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他们的戍边故事,体味一场携手奔赴背后的勇气和力量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从他们的戍边故事,体味一场携手奔赴背后的勇气和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7-08 09:19

因为热爱,所以奔赴

  ■李学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国涛 刘大辉

  “如果不来这里当兵,祖国边防线在我脑海中的样子,或许将一直是地图上的那条线。”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色乡边防连大学生士兵费叶胜望着远方的山峰,向记者说道,“如今,真的站在这里,越发理解了‘祖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少’的深刻含义。”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费叶胜在大一时选择了参军入伍,从北京一路奔赴西藏。和费叶胜一样,大学生士兵康厚宏、陈鸿宇等人均来自知名高校,同样在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开启了军旅生涯。

  不同的青春相同的色彩,不同的经历相同的梦想。与梦想相向而行,他们满怀憧憬与期待,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是名校生,拥有夺目的过往。但曾经的高光时刻不仅是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一张入伍通知书,让我走向了新的海拔高度,也站上了人生的新高度。”康厚宏感慨。

  “这里的生活为我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了边防,生命从此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一年前,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陈鸿宇决定先到军营服役,他很庆幸抓住了这次为祖国戍边的机会,希望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他们的戍边故事,体味这一场携手奔赴背后的勇气和力量。

巡逻官兵向着点位行进。

  执着的奔赴,蜕变的开始

  去年3月,预定新兵的役前集训中,当组训干部问起谁愿意主动到西藏边防服役时,费叶胜是第一个站起身的。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的军旅梦,已经在费叶胜的心中埋藏了很久。当青春遇到边关,他选择义无反顾地追寻梦想。

  飞机、火车、汽车……一路辗转,费叶胜既紧张又兴奋。沉甸甸的行囊里,有父母的牵挂和嘱托,有同校师生的赞许和祝福,更有他的赤诚与担当。

  同学们曾说费叶胜身上有天生的军人气质,大学新生军训期间,他获评了“优秀个人”。然而以往身体素质一直不错的费叶胜,却在部队的新兵新训中遇到了“拦路虎”:3公里考核刚刚及格,和预期相差甚远;手榴弹投不远、单杠拉不多,落在很多同年兵后面……

  “军装,是好不容易才穿上的,说什么也要对得起这份使命和责任。”腿绑沙袋,费叶胜一有时间就在操场上加练,每晚达成自己的训练“小目标”后再睡觉。3个月后,他以优异成绩荣登新兵连“龙虎榜”。

  去年6月,费叶胜下了连队,定岗为侦察兵。

  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自然气候,是高原侦察兵首先要克服的难关。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天气阴晴不定,有时突然一场大雨倾盆,温度乍暖还寒。

  一次专业课目训练,费叶胜和战友遭遇了大自然的无情“洗礼”。全队行进至一片湖泊前,正准备武装泅渡之时,骤雨袭来。

  指挥员命令快速渡河,费叶胜第一个下水,凭借着良好的水性,他奋力游向前方。雨越下越大,水面逐渐升高,远山浸没在雾霭中。冷雨拍打着脸庞,费叶胜拼命对抗着水流的阻力,历时30分钟,终于抵达了对岸。

  突然间,雨过天晴,太阳露了头。“天公都在作美,奖励我顺利渡河。”费叶胜咧嘴一笑,快速换好干衣服,同战友们朝着下一个任务点前进。

  一趟训练下来,20多公里的路程,背负着几十斤的装备,战友们直呼“脱了一层皮”。可费叶胜心中却升腾起一种说不出的快感:“那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专业训练任务,经历了从未遇过的磨砺,更坚定了勇往直前的信念。”

  当青春融入使命,脚下的步伐便会更稳、更快。费叶胜格外珍惜每一次的练兵机会,总是奋不顾身地拼搏。对他而言,上哨所、攀雪坡、穿密林,每一次跋山涉水,都是一次蜕变和成长。今年初,连队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中,费叶胜以出色成绩获得单杠引体向上课目第一。

陈鸿宇眺望远山。

  奋斗的成长,逐梦的甘甜

  去年底,同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康厚宏也参军来到了费叶胜所在的边防团,分配至另一连队。

  中断学业参军入伍,康厚宏曾一度有些犹豫,直到学长张美瀚从西藏军营返校复学归来,看到学长回忆军旅生活时语气的不舍和眼里的泪花,他终于下决心实现萦绕心间多年的梦想:当兵去,到最苦的地方锻炼自己!

  令他惊喜的是,他如愿来到边防,而且所在的边防连曾被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成为模范连队的士兵,意味着要主动给自己压更重的担子。”他向着远山郑重许诺,一定要给连队争光。

  人生的诺言,须用奋斗的脚步丈量。今年3月,康厚宏写下上哨申请。因为各方面表现突出,他成为同年兵中第一个登上哨所执勤的战士。

  群星之下,群山之上。哨楼的灯光,多么像群星中的一颗星,守望着祖国的壮丽山川。抵达海拔4000多米的前哨后,康厚宏这才真切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事关身后万家灯火,脚下的战位连着祖国万里河山,一种难以名状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无论前路有什么荆棘,我都要跨过去。”康厚宏重新制订训练计划,用强健的体魄战胜高原反应;兜里揣着笔记本,遇到不懂的问题便向老班长们请教;夜深了,他还在挑灯反复背记相关点位信息……

  终于,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各项考核,手持钢枪站上哨位,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观察执勤任务。尽管眼前的点位信息早已烂熟于心,也掌握了观察识别目标的各种方法,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他仍听到了自己巨大的心跳声。

  眼前旭日升起,“执勤一分钟,警惕六十秒”的神圣使命感涌动在康厚宏的胸膛。他暗暗想:“这一次的奋斗和成长,有机会一定要说给同学们听。”

  守边是艰苦的,执勤任务也是艰巨的,风霜雨雪,康厚宏在哨位上都体验过了。可他总把守边的日子,当作人生中的“小确幸”:“我在这里见到了最美的星空,看到了倔强生长的杜鹃花,闻到了雨雪后的芬芳,也遇到了一辈子难忘的战友……”

  “有人问我这里有多苦?可我想告诉大家,逐梦的滋味是甘甜的。”前段时间,康厚宏特意与远在校园的同学们进行了视频连线,向大家分享这里的生活点滴,“每一次执勤、每一次训练,都是我逐梦旅途中的幸福时光。我想,若干年后,每当回忆起自己在这片土地的坚守与付出,内心将是充实的、甜蜜的。”

费叶胜在色乡小学开展国防教育。

  青春的接力,梦想的传递

  “校园里的林荫路上,随处可见征兵标语;军事理论课上老师激情四射的教学,让我对军营生活充满向往……”得益于学校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当年的费叶胜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勇气。

  而今,他也在传递这份力量。不久前,费叶胜来到驻地附近的色乡小学,向学生们普及国防知识、讲述戍边感悟。

  “守边苦不苦、累不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边防战士?”……一双双好奇的眼神投向费叶胜。边关的故事,讲不尽也说不完,他与孩子们的交流分享,直到傍晚才结束。

  “将来,希望祖国大地的边防线上,也有你们的身影和足迹。”这场00后与10后的对话,以费叶胜的激励和鼓舞告一段落。孩子们天真的目光、真挚的情感让费叶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心以后有机会向更多人讲述边关的故事,点燃更多梦想与渴望。

  青春的接力从未停止,梦想的传递一直在继续。

  该边防团某边防连大学生士兵陈鸿宇入伍前靠着一股拼劲,两个月内跑步锻炼减重近30斤,最终如愿通过体检,来到边防。年初,学弟唐晨尧打来电话,向他请教通关“秘籍”。一直想参军入伍的唐晨尧也是因为超重,多次与军营擦肩而过。

  结合在部队积累的经验,陈鸿宇特意为学弟制订了一份体能训练计划,嘱咐他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几个月后,唐晨尧成功实现瘦身目标,陈鸿宇鼓励他继续报名参军,两人相约,一同在军营内实现梦想。

  唐晨尧的变化同时也启发了陈鸿宇,他想把自己的奋斗故事告诉更多想加入军营的同学,鼓励他们勇敢追梦。

  前不久,他动笔写下书信,寄回校园:“第一次参加巡逻任务,正下着暴雪,一脚下去,积雪便淹过了膝盖。加之山体那样陡峭,任务难度加大不少。连长在队伍最前面开路,我跟在后面举步维艰。当我喘着粗气到达了点位,一路以来的辛苦瞬间烟消云散,心中生发出一种热烈的情感。我的身后是祖国,如今我也成为了能够张开双臂守护亿万人民的边防战士……”

  从都市校园到雪域边关,陈鸿宇尽情抒发着内心的赤诚、炙热,并在信的最后,发出一位边防战士的深情呼唤:“……以前看到身边当过兵的同学退伍后仍然腰板笔直、走路生风,便知道从军对人的影响多么深远。如今来到边关,更加明白这段奋斗的经历将是终生的财富。如果同学们心中也有一个关于军营梦的火苗,那就让它激情燃烧吧!”

康厚宏和战友坚守在哨位。

  图片:曹 腾、曾厚望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