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教育统筹:做好每堂课的“加减法”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教育统筹:做好每堂课的“加减法”

来源:中国军网2024-07-29 14:55

  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组织海勤陆勤官兵同上一堂课。杨浩 摄

  赶课不如磨课,政治干部备课不能做简单的“文字搬运工”“材料传话筒”

  回想起那次授课,某舰何教导员至今还有些羞愧。

  一次出海训练归来,恰逢周四上午,何教导员看了一眼本月教育计划表,这个月是战斗精神强训月,按计划组织战斗精神教育。

  “这堂课有现成的讲稿,稍微修改一下即可。”何教导员快速准备好下午的授课教案。

  课堂上,何教导员按照以往的套路列举了几个战斗英雄的故事,也讲述了培塑战斗精神的重要性。

  互动环节,一名战士突然站起来问:“教导员,你刚才讲的这些故事我们都听过很多遍了,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给我们讲讲?”

  年轻战士的坦率,一时让何教导员有些措手不及。仓促之下,他凭记忆又补充了几个战斗英雄的故事,课后连他自己都觉得举的例子内容不精彩。

  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张干事曾到几个基层单位“推门听课”,发现在课堂上闹过“红脸”的不止何教导员一人。

  某中队和指导员刚上任不长时间,精心准备的教育课上,热搜段子、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形式非常新颖,引来官兵掌声连连。

  和指导员本以为这堂课的课堂氛围会迎来机关表扬,没想到下课后,张干事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虽然课堂氛围活跃,但主题不突出,真正以理服人、说到点子上的东西不多,道理没有讲透。”

  教育工作年年抓,教育计划各级层层细化、精心设计,可是从课堂表现来看,教育质效并不高。

  座谈时,二级上士王烨最先发言:讲来讲去就那么几个故事、几句道理,开展的活动也是那么“几下子”。大鱼大肉吃多了都会腻,更何况“精神食粮”?低质量重复搞教育,同样让人感到不合“胃口”。

  三级军士长关庆禹接过话茬:如果教育只注重形式,简单迎合搞庸俗化,不敢理直气壮讲“大道理”,教育就起不到铸魂育人的作用。

  不少基层干部也道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窘境:部队大项任务繁重、工作节奏紧张,如果教育活动部署过多、过急、过满,也容易引发官兵厌烦情绪,不仅让工学矛盾更为突出,教育本身的成效也会打折扣。

  “赶课不如磨课,政治干部备课不能做简单的‘文字搬运工’‘材料传话筒’。”座谈中,该基地政治工作部领导说。

  随后,一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减法”的探索开始了。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繁杂的教育内容逐条逐项梳理出来,合并同类项、删减多余项、聚焦中心项,落实教育统筹协调机制,让基层政治干部能有更多的时间在创新教育形式、提升授课质量上发力。

  “减”的是冗杂内容、老套手段,“加”的是科学组教的方法和求真务实的理念

  目睹多名基层政治干部在课堂上的困境后,张干事深知教育统筹的重要性。那段时间,他一直琢磨着为繁杂的教育内容“瘦身”,可是看着教育计划表,好像每一堂课都是“必修课”。

  怎么“减”又如何“加”?该基地组织的教育统筹推进会上,基地领导的一句话给张干事指明了方向:“‘减’的是冗杂内容、老套手段,‘加’的是科学组教的方法和求真务实的理念。”

  作为教育统筹的牵头部门,该基地政治工作部决定结合单位实际“摸石头过河”。几次大胆尝试后,他们发现,教育统筹要理出关联模块,找准关联节点,用一个动作承载多重内涵,一个载体兼顾多个动作,以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实现教育成效最大化。经过一番探索实践,一份《关于加强教育统筹增强教育实效的措施》下发到各基层单位。

  某大队王干事拿着《措施》仔细一看,一张年度教育统筹思维导图引起她的注意:上面以上级部署的教育内容为主题,突出“铸忠诚”和“担使命”两条主线,讨论辨析活动以“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为统领,不仅梳理了各项教育活动的规定动作、重点任务和要求,还用颜色鲜明的框图对相似的内容进行了标注。

  王干事根据导图中的相关提示,重新拟制了大队年度教育计划,其中一组数据让她颇有感触:5月,大队基层主官人均备课数量比上个月减少2节,但各项规定动作均可以得到落实。

  教育不在多,关键在于是否走心入脑。每次授课前,该大队张教导员都会邀请战士们一起探讨授课内容和方法。最近一堂教育课上,他们组织官兵录制《微课300秒》思想政治教育课系列视频,活泼的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问题解读受到官兵青睐。

  教育统筹并不意味着只炒一盘“大锅菜”,实现“精准滴灌”才能确保质效

  教育统筹刚推行时,各单位都参照基地的教育统筹推进思维导图“照葫芦画瓢”。某仓库徐教导员也根据部署,对多项内容进行了整合。然而,一次翻阅官兵笔记时,徐教导员发现,同一堂课,不同官兵的课堂笔记差异很大,“能够明显感受到大家感兴趣的点并不一样”。

  官兵恳谈会上,徐教导员抛出疑惑,官兵吐露心声:“理财教育讲的是怎么用好大额资金,对于我们刚入伍的新兵来说,考虑这些具体问题有些为时过早”“仓库历史这堂课我已经听了十几年,很多细节都能倒背如流了”……

  “众口难调,教育统筹并不意味着只炒一盘‘大锅菜’,实现‘精准滴灌’才能确保质效。”在基地机关指导下,该仓库将官兵区分为不同类群,针对性安排授课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多名政治干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打造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分层施教模式。

  这一举动在该基地引起热议。大家提到一个共同问题:教育统筹的目的是理清教育思路,减少基层教育负担,现在这样同一主题往往要备两到三课,会不会增加基层政治干部的负担?

  面对质疑,该基地机关解释:“经过科学筹划各类教育内容后,我们把分层施教模式融入基地主导的教育协作区,基层政治干部的负担反而轻了。”

  教育协作区如何运行?第一步,区分人员类别、岗位特点、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精细化教育;第二步,每个协作区每月遴选政治干部,推出一堂“精品课”,而后在不同单位间进行“共享式”授课;第三步,机关负责把关,统筹分配好课程所需受众群体,协调集中组织时间授课。

  统筹好教育力量为分层施教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幕幕协同授课的好戏渐次拉开。某大队高教导员说:“现在不仅是授课次数减少了,就连授课的听众也是分层施教,我们备课更有针对性。”

  “搞好教育统筹,不仅是机关的事情,更需要基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优化形式与载体,让基层的教育‘活起来’。”丰富的教育资源,离不开群众性教育平台的孵化。

  这段时间,该基地各基层单位创新的教育形式不断涌现:某通信站开办“阳光海”读书分享广播,某护卫舰支队结合“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开展“奋斗者·正青春”新老兵对话会,某教导大队围绕当前热点话题举办“军人生来为打赢”主题演讲比赛……这些基层教育“品牌”,发挥了“酵母”作用,让教育“有意义”的同时也变得“有意思”。

  高教导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基层营连开展教育基本是‘单打独斗’,加之与其他工作冲突,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如今,统筹、协作、共享教育资源,带兵人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掌握官兵现实思想和倾向性问题上,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教育更有针对性。”

  好的教育像盐一样不可或缺,但要善于将盐溶解到食物中让人自然吸收

  现实条件的限制让某队吴教导员很无奈——两个分队常年在外执行任务,作业点位分散,人员很难集中。

  “教育统筹后,课时减少了,内容也更加具体了,但是官兵一旦出去执行任务,教育课怎么统筹好?”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吴教导员。

  单位驻防的“小散远直”单位,一直是基地领导关注的重点。经过一番探索,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外业任务对天气要求极高,遇到不良气候时,官兵通常待命,这不失为开展政治教育的好时机;任务途中经过多处历史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可以开展现地教学。

  “好的教育像盐一样不可或缺,但要善于将盐溶解到食物中让人自然吸收。”该基地领导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统筹不只是做‘减法’,更要搞‘搭配’。教育与使命任务密切融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前段时间,吴教导员跟随外业分队前出,途经红色教育点位——抗日英烈金伯阳雕像。“金伯阳在掩护杨靖宇率领的主力部队突围时,胸部不幸中弹,但他仍坚持战斗,并对战友说‘不要管我,你们快向外突围’,牺牲时年仅26岁……”

  迎风而立,吴教导员带领官兵追忆革命先辈的战斗事迹。随后任务中,官兵们上礁石、登海岛,没有一人叫苦喊累。一天下来,大家超额完成任务。

  海浪翻滚,战舰驰骋。刚刚结束一天训练,该基地乌海舰二级军士长都业飞又加入复盘总结中。

  让都业飞意外的是,这次训练复盘总结与“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结合了起来。大家聚焦特情应对深查深辨,在战位中引导官兵找准症结、抓实改进措施、促进能力提升。

  讨论中,都业飞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让官兵们感触颇深——为探索装备极限效能,都业飞和战友展开技术攻关。其间,他们多次碰到困难,有人想要放弃,但都业飞一直坚持。经过艰苦努力,这次训练中,他提出的战法得到了检验。

  “听了都班长的故事,我感到很惭愧。之前,受一些观念影响,我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都业飞的分享结束后,下士宋子彬主动发言,表示要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当好战斗力建设的“螺丝钉”。(于超付康 王垣镔)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