鹏乾说,“完成好每一次任务、铺好每一条和平之路,这是我和战友们的共同目标。”

  “敬礼!”“八一”前夕,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营区冉冉升起,基地全体官兵整齐列队、庄严敬礼,祝福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2017年8月1日,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举行。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八一’是人民军队的‘生日’,也是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的‘生日’。”基地官兵纷纷表示,开营7年来,基地为我军执行维和、护航等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努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解放军报北京7月31日电 综合马晓明、高鸿杰、张大禹等来稿)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