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航母:疲态尽显的霸权工具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美国航母:疲态尽显的霸权工具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6-25 16:52

  当地时间22日,由“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领衔的美国第九航母战斗群驶入韩国东南部的釜山基地。

  这是继去年11月“卡尔·文森”号航母之后,美国航母再度“光顾”朝鲜半岛,也是“罗斯福”号首次驶入韩国港口。

  路透社报道截图

  美国航母此次来韩的官方理由,是为参加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美韩日三国首次“自由之刃”多域联合军演做准备。

  但从外媒报道来看,“罗斯福”号来韩国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展示武力”,应对所谓“朝鲜与俄罗斯密切合作后进一步升级的威胁”。

  韩联社报道截图

  “秀肌肉”是为韩国站台?

  上周,俄朝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在“罗斯福”号航母抵达釜山的前一天,韩国外交部召见俄罗斯驻韩大使,抗议俄朝强化“带有敌对性质”的合作,并警告称,韩国可能会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作为回应。

  美联社报道称,此举肯定会破坏韩俄关系。

  美联社报道截图

  果然,俄方对韩国进行了反驳和警告。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朝合作不针对第三国。俄方反对韩方就俄朝签署条约对俄方进行威胁和恐吓,俄方对此绝不接受。

  俄总统普京日前在结束访问越南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韩国政府若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将是“一大错误”,“我们会做出相应决定,而这些决定将不会是当前韩国领导层想看到的”。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关于俄朝签约一事,美国方面则威胁,将通过加强同盟关系来制定对策。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暗示,将根据需要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力量。

  美国航母及时对俄朝“秀肌肉”,令韩国有了底气。

  韩国海军在一份声明中称,“罗斯福”号航母到来是为了履行美国“坚不可摧的延伸威慑”承诺,展示强大的韩美同盟关系。

  美国第九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则称,此次“自由之刃”演习旨在提高舰艇的战术熟练程度,增强三国海军之间的互操作性,“以确保我们做好应对任何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准备”。

  美联社报道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福”号航母在参加完“自由之刃”演习后,将前往中东,接替“艾森豪威尔”号航母。

  “罗斯福”号这次在亚太地区能起到什么威慑作用还不好说,不过它随后要去的中东地区对于美国航母来说,看起来似乎要更凶险一些。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22日宣布,“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当天已离开红海任务区域,将在地中海水域作短暂停留后返回美国母港。

  此前,“艾森豪威尔”号已在当地部署8个多月。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最紧张”的一次部署。

  美国海军研究所报道截图

  “美国航母不可战胜的时代已经结束”

  从种种迹象看,“最紧张”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作为美国旨在支持以色列的重要军事部署,以及回应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上以色列关联船只行动的一部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于去年10月开赴红海。

  此后,航母上的舰载机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了多轮空袭。但让美国始料未及的是,空袭不仅至今没能打服胡塞武装,反而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继5月底和6月初之后,胡塞武装22日第三次宣称用导弹袭击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且“取得成功”。

  路透社报道截图

  虽然美方否认“艾森豪威尔”号遭袭,但却不得不承认,当前与胡塞武装之间的攻防战已经变成美军自二战结束以来所面临的“最激烈的海上持久战”。

  美军没有想到,胡塞武装已经从以前“只有突击步枪和皮卡车”发展成了“似乎有用不完的无人机、导弹和其他武器”。

  用美国海军中校埃里克·布隆伯格的话说:“人们并不真正理解我们的舰艇受到多么大的威胁……我们错一步就会输掉全局,而胡塞武装则可以一举成功。”

  美联社报道截图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倚仗其庞大的航母作战力量企图包打天下,但其实,这支号称“全球第一”的航母舰队不要说在亚太地区很难得逞,就是在美国称王称霸惯了的中东地区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美国《海军时报》此前报道称,由于造船业不给力,以及为满足全球称霸所进行的过度使用,美国海军近年来有75%的航母和潜艇无法及时维修,已经陷入疲于奔命的窘境,且超期使用导致它们战备能力严重透支。

  美国《海军时报》报道截图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则发文直言,美国航母“不可战胜”的时代已经结束。

  文章称,美国在二战后一直把航母作为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部署在世界各地。由于长时间没有对手,美国从不担心航母的安全问题,也从未失去过任何一艘现代航母。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文章认为,今后美国是否会将航母部署到面临更高风险的地区,将取决于公众情绪和冲突的性质。

  “如果公众有二战时那样的同仇敌忾,美国可能会继续无所顾忌地部署航母;但如果美国公众像在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或阿富汗战争中那样产生怀疑和反对情绪,那么美国的战争规划者就不太敢冒险了。”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王雨芊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