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国送好兵——山东省临沭县连续63年为国输送优质兵员记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为国送好兵——山东省临沭县连续63年为国输送优质兵员记事

来源:新华社2024-07-24 09:58

  新华社记者

  今年春天,山东省临沭县向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钢八连”定向输送了24名新兵。又一茬听着“钢八连”故事长大的孩子们走进了军营。

  “1944年除夕夜,‘钢八连’与一伙日伪军在朱村展开激战,24名年轻的指战员长眠于此。每逢新春,朱村百姓都要在烈士墓前放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以慰英魂。”

  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年过七旬的义务讲解员王经臣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操着乡音,向参观者讲述当地“第一碗水饺敬英烈”的年俗。

  军爱民,民拥军。

  “沂蒙精神一直感召激励着这片红色热土。”临沭县县长侯素云说,“选送优秀青年参军报国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自1961年恢复建县以来,临沭县连续63年无责任退兵,累计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2.5万余名,多次被军队和山东省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形成了征兵工作“临沭经验”的金字招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沭县探索开创新时代征兵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现高素质兵员比例连续12年持续跃升。”侯素云介绍。

  这个县,缘何能够连续多年输出高质量兵员?经过记者多方实地探访,答案越发清晰——

  为国选好兵,为战点精兵。

  临沭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征兵工作提到爱党、爱国、爱军的高度去认识和实践,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无论接力棒传到谁手里,历任19名书记、22名县长和41名人武部部长、政委都坚决扛起党管武装工作的政治责任。

  “向部队输送高素质兵员是党管武装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关系国家安危的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沉甸甸的责任。”临沭县县委书记张雷说。

  63年来,临沭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无责任退兵”这份荣誉——选兵,突出一个“精”字;验兵,突出一个“严”字;定兵,突出一个“准”字。

  “我们一方面通过到新训机构回访、赴驻军单位座谈等,摸清不同军兵种和地域的特点要求;另一方面对大学毕业生、高级技工等征集对象分类建档,确保重点方向无盲区、重点群体不落人。”临沭县人武部部长孙军涛说。

  为了实现兵员征集供需对接的精准耦合,临沭县紧盯战斗力标准选好兵,利用大数据辅助系统全面掌握辖区内兵员潜力以及在外务工、上学青年等辖区外重点对象情况,把过去的“概略征集”变成现在的“精准发动”,真正做到一季一研判、一人一对策。

  时任县人武部部长王金华2次专程去青岛动员机电类专业人才袁海鹏参军,又到他父母家中做工作,如今袁海鹏已是连队主官,“三顾茅庐追好兵”的故事传为佳话。

  征兵准星始终瞄向战斗力靶心,是临沭征集高质量兵员的根本所在。

  在临沭,青年应征要过“七道关”,年龄、政治面貌、身体、文化、病史等情况都要逐一接受核验。“为战点兵就要立起向战从严的标准,”临沭县人武部政委孙国林说,“我们主动强化研判,将思想和身体存有隐性问题的对象坚决挡在军营之外。”

  走进沂蒙支前纪念馆,记者看到一幅往年应征入伍的新兵合照,人人眼神坚定、意气风发。

  这张照片里的每个年轻脸庞背后,都有13名责任人。

  临沭县推行“13名责任人”责任制,涵盖了家庭以及村(社区)、镇(街道)、县等各级有关职能部门,每一环节人员主体和责任分工明晰,确保送出的兵员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好钢做刃,好男当兵。大批从临沭走出来的子弟兵扎根军营、建功国防,其中2200余人次立功受奖,涌现出“时代楷模”满广志等优秀军人代表。

  去年,临沭县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表彰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临沭县结合时代特点为部队输送高质量兵员,是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示范,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的鲜明体现,也是山东征兵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张名片。”山东省军区政委王爱国说。

  送出去的是好铁,回来的是好钢,是建设家乡的栋梁。临沭县县委书记张雷介绍,目前,临沭全县四分之一以上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由退役军人担任,退役军人群体在救火防火、清淤清障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基层群众的“主心骨”。

  如今,2024年秋季征兵工作正在临沭如火如荼开展。新时代的“支前”故事,仍在继续。(刘国顺、林琳、贾启龙、黄一宸)

  (新华社济南7月23日电)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乌伦古湖冬捕开始

  • “蛇展”迎蛇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