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军队为和平出征 重温中国军队的海外故事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军队为和平出征 重温中国军队的海外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8-01 09:51

中国军队为和平出征

  ■解放军报记者 徐 琳

  今天,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迎来建军97周年。

  从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红旗招展;从雪山草地的艰难跋涉,到抵御外侮的誓死不屈;从解放全国的南征北战,到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从戍边守疆的寸土必争,到抢险救灾的无畏逆行……97年来,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和平出征,愈发成为中国军队的鲜明标识。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从远海航行提供医疗服务,到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国军队以实际行动捍卫和平、传递友谊、播撒希望,让世界看到了大国军队的责任与担当。

  本期让我们重温中国军队的海外故事,共同见证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和平足迹。

——编 者

  向险而行,兑现庄严承诺

  黎以边境,烈日炎炎。

  随处可见的弹坑和路边的汽车残骸,诉说着这里饱经战火的过往。尽管近期局势不断升级,但接到联黎部队命令后,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官兵没有丝毫犹豫,周密制订计划后,冒着危险前出,执行防卫工程施工材料转运任务。

  坐落在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曾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然而连年战乱给这里留下了满目残垣。自2006年中国首批赴黎维和部队进驻任务区以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在这片土地上为世界和平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2006年7月,黎以冲突期间,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哨位上的杜照宇与来自其他国家的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不幸遇难,用生命兑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铮铮誓言。

  在黑暗中守望黎明,在动荡中守护安宁。从1990年4月联合国维和行动简报上第一次出现中国军人的消息至今,34载栉风沐雨,从柬埔寨到利比里亚,从马里到南苏丹,从刚果(金)到阿卜耶伊……不论在哪个任务区,不论多危险多艰苦,中国维和官兵始终坚守战位,忠实履行使命。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中国维和官兵从未退缩。刘鸣放、杜照宇、谢保军、申亮亮、李磊、杨树朋……10余名中国维和军人为了崇高的和平事业献出生命。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这条以汉英两种语言播发的通告,如今已经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回响了近16年。

  经西沙、南沙,过马六甲海峡,横穿印度洋,直抵阿拉伯半岛……今年2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广东湛江某军港解缆起航,第46次踏上这条长达数千海里、跨越4个时区的航线。编队战舰在海面上犁出的一道道深蓝航迹,见证了维护航道安全与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国行动,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风范与担当。

  为国际航道护航,为祖国利益护航,为生命安全护航。2008年12月以来,一批批中国海军护航官兵接力出征,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他们不畏艰险,用勇气与坚毅兑现着中国军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

  守望相助,彰显大国担当

  “和平之港”再迎“和平之舟”。

  7月中旬,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一批批来自这艘“大白船”的中国军医前往医院、社区、学校,把专业技术、医疗用品、医学知识送到当地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和平方舟”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多次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截至今年6月,和平方舟医院船累计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民众29万余人次,实施手术1700多例,总航程29万余海里。

  从孟加拉国女孩“中国”到印度尼西亚男孩“方舟”,随着和平方舟医院船一次次远航、一个个小宝宝健康出生茁壮成长,和平与友谊的“种子”也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正是一支支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与当地医院结成帮扶对子,还是在疫情肆虐之时捐献物资;无论是前往偏远的村庄送医送药,还是精心救治维和友军,中国维和军医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健康,为遭遇伤病折磨的人们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火。

  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续施工28天,比预计工期提前30多天,圆满完成中国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修建任务;汤加遭受火山海啸灾难,中国海军舰艇连续航行5200余海里,将1400多吨救灾物资及时运抵;阿富汗发生严重地震灾害,运-20连续3天飞赴灾区,将当地民众急需的帐篷、折叠床等物资第一时间送达……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军队携手各方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积极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一次次于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不仅彰显了中国军队的担当与善意,也拉紧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情感纽带。

  携手砺兵,共铸和平之盾

  7月17日,广东湛江附近海域,浪花翻涌。

  随着联合救援演练结束,中俄“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落下帷幕。与以往相比,此次演习组织实施更为灵活,作战协同要求更高。双方围绕“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课题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联合作战能力水平,展示了共同维护海上和地区安全稳定的决心。

  近一段时间,从中白“雄鹰突击-2024”到中老“友谊盾牌-2024”,从中阿“猎鹰盾牌-2024”到中越“合作-2024”,从中蒙“草原伙伴-2024”到中柬“金龙-2024”……中外军队联合演训活动频繁举行,演练内容丰富多元。

  如今,秉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增进各国军队间了解及友谊的原则,参加或主办双边、多边、多军种、多层次的联演联训联赛,已经是中国军队对外交流合作的常态。

  和平需要维护,能战方能止战。联演联训是检验和提高我军维护和平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检验我军实战化训练水平,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参演国之间增进友谊,提高中外协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能力。通过一次次携手砺兵、一次次并肩作战,友谊互信的根基更加坚实,捍卫和平的盾牌更加坚固。

  时光荏苒,走过97载峥嵘岁月的中国军队,正愈发积极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军队走向世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世界多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意味着世界多了一支维护和平发展的强大力量。

  和平是中国军队的不懈追求。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迈向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捍卫和平 誓言铮铮

图①:第46批护航编队许昌舰举行宣誓签字仪式。梁杰培摄

图②:中国第14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向军旗宣誓。王军杰摄

图③: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举行升国旗仪式。王宗洋摄

图④:中国第4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官兵整齐列队,举行庆祝“八一”活动。王冬冬摄

  “用生命践行使命,以实干捍卫和平”“我们为和平、合作、友谊而来”“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护航编队、维和分队、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等我军海外任务部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列队宣誓、郑重签名……连日来,中国海军第46批护航编队举行一系列活动,喜迎“八一”到来。自今年2月起航以来,编队始终紧盯建设忠诚编队、战斗编队、先锋编队、放心编队目标,顺利完成数十批次船舶护送任务。“勇闯大洋,为国争光。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交出一份令祖国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海天之间,编队官兵用铮铮誓言表达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逐梦深蓝、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部署在非洲红土地上的中国第14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目前正在执行机场设施维护、公路桥梁整修等任务。利用任务间歇,分队官兵举行向军旗宣誓活动,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修筑的公路和桥梁不仅连接城市和乡村,更承载和平与希望。”分队机械操作手后鹏乾说,“完成好每一次任务、铺好每一条和平之路,这是我和战友们的共同目标。”

  “敬礼!”“八一”前夕,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营区冉冉升起,基地全体官兵整齐列队、庄严敬礼,祝福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2017年8月1日,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举行。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八一’是人民军队的‘生日’,也是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的‘生日’。”基地官兵纷纷表示,开营7年来,基地为我军执行维和、护航等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努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解放军报北京7月31日电 综合马晓明、高鸿杰、张大禹等来稿)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