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草方格织出沙漠绿洲,八步沙民兵连助力生态建设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草方格织出沙漠绿洲,八步沙民兵连助力生态建设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2024-07-26 09:39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民兵连弘扬“六老汉”进取精神助力生态建设——

草方格织出沙漠绿洲

  ■苗 翔

  盛夏的西北荒漠,烈日炎炎。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上,八步沙民兵连民兵穿梭在方方正正的草方格间,挖沟埋草、挥锹填沙,两米见方的网格状沙障依次铺开,不断向远处延伸。这是民兵连常态开展“造格治沙”活动的一个场景。

八步沙林场草方格俯瞰图。张刚摄

  民兵郭龙章告诉笔者,草方格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有效治沙方法。网状的草方格使土地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增加了土地表面粗糙度,不仅能有效减缓风速,还能稳定土壤,减轻水土流失。“后续,草方格内可以种上梭梭、柠条等植物,这种网状结构可以提升植物的存活率。”郭龙章介绍说。

  站在八步沙林场向远处眺望,一个个草方格整齐地排列在沙丘上,牢牢锁住流动砂砾,迎风摇曳的梭梭向过往游客展示着八步沙几十年来的治沙成果。这里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曾经黄沙漫天,植被稀少,出门八步就是沙,故而得名“八步沙”。20世纪80年代初,为保护家园,郭朝明、贺发林等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绿,一进再进;沙,一退再退。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绵延的绿洲。40余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持续推进治沙造林事业,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成立民兵连,就是要继续弘扬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发挥民兵亦兵亦民的优势,切实担负起辖区生态治理、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古浪县人武部参谋何伟林介绍,去年12月,经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命名并授旗,八步沙民兵连正式成立。

  为编实建强民兵队伍,人武部赴八步沙林场周边10余个乡镇进行调研,针对辖区防沙治沙任务重、林草火灾险情多的实际,以辖区水利、林草等职能部门专业人员为主体,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人员为补充,打造集生态保护、应急抢险、道路抢修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民兵分队。

  沙漠天气瞬息万变。“这里刮的多是5级以上的大风,只能眯着眼睛、顶着风沙干活。”民兵连连长奎国发一边将成束的麦秸秆轧进沙中,一边笑着说,“赶上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我们都会被吹得东倒西歪,大伙只能趴在地上,等沙尘过了,抖落身上的尘土,挖出工具继续战斗。”据悉,自成立以来,八步沙民兵连已完成草方格600亩,成为八步沙一道坚实的防沙屏障。

  人与沙的较量,不仅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众所周知,在沙漠种树很难一劳永逸。有时树苗刚栽上,根还未扎稳,就被大风连根拔起;好不容易扎下根,墒情稍有变化,一些成活的树苗又枯死。尽管困难重重,郭龙章依旧笑着说:“情况越来越好。草方格面积的增大,极大改善了树苗的生长环境。”目前,民兵连已完成人工造林100余亩。

  为提升树苗成活率,今年年初,民兵连与八步沙林场建立协作机制,结成共建共育帮扶对子,实现治沙植绿信息互通、经验互学、难题互解。

  “大伙加把劲,每个树坑必须按照长宽高均1.2米的标准开挖。”在今年八步沙林场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中,民兵连民兵与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一同挥锹培土,种下金叶榆、沙枣等苗木。郭玺虽年龄与大部分民兵队员相仿,但植树治沙经验丰富,常为队员讲解治沙技巧。此外,民兵连还主动承担了林场400亩生态林的管护任务。巡查隐患、监测病害、修剪枝条……在他们的精心管护下,400亩生态林郁郁葱葱,2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平时参与生态治理,急时处置火灾险情、维护道路安全。”奎国发告诉笔者,民兵连还担负着林场周边道路维护、草场巡逻、防火等应急救援任务。今年,在县人武部统一指挥下,民兵连有效处置各类火情10余起,完成20余次道路清障任务,获得军地领导好评。

  “祁连大漠,历代治沙,八步沙的精神带给我力量,用力去拼搏,全力去守护……”傍晚时分,大漠日落,忙碌了一天的民兵连队员扛着工具,唱着连歌,行走在返程沙丘上,歌声乘着风声,在绵延的草方格上飞扬。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