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71集团军某旅组织骨干跨专业培养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第71集团军某旅组织骨干跨专业培养

来源:中国军网2024-07-29 14:51

  跨界训练中,坦克分队底盘技师鲁衍洁(右一)为战友讲解快速排障技巧。赵根沅 摄

  无人机前出侦察、工兵小组爆破排障、步坦协同向纵深冲击……7月中旬,皖东腹地,第71集团军某旅组织合成营战术训练。其间,担负主攻任务的“四平营”一辆步战车“战损”,班长、副班长相继“重伤”。驾驶员陆干荣临危受命,指挥步兵班下车战斗。在他的冷静指挥下,各成员密切配合,娴熟运用战术动作成功夺占要点。

  “未来战场瞬息万变,对战斗员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在平时练就一专多能,战时才能做到一兵多用。”谈起当天的训练体会,该营干部陈锁深有感触地说。

  看上去心情不错的他,对官兵在这次训练中的表现较为满意。与笔者交谈中,陈锁谈起了他刚到合成营任职时的一次经历。

  那是两年前的一次训练,驾驶员“阵亡”后,官兵未能及时顶替驾驶岗位,致使坦克当场“趴窝”。“若是狙击手负了伤,能否有人顶得上实施狙击?如果班长出了意外,谁还能接替指挥完成任务?”该旅领导复盘总结时的一连串发问,让官兵陷入沉思。随后,旅里在征求大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一方面狠抓专业训练,引导官兵通过专攻精练练强“看家本领”;另一方面打破专业界限,鼓励专业尖子结合任务开展跨界练兵,努力成为一专多能、一岗多通的“多面手”。

  工作中,该旅秉持平时互通、战时互补原则,区分不同兵种专业摸清骨干人才队伍底数,建立“专业尖子信息库”;统筹考虑关联性强的专业课目开设集训班,遴选高级军士担任教练员,指导帮带专业尖子开展跨界训练;鼓励专业尖子结合个人专长、任务需要等,研练设障与破障、侦察与反侦察、雷达与电抗等对抗性专业,不断拓展专业视野、增强综合能力。

  工兵连下士刘瑜练好防化爆破技能的同时,刻苦学习通信专业知识,通过考核后取得通信专业证书;修理连二级上士王瑞通过坦克底盘修理工职业技能高级等级鉴定后,在旅队驾驶骨干帮带下学习装甲车辆驾驶,并取得相关证书;作为电子对抗连专业尖子,中士唐际基结合自身特长跨界学习多个专业,在单位组织的综合技能比武中斩获佳绩……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实践,该旅不少专业尖子通过拓展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能力素质,成为旅队跨界训练的佼佼者。

  在专业尖子中倡导跨界训练的同时,该旅还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苗子”,为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力量。尤其对于基础扎实、表现较好的人才“苗子”,他们根据其能力基础、发展潜力、个人兴趣等,指定专业尖子开展“一对一”帮带,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面对新装备列装对官兵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取得驾驶专业特级证书的合成三营一级上士武炳温,换岗到通信专业后潜心钻研,攻克多个通信保障难题,并帮带培养多名年轻骨干。支援保障连技师寇雷参加上级组织的装甲专业尖子能手集训,勤学苦练、深钻细研,遇到疑难问题反复咨询专家、请教骨干,熟练掌握了多种底盘车型维修技巧,被评为“大师傅级尖子能手”。载誉归来的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跨界训练的重要性,在单位组织的跨专业集训中主动请缨担任教练员,为培养更多跨界人才作贡献。

  在该旅前不久组织的一次战术训练中,侦察兵邵良欢所在班组配属到装步连,担负破袭“敌”特种目标的任务。孰料,在距对方阵地不足5公里的地方,装步连战车突发故障,驾驶员下车抢修时意外“受伤”。危急时刻,在寇雷帮带下逐步成长起来的邵良欢果断上前,运用跨界训练掌握的维修技能成功排除故障,为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赢得时间。

  此外,该旅机关部门还通过定期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精准掌握岗位任务需要和人才成长诉求,进一步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他们融合工兵、防化、火力、装甲等建成10多个跨专业研讨室,为官兵开展跨界训练提供充足场地保障。(刘波蒋雨铖 李政)S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